民調6成支持回到聯考 教改21年打掉重練?


kevinwu6778 wrote:
那.....誰輪第...(恕刪)


誰抽第一輪都一樣,因為名校籤早就被權貴先拿在手上了。

大力馬痲 wrote:過去的聯考制度至少讓我像這種沒家世背景的..靠自己努力還可以進一流大學


其實閣下現在如果混的還不錯,我相信絕大部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從那間學校畢業應該沒有太大關係。

所以,假設把你放在現今的制度或當年沒考上好學校,你應該還是會自己想辦法混現在的地位。

忘了那位名人說過,(好像是李嘉誠):「如果今天你把比爾蓋茲現有的財富、權力拿掉,然後放逐到非洲去,你覺得他會變得如何?」

「我想他還是很快就會有錢有勢起來,因為他的擁有的一切原本就是來自他本身的能力」。




還我錢 wrote:
誰抽第一輪都一樣,因為名校籤早就被權貴先拿在手上了。

抽籤就不會有所謂名校了
最後一名也能進建中
世界大同囉,喔耶!
qweewq1919 wrote:
卻有12000人符合資格呢?
這12000人去抽籤?
自己爭取來的 比較懂得珍惜
靠運氣得來的

這12000讀書讀到符合資格的人 被你說成靠運氣?
假設你有駕照 也是"符合資格"可以上路的人
我可以說你是靠運氣嗎?

qweewq1919 wrote:
如果今年試題出的比較難
只有200人符合資格
剩下1000個名額不用招生了?

1.考程度的題目 沒有那麼大的難易度差距
2.如果真是這樣 那國家未來堪憂(換成聯考 豈也不一樣?符合高三畢業程度 竟然只有200人)



qweewq1919 wrote:
我覺得與其說是用分數在區分高下
倒不如說是
你願意為這目標花多少努力
你願意為上醫學院花這麼多的努力在聯招的考試科目上
你上了醫學院
我也相信你會願意為國考、為當醫師
花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
不願意花這些努力的人

原來分數高 代表努力多?
我認為不一定吧?
努力考國文高分 就代表他將來會努力學醫?學力學?學管理?
不必然
qweewq1919 wrote:
用抽籤??
不用這麼麻煩

我之前已有說過 抽籤是公平(面試最適當 至少老師可以挑順眼的教)


qweewq1919 wrote:
去當小波波就好了!!
花錢就可以解決了!!

高等教育的基本 本來就是花錢解決
一堆人怎麼都認為 國家應該幫他付錢(補貼)呢??(百年數學奇才嗎?)
透過考試考好 然後國家出錢給你念大學?
簡直大錯特錯!!
吃小菜.喝小酒.打小牌.摸小手.騎小車....看看小電................................................視!
這次會考

很多區都動手腳讓所謂三等第七標示 轉化分數

既然還是看分數 是不是就乾脆用分數競爭就好

教育部無能裝瞎又嘴硬 所謂免試

事實上已經完全破功了

櫻樹抽芽時想你 wrote:
這次會考

很多區都動手腳讓所謂三等第七標示 轉化分數

既然還是看分數 是不是就乾脆用分數競爭就好

教育部無能裝瞎又嘴硬 所謂免試

事實上已經完全破功了


其實還是基測好, 因為入學只看基測成績, 比較不會有「其他因素」的干擾, 會考後, 入學還要看一堆有的沒有的表現, 都要花大錢砸的, 大多有利於權貴,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的現象會愈來愈嚴重!!
北北基會考以量尺計算的話,量尺計算分數在前 30%,也許讀不到前 30% 的學校!

比續順序

1.總積分(志願序+多元學習+國中教育會考)30+30+30,共 90 分

2.多元學習表現積分 30 分,學校 3 年表現成績

3.會考總積分 30分 , A 級: 6 分, B 級: 4 分, C 級: 2 分

4.志願序積分 30 分,1~5 志願:30 分,6~10 志願:29 分.....以此類推,最多選填 30 志願

5.會考總積點(各科計分基準轉換點數加總乘以4倍,並加入寫作測驗級分轉換點數,上限206點)量尺分

6.各科計分基準,應該是比各科量尺分未乘上 4 之前的分數

先比三等級A B C,這樣計算的話,等級高的,量尺分數未必會比等級低的來的高,所以....靠運氣了!

cman4434 wrote:
其實還是基測好, 因為入學只看基測成績, 比較不會有「其他因素」的干擾, 會考後, 入學還要看一堆有的沒有的表現, 都要花大錢砸的, 大多有利於權貴,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的現象會愈來愈嚴重!!


不知cman4434大大有沒有仔細研究過12年國教的「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如果您看過,也許會修正您所寫的:「會考後, 入學還要看一堆有的沒有的表現, 都要花大錢砸的, 大多有利於權貴 」這句話。

以北北基為例:
(請參考http://topic.parenting.com.tw/issue/12yearseducation/criteria2015/01.pdf)

志願序(上限30分──第1至第5志願30分,第6至第10志願29分....餘類推)

多元表現學習:
──均衡學習:上限18分,健體、藝文、綜合三領域前五學期平均成績及格者。←只要平均成績及格就行。
──服務學習:上限12分,(1.由國中學校認證;2.採計期間為101學年度上學期至103學年度上學期,採計原則依「基北區免試入學服務學習時數認證及轉換採計原則」辦理。)←也就是大家說的志工服務時數。


國中教育會考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五科,每科得分最高 6分。

【有打算修正您對12年國教的認知了嗎?】


以這種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積分來看高中入學,其實比到最後還是在比【會考成績】。
如果您對現今國中就近入學(社區高中)比例有研究的話,您會發現在斤斤計較會考成績的家長,目標都不是在社區高中。

NAKADV7 wrote:
北北基會考以量尺計...(恕刪)


所以要準備聽家長抱怨
基本上每年都如此
去年更慘

會考剛起步
落點評估什麼的無資料可查
志願還得猜別人怎麼填
搞到家長神經衰弱的不少

會考這樣設計就是要模糊化
但家長反對的其實也是這個
因為運氣好佔到便宜的絕對一聲不吭
倒楣蛋吃虧了也絕不會就這樣算了
因此聽到的都是抱怨

坦白說
家長在抱怨時
有哪個敢跟家長說
學校是哪所不重要
人生是否成功跟學校沒太大關係

就算講的再正確

也保證會被罵成豬頭
以後日子就難過了



還我錢 wrote:


其實閣下現在如果混的還不錯,我相信絕大部份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從那間學校畢業應該沒有太大關係。

所以,假設把你放在現今的制度或當年沒考上好學校,你應該還是會自己想辦法混現在的地位。

忘了那位名人說過,(好像是李嘉誠):「如果今天你把比爾蓋茲現有的財富、權力拿掉,然後放逐到非洲去,你覺得他會變得如何?」

「我想他還是很快就會有錢有勢起來,因為他的擁有的一切原本就是來自他本身的能力」。


..(恕刪)



那段話是大財閥 洛克菲勒,說他自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