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劇不是說到很強,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因為還是有人會用美劇的水平來要求陸劇,這點我是很樂觀的,文化是規模孕育的,只要大陸保持開放就能解放市場的力量,自然就會孕育出專業水準的演員和劇組。倒是台灣心裡有個日劇和韓劇的屋頂,台灣人從來都不覺得是可以超越的,此其一。因為無法超越,所以就轉向本土劇,那是回到井裡,拍出來的劇市場小,無法與其它華人市場取得共鳴,結果如何?就是粗製濫造,誇張離譜,此其二。台灣電視不是戲劇落後而已,連記錄片都輸了,在去中國化意識指導之下,台灣正加速拋棄華人文化資產和市場。當然,這現象不只是在戲劇這塊。
bravotiger wrote:倒是台灣心裡有個日劇和韓劇的屋頂,台灣人從來都不覺得是可以超越的,此其一。因為無法超越,所以就轉向本土劇,那是回到井裡,拍出來的劇市場小,無法與其它華人市場取得並鳴,結果如何?就是粗製濫造,誇張離譜,此其二。...(恕刪) 電視節目越來越難看的原因在於頻道被第四台壟斷,反正不管節目喜不喜歡看都是會簽,那撥放甚麼節目又如何?有線電視壟斷獲利率高達68%,而電視台虧損裁員,如此要怎麼做節目?早期只有三台時有許多經典連續劇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現在youtube上還看的到。
IU妹妹 wrote:10年前,陸劇完全不...(恕刪) 另外,有樓友提到 台灣的名嘴節目,,,我也提一下 大陸的名嘴 好了例如,央視 撒貝寧 主持的 開講啦 邀請的這些來賓,個個都是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 各界的成功人士,口條好不說,那種激勵當代年輕人追求理想追求中國夢的鼓舞,對整個中國社會更是一股無比強大的正能量。,,,中國合夥人 新東方那三個 講得好不說,中國大陸這三十年來多少 奮鬥 有成的 知名人士,透過 具 聲光煽惑力 的呈現 ,更把 他們的 成功故事,變成人人愛看的綜藝題目,進而引發社會與年輕人,有為者亦若是的正面能量,加入國家重點宣傳 ,,,追求中國夢。,,,台灣搞政治清算,藍綠分裂,動不動就扣帽子,,,已經沒典範人物了。台灣 這幾十年 在本土化帶頭下,除了達人美食/好人好事/島內小確幸/翻轉什麼的,,,等,一些 小人物自我追求自我滿足的小故事之外,除了 郭台銘 台灣還有那位人士的成功故事?可以上一個品質好的節目 (不是那種低成本的新聞訪談),來好好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和總結自己成功的要件。,,,大陸 的 名嘴 是帶來 社會正能量,台灣的名嘴,除了口水外,最恐怖的就是煽動分化。讓人不禁反思 言論自由?國家機器?制約控制?,,,到底 誰是 霸權?是獨裁?IU妹妹 wrote:10年前,陸劇完全不...(恕刪)
caraxist wrote:,,,大陸 的 名嘴 是帶來 社會正能量,台灣的名嘴,除了口水外,最恐怖的就是煽動分化。讓人不禁反思 言論自由?國家機器?制約控制?,,,到底 誰是 霸權?是獨裁? ...(恕刪) 專制國家講的是特權,關係好才是真正有能力,可以到處眉開眼笑的炫耀我認識某某某,然後越講越興奮,講到口水都流出來。台灣也是有經過專制的時代,關係好就是財源廣進達三江,出問題時有關係就是沒關係,現在的台灣似乎是非常厭惡這種特權階級的嘴臉。
