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認同EP論點的人進來回應】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拜託大家幫忙教

jerry2529 wrote:
既然您認同Enter Passcode當初說應該把那封信中的【isolated for treatment】
改成【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我沒這樣說。你又亂扭曲別人的話了。

跟你對話真的很累。
andrewtsai7777 wrote:
我沒這樣說。你又亂扭曲別人的話了。
跟你對話真的很累。 
您沒這樣說嗎?
可是我在1555樓問過andrewtsai7777大
您不是已經在1564樓回應認同EP的【Quarantine=isolation+inspection】了嗎?
 
因為您認同EP對於quarantine的解釋
所以我才會繼續問您EP所說的【quarantine for treatment】的quarantine
是針對【沒有症狀】還是【有症狀】的人實施的隔離/分隔措施呢?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jerry2529 wrote:
換個角度
Enter Passcode當初說應該把那封信中的【isolated for treatment】
改成【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請問您認為【quarantine for treatment】裡面的quarantine
是針對【沒有症狀】還是【有症狀】的人實施的隔離/分隔措施?


謝謝Jerry2529願意 換個角度 來想
這樣才有彼此討論的空間

您在1682樓寫道:
開這棟樓的起因:
1、Enter Passcode認為台灣CDC給WHO信中:Isolation(Isolated)換成Quarantine比較恰當,並認為該用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38&t=6066780
2、Quarantine是隔離,並非檢疫。
研判當時EP的看法:對於已確定病毒的病人用Isolation,未確定病毒的病人則用Quarantine
但事實上,對病人實施Quarantine或Isolation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已確定該病人感染哪一種病原(ex:病毒,細菌),而是該病人是否有出現症狀(ex:發燒, 咳嗽)
綜合以上推論:當時的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

以下是我引用您提供的連結,EP在1樓文字敘述:
在 CDC 及医療系統中 Isolation 及 Quarantine 都需要隔離
只是
Isolation 是已確診
Quarantine 是不知道,所以看看會不會病發
回到了主角「Isolation for treatment」
所以這句「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在人事時地物,用的對不對
人 = 7 個病人 / 7 patients
事 = Isolation
時 = 12/31
地 = 大陸
物 = treatment for 不確定的病 / atypical pneumonia 不是 SARS、MARS、
記得 CDC 對於 Isolation 及 Quarantine 的訂義
Isolation 是巳確定
Quarantine 是未確定
所以那些被隔離的人到底是 Isolation 還是 Quarantine 呢
當我跟我一位美國 Duke 畢業的醫生 / Reseacher 來說,
在 Lab 裹,不明的病毒,比較傾向 Quarantine,因為不明病毒,盡可能用到最高階的防護衣 (P-3),而在醫院使用的,幾乎是 P-2 (我們通常看到的),因為已經確定病毒
所以因為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所以 「Isolation for treatment」就容易給人誤導
到底知不知道是什麽病毒?在 12/31 號,給病人的 treatment 是什麽?
因為如果什麽病都尚未明朗/確定,是不是該用 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回到本樓:
1月11日,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中心醫院、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聯合澳洲雪梨大學,在Virological網站上發布了個案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

所以嚴格來說,要從1/11這天起我們才能稱為[確定病因]

以下是我用真值表的方式來呈現EP的意思: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2. 不確定病因 + 無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ex:居家檢疫14天...等)
3. 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4. 確定病因 + 無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例如傷寒瑪莉這種特殊狀況)

因此您問我
【quarantine for treatment】裡面的quarantine
是針對【沒有症狀】還是【有症狀】的人實施的隔離/分隔措施?

我的回答:請看真值表1 & 2
jerry2529 wrote:
您不是已經在1564樓回應認同EP的【Quarantine=isolation+inspection】了嗎?


