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灣逐月瞬間尖峰用電紀錄

過客4112 wrote:
台灣目前能做的抽蓄水(恕刪)


有成本低且技術好的自己不引進這只能怪自己
光明抽蓄水力電廠的技術太落後了
以現在新的技術
要整體的重新規劃大型的方案
光明抽蓄水力電廠太小了

台灣要推20%以上的綠能不是不行
但配套就得一起上
不然以綠能的超不穩定性
那等於白做綠能

儲能有多種方案
抽蓄水力台灣起碼有還算可以的條件
技術該引進就引進
至於環評
綠能就是為了環境的
如果還是要搞錢的環評
那台灣不可能有未來的

2050那個行政院方案給的綠能比例
除了是個大笑話之外沒有任何可行性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西布克F91 wrote:
我也認為抽蓄水力吃地(恕刪)


那是台灣自己技術和思維的問題
新的做法不是這樣做的
且規模太小就沒有效益
要做就做大的
曾文-烏山頭阿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有成本低且技術好的自(恕刪)


不是很清楚您提的先進技術能改善到什麼程度

但是抽蓄的基礎是要有足夠的水量
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類似去年的大缺水現象難保不會發生
屆時在缺水的陰影下,會面臨無水可抽的情況
去年的517,如果不是因為缺水使得下池不敢放水,是不會發布輪流停電的措施的

台灣的水資源是非常有限的, 個人不認為抽蓄在台灣還能有多大的發展
過客4112 wrote:
不是很清楚您提的先進(恕刪)


所以我才不認為像是光明抽蓄水力電廠這種小方案有用
要真的要做就要做大型的
這樣整體的效益才會高
單位成本才會低
使用上才能最大話
台灣本身不缺水的
真正缺的是公共工程讓降水資源做有效益的分配
一年一半以上時間都降雨的為何不蓋水庫把水輸送到缺水的地區去?
綠能要充分利用就不要棄電而去做其他有未來效益的消耗
這樣才有可能2050做到0炭排
要整體一起看而不是像現在單項目環評
更何況台灣哪有多少真正的環境評估
更多的都是搞錢
如果是真的用2050要0排放當目標規劃
就不是現在這樣做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所以我才不認為像是光明抽蓄水力電廠這種小方案有用


有大方案可用, 台電也不至於連350MW這種規模的抽蓄都要硬推

之前政府有委託學界做過既有水庫的清查
曾文也有納入評估的範圍, 結果還是只能推光明抽蓄

您當然可以說會有這種結果, 是因為政府不引進您所謂的先進技術
但是各種技術都有其適用的環境與範疇,
您所謂的先進技術是否能應用在台灣的環境也不得而知
而這也不是我們在網路上, 就片面資訊就能討論出對錯的
只不過至少以目前的狀況, 台電還是只能提出光明電廠這種解決方案就是了

======================================================
https://www.grb.gov.tw/search/planDetail?id=13698807
既有水庫規劃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初步可行性研究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挑選出既有水庫中適合規劃抽蓄水力發電廠址,以「新興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初步檢和分析報告」中分析之石門、曾文、南化及牡丹水庫進行初步綜合研究(500MW裝置容量為基礎,考慮地形、地質、工程技術可行性;環境衝擊及重要法規),並排序各廠址優先順序,後再從中擇定裝置容量大於500MW之2處優選場址辦理初步可行性研究,進一步規劃其工程布置、電源線、施工規劃、投資營運...等,評估推動開發之可行性,以作為後續是否進一步可行性研究之參考依據。
economic wrote:
要做就做大的
曾文-烏山頭阿


大觀二廠抽蓄水力的落差309公尺,頭水隧道2.3公里,一個機組250MW
而光明計畫的落差是450公尺,頭水隧道10.7公里,一個機組184MW

而曾文烏山頭的最大落差應該不超過150公尺(參考50MW曾文發電廠98公尺+11MW西口電廠20公尺到烏山頭水面+30公尺烏山頭水深)
,頭水隧道應該超過13公里

你說的這個做起來的規模甚至會比光明計畫還小(落差太小)..而且難度比光明電廠更高(頭水隧道更長)完工時間會更長(更多的頭水隧道更多的機組).................
這個造價更昂貴吧............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曾文發電廠
-------------------------
光明計畫將德基水庫作為上池,谷關水庫(庫容約500萬立方公尺)作為下池,搭配新建一條長約10.7公里的頭水隧道,設置2部豎軸可逆式變頻法蘭西斯機組,總裝置容量最大368MW。兩座水庫間約有450米的高度落差,比明潭電廠與大觀電廠落差更大,頭水隧道也較日月潭的抽蓄機組更長,是大觀二廠引水隧道的五倍以上,施工有其難度。
過客4112 wrote:
有大方案可用, 台電也不至於連350MW這種規模的抽蓄都要硬推


我一直覺得光明抽蓄水力只是在做效果而已

跟民進黨買BNT疫苗一樣

我喊讓你們爽一下,傳達一下我有這個目標
但是我不會去做

講個2034年根本就是個隨時都會中止的計畫
這幾年北水南送的工程一直在進行
效果也慢慢顯現出來
水力發電未來還是一個非常良好的綠能
抽蓄小型發電廠也持續開發(小而美)
單獨大型發電廠看起來壯觀,故障起來要命的
像太陽能及風電就不會有類似火力發電廠哪種歲修或故障就少掉幾百MW的問題
weai
這幾年?給你個機會去google看看南電北送已經多久了
niaba
換政黨不會24小時內就改善南電北送已經多久了,只證明以前的執政者沒做事
niaba wrote:
像太陽能及風電就不會有類似火力發電廠哪種歲修或故障就少掉幾百MW的問題


因為沒太陽能沒風就是0阿
連故障都不用
就直接發電量0
少掉20GW跟5.5GW..



火力跟核能都不會有這種看天發電的笑果
少也是少幾百MW

不像太陽能跟風力連故障都不用就少幾萬MW了......
西布克F91 wrote:
因為沒太陽能沒風就是0(恕刪)

所以晚上就是火力全開,空污越來越嚴重了阿~還綠能國家咧,笑死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