怎麼辦?我真是愛看連續劇的歐巴桑....辦公室不論哪個年齡層的同事都有看連續劇,但可以肯定的是沒人看本土劇...台灣的本土劇大概只有我婆婆(70歲以上)那個年齡層的人在看了,辦公室像我這個年齡的不是看陸劇就是看韓劇,日劇則是要有話題性的才會挑著看,光是劇情和演員表現,台灣明顯落後這些國家,雖然最近植劇場的戲有吸回一些觀眾,但台劇的步調真的不夠緊湊,幾部我只看了前2集就棄劇了,覺得台灣很缺編劇啊!好的劇本是連續劇的骨本,演員和後製是肉,現在很多陸劇一看製作名單,很多都是台灣團隊啊!尤其是特效,已經整個都是給台灣做,這些人在台灣說真的也沒有發展空間,有看過三立或民視會去拍有大量特效畫面的科幻題材劇情嗎?但因為對岸IP盛行,很多奇幻題材可以發揮(如微微一笑和三生三世及幻城.青雲志這類),只要畫面呈現精緻有用心,內容再怎麼不符現實,觀眾一樣看得很開心,但台灣再怎麼拍,出來的就是台灣民間傳奇這類的戲...之前中視拍的鑑識英雄很好看,是台灣少有的刑偵題材劇,但據說台灣養不起每集的製作費,所以第2季難產了...有時候我們看陸劇也是不得已的,因為我家沒有第4台,三台的連績劇大多也都在播二輪的陸劇了,有些甚至是對岸一下檔就立即在台上檔,即使有自製的台劇,但劇情都走悲情路線或人生小品(尤其是日據時代那種),觀眾是沒有什麼愛國心和忠誠度的,哪兒好看哪兒去,況且現在網路很發達,電視上網看什麼劇都行,本土劇如果再沒長進,遲早被觀眾淘汰,據說現在台灣也有不少人在看泰劇了...據我一位30幾歲的朋友說,她覺得泰劇越來越好看了,雖然劇情也很三立,但人家的演員男帥女美的,不像台灣本土劇永遠就是那幾個老面孔...
bravotiger wrote:陆剧不是说到很强,还...(恕删) 我小时候看戏说乾隆,感觉真的好精彩,而且讲的是盐帮的故事,就是我家乡的传说,非常亲切。后来年纪大了点有一天偶尔兴起去查了下戏说乾隆的编剧,果然是一位当年去台湾的本地同乡宋项如。就如同台湾的饮食兼容并蓄中国南北之长一样,中国各地的文化精英聚集在台湾,本也应该可以更准确把握、引领华人世界的文化潮流,但在政治正确下画地为牢、自降格调,实在可惜中国才富起来没多久,对流行文化的把握还需要个十来年慢慢酝酿,比起当年港台的那批人,还是差一点。。
台灣戲劇是被自己搞爛的...從前好幾年的禁止置入性行銷開始,把金主都推掉了...拿什麼拍,接著就是大陸吸人才,怪的是過去了卻再也拍不太出來好片,結果就是沒錢沒人...再加上觀眾的收視習慣改變,以後就只剩婆婆媽媽會按時收看的本土劇可以生存了....人才就只能依附陸劇,那天又被對岸反台時...就會回來吧
kkkkk10251025 wrote:个人推荐几个正剧,这些能体现大陆制作电视剧的能力。《大明帝国》《走线共和》《中国式离婚》 這三部都看過!!!沒話說 真的好看....只要不是國共諜戰戲!中國的歷史劇大多都不錯看得~
Joey.M wrote:就如同台灣的飲食兼容並蓄中國南北之長一樣,中國各地的文化精英聚集在台灣,本也應該可以更準確把握、引領華人世界的文化潮流,但在政治正確下畫地為牢、自降格調,實在可惜...(恕刪) 電視製作跟政治沒關係,會有政治力介入的主要是權利金的利益。主要是觀眾對於戲劇越來越挑,而且娛樂選項變多,看電視只是其中之一,但打怪的樂趣更多。也就是因為電視劇越來越沒人看,影星也就變得越來越沒人理,連媒體也懶得去跟拍了,就只好往大陸發展了,畢竟大陸人比較喜歡看電視,我想大陸以後應該也會變成國民超高近視率吧。早期台灣人可是超愛看連續劇,看到被社會抵制為「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只是現在如果還有在討論連續劇劇情的,大家可能會覺得你很奇怪吧,第四台是阿桑在看到的。台灣年輕人生活中沒第四台無所謂,阿桑就不行了,現在還會簽第四台的主要就是給家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