贊成【Quarantine=isolation+inspection】
就等於
贊成那封email應該要改成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我先前有一棟樓,對於那封email的措詞是否應該要改成quarantine,我已經有講過。
顯然別人寫什麼,你根本沒在看。

事實上,其他一堆看法,你也一樣視而不見,一直重複問無關的問題。

懶得跟你耗了。黑名單。
andrewtsai7777 wrote:
贊成【Quarantine=isolation+inspection】
就等於
贊成那封email應該要改成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我先前有一棟樓,對於那封email的措詞是否應該要改成quarantine,我已經有講過。
顯然別人寫什麼,你根本沒在看。
事實上,其他一堆看法,你也一樣視而不見,一直重複問無關的問題。
懶得跟你耗了。黑名單。 
 
andrewtsai7777大,我已經問您至少三次了
您還是沒回應您認同EP的【quarantine = isolation+inspection】
在「一般前提、公衛前提、一般定義、美國CDC定義」不同情境下的多元解釋方式
 
結果andrewtsai7777大您還沒釐清前,就先把我黑名單
建議您可以效仿2bod大抽絲剝繭的精神
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任由問題持續蔓延
導致最後消極不去面對問題
 
您手邊如果佐證資料不夠的話
可以等找足資料後再回應不遲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2bod wrote:
以下是我用真值表的方式來呈現EP的意思: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2. 不確定病因 + 無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ex:居家檢疫14天...等)
3. 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4. 確定病因 + 無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例如傷寒瑪莉這種特殊狀況)

因此您問我
【quarantine for treatment】裡面的quarantine
是針對【沒有症狀】還是【有症狀】的人實施的隔離/分隔措施?

我的回答:請看真值表1 & 2
 
由於我瞭解2bod兄的強項是抽絲剝繭
因此我依您上述的真值表再抽絲剝繭加以論述
紅字是2bod兄的看法,藍字是我的看法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 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這1項就是我認為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的爭議點
參考台灣CDC在2020/2/4新聞稿,當時武漢返台台商有症狀者3人也屬於【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在檢驗結果未確定前,也是先被收治負壓隔離病房。
顯示個案【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時,仍有傳播風險,所以用【isolation for treatment】。
 
2. 不確定病因 + 無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ex:居家檢疫14天...等) => Quarantine(地點:家或其他分隔居處)
認同,如居家檢疫14天者,但不需treatment
 
3. 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 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認同
 
4. 確定病因 + 無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例如傷寒瑪莉這種特殊狀況)=> Isolation(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認同,例如無症狀感染者,但不需treatment
因為張上淳說(新聞連結在這),無症狀感染者還是會放負壓隔離病房,但基本上不採取任何特殊治療方式,讓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
 
總結以上藍字部分我的看法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2) 不確定病因 + 無症狀:Quarantine (地點:家或其他分隔居處)
(3) 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4) 確定病因 + 無症狀:Isolation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1)、(3)、(4),需要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isolation
(1)、(3),因為病人有症狀,需要 treatment
 
當初台灣CDC寫給WHO信中寫的是【atypical pneumonia】+【isolated for treatment】
在不確定病因下,取兩者交集之後顯示台灣CDC表達的是(1)【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代表【isolated for treatment】指的是在醫院負壓隔離病房進行的【隔離治療】
 
如同您引述我說的
對病人實施Quarantine或Isolation的關鍵,不在於是否已確定該病人感染哪一種病原(ex:病毒,細菌),而是該病人是否有出現症狀(ex:發燒, 咳嗽),因為等到確認病人的病因(感染源)之後,才將確診病人送進負壓隔離病房就為時已晚了
 
綜合以上,更加釐清了Quarantine和isolation之間的差異
當初我說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
是因為Enter Passcode認為那封信中的【isolated for treatment】應該改成【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經過抽絲剝繭討論後,請問2bod兄
您是否比較能理解,為何我會認為當初的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了吧?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jerry2529 wrote: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 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這1項就是我認為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的爭議點
參考台灣CDC在2020/2/4新聞稿,當時武漢返台台商有症狀者3人也屬於【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在檢驗結果未確定前,也是先被收治負壓隔離病房。
顯示個案【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時,仍有傳播風險,所以用【isolation for treatment】。


謝謝樓主Jerry2529兄告訴我們台灣CDC寫給WHO的信,信中Isolation for treatment的地點就是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我再次懷疑Jerry2529兄就是寫這封信的作者)
所以Jerry2529兄認為只要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不管有沒有確定病因,只要當下醫生判定有傳播風險,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執行治療行為,都算是Isolation for treatment
當時信件中的Isolation並非是確診隔離的意思,而是醫生在[負壓隔離病房]執行隔離治療

