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_qu wrote:
微信可以绑大陆的信用...(恕刪)
海外信用卡,我知道可以綁定。但是否可以消費,我就不知道了。 而一般海外信用卡,只能於1.2線城市的4.5星旅館,涉外酒店消費,這我是很確定的。我唯一一次有刷過沒問題的,是在杭州G20時,被迫住在五星酒店時,有刷成功。
關於交通卡ETC,我實在要抱怨幾句,去年我在江西,用的叫贛通卡,出了江西都沒用。理論上這種 RFID 是可以中國內地串連的吧。在台灣,我們RFID的 ETC卡一般是沒法更換的,就是直接貼死。也不會有掉落的問題。
台灣的悠遊卡確實是使用 RFID技術,如果是先充值的是 不記名。但如果是綁定信用卡的,當然是記名的。基本上,如果大陸朋友來台灣玩,7-11與某些旅遊景點是可以微信支付的。台灣人反而不能用。
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問題,也說不上誰好誰壞。而台灣的國民教育某些金錢是來自於1895甲午戰爭與辛丑和約。我比較想表達的是,台灣確實比中國的國民素質好了一些些,台灣人可能40年前就很少人隨地吐痰了,但這教育的錢是中國內地的朋友(兄弟)出的啊。
姑且不論未來,是怎樣。或許是回歸,或許是大家幹一架:或許是獨立,或許是海峽特區,又或許是聯邦。但用對面的素質低來諷刺,是不太恰當的。終究1910 -1950 那邊都一直在打戰,除了滿清的賠款還有老蔣帶來了多元的文化(包含孔家直系,道教直系,佛教重要分支,天主教正統,各地戲曲正統,各地大廚正統傳承,還有大江南北各地的小吃,麵食文化等)與黃金。台灣的基礎教育(無論是日本還是老蔣)基本上,我們都是花對面的錢。
其實我在內地,一般的朋友對我是友善的。當然有些大媽,水平是真的低,但我盡量用東亞共同文化特質,來對待她。什麼是東亞共同文化特質,無論你是否認為你是中國人,你爸媽總教過你對老人家客氣些,忍讓些,讓個座位,寬容他的嘮叨這些吧。如果可能,還是異中求同吧。
Fisher.,Lin wrote:
關於交通卡ETC,我實在要抱怨幾句,去年我在江西,用的叫贛通卡,出了江西都沒用。理論上這種 RFID 是可以中國內地串連的吧。在台灣,我們RFID的 ETC卡一般是沒法更換的,就是直接貼死。也不會有掉落的問題。
etc卡确实有互联互通的问题,因为高速公路的业主五花八门,地方大就会有问题,否则秦始皇统一,第一件事情怎么还要统一度量衡呢。
大陆的etc卡原理和日本的一样,都要把卡插在obu里面,但是日本是有源卡,就是要插电,大陆是无源卡。
和台湾的etc rfid卡原理不一样。
大陆的这种卡其实是落后方式。
先看日本,日本全国所有车道都是etc通道,即使是人工收费的,也是etc/人工混合车道,他的设施已经这样了,而且日本新车就有obu,买车的时候就可以申请etc卡,提车的时候,插进去就能用了,非常方便。也就是说,日本在高速公路收费口设计的时候,已经考虑到了电子收费的问题。进一步说,其实就是可以少设几个收费出口,
大陆的一样,但是过去推广不利。所以etc车道不够多,也就是说过去人工车道设得太多了,建设成本上去了。这个etc车道改造又是要花钱的,改一个要花很多钱。
这次大陆推广取消省界收费站,开始强力营销etc卡。
但是还是台湾的rfid卡合理,因为其实这就是电子车牌。如果大陆采纳这个方案,etc卡就可以全部下岗了。用了电子牌照,警方对车辆的查核非常方便,车辆的行驶证就可以废除了。深圳的土方车就用电子牌照,但是全国没有推广。
对互联互通问题,两个办法,第一个还是二维码,用高功率扫码枪,隔着玻璃都能扫,第二个是少数业主开通牌照识别,这样都可以跳过发卡的问题。
frank_qu wrote:
但是还是台湾的rfid卡合理,因为其实这就是电子车牌。如果大陆采纳这个方案,etc卡就可以全部下岗了。用了电子牌照,警方对车辆的查核非常方便,车辆的行驶证就可以废除了。深圳的土方车就用电子牌照,但是全国没有推广。.(恕刪)
恩,台灣地區的車輛RFID 設計是比較合理的。

這架子上同時有所有車道的 RFID 感應與拍照。台灣目前已經沒有人工收費車道了。基本上你以時速120通過,或更高的速度通過,都會被RFID讀取到,然後直接扣費。(台灣高速公路共有300多個讀取點),這個部分是比大陸進步一些些的。
而這種模式有不少優點,基本上,就不會發生過年過節收費口堵塞,或交流道(樞紐)堵塞的問題。而台灣某些大廈公寓住宅或高檔的私人停車場,也直接用這個管制。像是我家,我開到我家停車場門口,讀取到這個RFID身份識別,鐵門就自動上升了。很方便的設計。
而RFID因為必然是連接資料庫,所以你的進出,時間,必然被紀錄。這是一個很不錯的設計,雖然當時台灣剛剛推行時,被罵的要死。
坚持美女一百年不动摇 worte:這種說法很新鮮,第一次聽說過,我印象中手機支付的前提是你銀行帳戶裡面必須有錢,而且有多少錢才能刷多少錢,Master Card / VISA刷卡銀行帳戶裡面可以不用有太多錢(台灣銀行開戶印象中只要存100元好像就可以了),你就可以用Master Card / VISA買任何銀行給你的刷卡金額上限的東西,記得學生開戶好像是兩萬上限,像我個人信用一向良好,繳款正常不欠款,我的信用卡可刷卡額度大約是50萬,臨時急需的時候一通電話還可以立即升等額度到80~100萬,而且Master Card / VISA幾乎全球任何已開發國家都能刷,請問手機支付能跟Master Card / VISA比嗎?它的使用廣度、普及度能跟Master Card / VISA比嗎?
总有人把手机支付vs信用卡对立,实际上手机支付=Master Card / VISA,QR Code也只是手机支付的一种。
从支付的深度、广度、便利性、支付成本来说,Master Card / VISA完全比不过手机支付。
yaucheng11 wrote:手機可以綁信用卡,這時手機就等於信用卡啊!
這種說法很新鮮,第一次聽說過,我印象中手機支付的前提是你銀行帳戶裡面必須有錢,而且有多少錢才能刷多少錢,Master Card / VISA刷卡銀行帳戶裡面可以不用有太多錢(台灣銀行開戶印象中只要存100元好像就可以了),你就可以用Master Card / VISA買任何銀行給你的刷卡金額上限的東西,記得學生開戶好像是兩萬上限,像我個人信用一向良好,繳款正常不欠款,我的信用卡可刷卡額度大約是50萬,臨時急需的時候一通電話還可以立即升等額度到80~100萬,而且Master Card / VISA幾乎全球任何已開發國家都能刷,請問手機支付能跟Master Card / VISA比嗎?它的使用廣度、普及度能跟Master Card / VISA比嗎?
另外手機支付可以滲透到傳統市場、路邊攤販...,甚至乞丐都可以靠手機支付收錢,信用卡做得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