我幫您整理成真值表列出來,您看對不對:(Jerry2529 1746樓)
1. 病患被醫生判定不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2. 病患被醫生判定不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無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ex:居家檢疫14天...等)
3. 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自由心證之從嚴處理)
4. 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無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自由心證之從嚴處理)

2019/12/30大陸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要求所轄之醫院回報類似特點的不明原因肺炎人員之後,2019/12/31透過李文亮(認證單位A工程師a)私下流出的微信訊息中有[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隔離]
所以Jerry2529兄(1746樓)分析
2019/12/31台灣CDC寫給WHO的信裡 Isolation for treatment,是依照這些訊息判定
這7例都已經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負壓隔離病房]
所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有至少7間負壓隔離病房?
負壓隔離病房會設立在急診科下?
(我懷疑您跟兒科病房護士長 萬穎 是同事 都在 武漢市中心醫院任職)
若不是的話,那台灣CDC寫給WHO的信裡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就是[私加己意]

我再將我之前的[C語言]式子修改一下:
if(Jerry2529 == 寫信的作者) && (Jerry2529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任職 == 1)
{
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 ;
}
else
{
Enter Passcode懂檢疫(Quarantine) ;
}
jerry2529 wrote:
 由於我瞭解2bod(恕刪)


一直在硬凹 鬼扯

所有問題 只要你找出有文獻紀載或是證據

證明


你所謂的古代字的定義有改過變成你認為的現代定義

別再迴避了

既然你認為台灣CDC文章所寫的是指古代 不是指現代

請找出文獻紀載或證明

找不到就別在這鬼扯那麼多了

所以你應該了解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認為你再鬼扯了吧

好笑的是 你引用就是對的 別人引用你引用過的 就是錯的? 好一個雙標

自己算算看整棟樓 除了疑似1450的 有幾個認為你是對的?

你跟你得戰友TURTSLIN犯了一樣的毛病

就是認為大多數人都是笨蛋 少數人是對的

這樣不行喔 跟版上那幾個有名的是唱反調唷

他們主張817>>>>>>>>552 所以817怎樣都是對的喔
2bod wrote:
謝謝樓主Jerry2529兄告訴我們台灣CDC寫給WHO的信,信中Isolation for treatment的地點就是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我再次懷疑Jerry2529兄就是寫這封信的作者)
所以Jerry2529兄認為只要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不管有沒有確定病因,只要當下醫生判定有傳播風險,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執行治療行為,都算是Isolation for treatment
當時信件中的Isolation並非是確診隔離的意思,而是醫生在[負壓隔離病房]執行隔離治療

我幫您整理成真值表列出來,您看對不對:(Jerry2529 1746樓)
1. 病患被醫生判定不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有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2. 病患被醫生判定不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無症狀:Quarantine for treatment (ex:居家檢疫14天...等)
3. 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自由心證之從嚴處理)
4. 病患被醫生判定需要進入負壓隔離病房 + 無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自由心證之從嚴處理)
2bod兄,您上面貼的是您本身的看法喔,不是我的看法
我在1746樓貼的才是我的看法,如下所示:
(1) 不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2) 不確定病因 + 無症狀:Quarantine (地點:家或其他分隔居處)
(3) 確定病因 + 有症狀:Isolation for treatment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4) 確定病因 + 無症狀:Isolation (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
 
這邊之所以使用「負壓」隔離病房,是因為目前台灣對上述(1)、(3)、(4)的病人
均收治在的「負壓」隔離病房,但不代表全世界都這樣比照辦理
尤其是病例過多或負壓隔離病房不足之下,不可能所有確診病例均收治負壓隔離病房
 
我瞭解抽絲剝繭是2bod兄的強項
但是跟您提醒,這次您選擇抓住「負壓」兩字加以論述,顯然是搞錯重點
因為醫院的隔離病房無論有沒有「負壓」
也無法改變是在醫院隔離治療(isolated for treatment)的事實
 
此外
「Quarantine for treatment」是非常罕見的用法
一來Quarantine的分隔地點大多不會是在醫院,不在醫院要如何treatment?
二來Quarantine的對象是「無症狀/尚未發病者」,沒症狀是要treatment什麼?
另李文亮醫師簡訊內提到這些病人都出現atypical pneumonia了,還能算是「無症狀/尚未發病者」嗎?
 
美國HHS(連結)寫的比美國CDC更詳細
Quarantine的對象:These people may have been exposed to a disease and do not know it, or they may have the disease but do not show symptoms.
也就是前述的「無症狀/尚未發病者」
 
2bod wrote:
2019/12/30大陸武漢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處要求所轄之醫院回報類似特點的不明原因肺炎人員之後,2019/12/31透過李文亮(認證單位A工程師a)私下流出的微信訊息中有[華南水果海鮮市場確診了7例SARS][在我們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隔離]
所以Jerry2529兄(1746樓)分析
2019/12/31台灣CDC寫給WHO的信裡 Isolation for treatment,是依照這些訊息判定
這7例都已經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負壓隔離病房]內
所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有至少7間負壓隔離病房?
負壓隔離病房會設立在急診科下?
(我懷疑您跟兒科病房護士長 萬穎 是同事 都在 武漢市中心醫院任職)
若不是的話,我認為台灣CDC寫改WHO的信裡Isolation for treatment(地點: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是私加己意
 
我再將我之前的[C語言]式子修改一下:
if(Jerry2529 == 寫信的作者) && (Jerry2529在武漢市中心醫院任職 == 1)
{
Enter Passcode不懂檢疫(Quarantine) ;
}
else
{
Enter Passcode懂檢疫(Quarantine) ;
}
 
前面講過啦
這些病例就是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急診科隔離
就算不是「負壓」隔離病房,也無法改變有症狀(atypical pneumonia)+在醫院隔離治療(isolated for treatment)的事實
 
為了立場相近的Enter Passcode
即使當初他真的不懂檢疫(Quarantine) 
但您還是義氣相挺的幫他護航
佩服2bod兄的義氣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trent6214 wrote:
一直在硬凹 鬼扯
所有問題 只要你找出有文獻紀載或是證據
證明
你所謂的古代字的定義有改過變成你認為的現代定義
別再迴避了
既然你認為台灣CDC文章所寫的是指古代 不是指現代
請找出文獻紀載或證明
找不到就別在這鬼扯那麼多了
所以你應該了解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認為你再鬼扯了吧
好笑的是 你引用就是對的 別人引用你引用過的 就是錯的? 好一個雙標
自己算算看整棟樓 除了疑似1450的 有幾個認為你是對的?
你跟你得戰友TURTSLIN犯了一樣的毛病
就是認為大多數人都是笨蛋 少數人是對的
這樣不行喔 跟版上那幾個有名的是唱反調唷
他們主張817>>>>>>>>552 所以817怎樣都是對的喔
 
看到你一直引用我最先貼的台灣CDC文章
以為你對該文章有興趣
會多詳加仔細閱讀,以充實檢疫知識
 
你知道你上述的問題
「你所謂的古代字的定義有改過變成你認為的現代定義」
「既然你認為台灣CDC文章所寫的是指古代 不是指現代 請找出文獻紀載或證明」
答案都在這一篇文章裡面嗎?
 

 
綠線重點14世紀的檢疫(Quarantine)主要方式與內涵是隔離(isolation)和檢查(inspection)
因為當時沒有病原檢驗技術,無法檢測病原
因此只能利用船隻隔離40天期間,以檢查乘船者有無發病
 

 
藍線重點:以隔離和檢查為檢疫基礎的措施,在18-19世紀發生明顯質變
另一方面,傳統隔離和檢查方式已漸難以滿足工業化時代需求
 

 
紅線重點:當代必須的檢驗項目,未必出現在20世紀前的海港檢疫規則或方式中
顯示檢疫從14世紀開始以隔離和檢查為主的措施
隨著時代逐漸增加「檢驗疾病」方式的比重
 
綜合以上,
證實了古代的的檢疫(quarantine)措施和方式
已經和現代的檢疫(quarantine)有很大的差異
你要的文獻紀載或證明,都在這篇文章就能找得到了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