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而言 你 [反核] 還 [擁核] ??? 經濟,風險 之間你怎麼看?


sobekmax wrote:
老實說希望核能蓋我家附近

電價補助爽爽領



嗯嗯嗯嗯

真是不錯

更好的是買一間房子放著 住的遠遠的更爽

sabinehua wrote:
但是核一二三除役之後...(恕刪)



我沒有反核電啊,我只是反對不太安全的核4而以...

時間上來的及的話,再重新發包建個核5我也支持啊 !!

當然若要重新發包,就請交給"專門"建核電廠的公司來做,別又台電自已"土法"鍊鋼了...

AndyLAN999 wrote:
那我請問您

1.核電廠和 火力發電廠 蓋到你家附近 你要選哪一個???


我一定選核電廠蓋在我家附近

你知道火力發電廠跟核電廠正常運作的時候輻射量是火力發電廠比較高嗎?

更別提還有空氣汙染了

與其要受到100%會有的火力發電污染

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的機率是低於1%的

還不如去賭99%的機率核電廠不會發生重大事故

台灣現在反核的人一談到核四好像開始運轉就100%會發生重大事故一樣

inmonk1234 wrote:
您提的都沒錯...但...(恕刪)


平心而論..核四到底哪裡不安全??

核一核二核三..運轉了4.50年所以安全??

有些政黨用很偏激的論調以訛傳訛..像懶人包一樣..仔細去檢驗其實都是假的...

核四要商轉必須符合國際的檢驗..台電造核四??你太看得起台電了...

話數..有沒有可能??什麼都是有可能的..明天太陽從西邊升起也不一定..

明天代表一切都是未知..

不要用沒發生的假設來否定已蓋好的核四..也許真的比核1.2.3.還安全啊..

政府不是笨蛋..真的有問題強迫商轉對執政者有啥好處?真的出問題台灣哪裡可以躲.50公里??

500公里??還是2000公里??

電費牽涉的叫物價..電費假設漲價..小吃攤美容美髮..只要有用電的都漲..各行各業..這才是經濟最大的問題..

審慎的監督..和要求..但是不要盲從.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反核四不反核??你怎知核5.6.7會更好??
inmonk1234 wrote:
您提的都沒錯...但...(恕刪)


重複..刪..

inmonk1234 wrote:
我沒有反核電啊,我只...(恕刪)


從核一到核四都是請外國公司設計及當顧問

但土建及儀器安裝都是由國內的公司承包

唯一差異是建核一時,因剛開始國內比較沒有核電運轉經驗

warrenwang111 wrote:
平心而論..核四到底...(恕刪)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看了專家的講法...

有什疑問請自已去看專家的講法,雖然專家說法不一定對,但總是有可以拿來參考的價值...

核4很不好(上): 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1760.html

核4很不好(下): http://gaea-choas.blogspot.tw/2012/04/blog-post_1203.html

inmonk1234 wrote:
我不是專家,我只是看...(恕刪)


懶得去看的人,我直接轉載過來,如有不妥或侵權煩請告知,小弟馬上刪除...

為什麼我支持核123,甚至於支持廢掉核4,重新發包建核5,就在林先生指出的5個問題...

林宗堯直指,核四的問題出在:

(一)台電想蓋一個最新、最好的核電廠,關鍵在於現在問題最多的one touch數位化儀控系統,由於這個工程過去沒有任何人做過,包括擁有核電技術的國家,所以興建上本來就有出問題的風險。

(二)由於風險過高,無法採用統包,於是採用分包方式進行工程,分包造成採購、管理一團亂,因為採購採公開招標,招標得來的材料不一定和興建時程吻合,加上電廠位於海邊,廠商不願保固,許多採購進來的材料早已失去可靠性;更可怕的是,台電為了省經費採用「最低得標」,可以想見,這種興建方式要保證安全並不容易。

(三)種種問題,讓台電公司決定和包商解約、自己動手做,但發現完蛋了自己做不來,於是變更設計。變更設計過去媒體報導很多,最誇張的案例就是管線整個拉錯,目前還在重拉。林宗堯強調,這是最大的問題,核四延宕和決策停建毫無關係,更與福島311過後總體檢無關。

(四)除了以上問題,整個施工缺乏監督機制。首先是施工工地,工地主任對核電完全沒有專業不說,所有工人都因為「沒有核五」,因而全是約聘人員。更讓人膽顫心驚的是,由於法規的規範,品質保障的第一線鑑定是在包商身上。簡單來說,就是球員兼裁判。

(五)當變更設計出問題,施工也延宕,台電開始把問題拍照下來,送到國外請顧問公司幫忙解決,但這一來一往,就耗去許多時間。於是每一天,這個由於台電一開始想蓋「最好最新」而如今「最不安全蓋最久」的核四,每年要燒掉70至72億的納稅錢。
懶得去看的人,我直接轉載過來,如有不妥或侵權煩請告知,小弟馬上刪除...


林宗堯談核四逐字稿



核一、二、三廠用飛機來比喻,就是台電去買波音737。核一、二、三廠,是台電去看運轉很穩定的,就以那設計為準,搬過來。請同一個廠商過來蓋,設計不改,由核電廠去買設備。在施工過程,有顧問公司派四、五十個顧問來現場解決問題,也由顧問公司負責試運轉。從零到滿載一百個小時,確定沒問題,再把鑰匙交給台電去營運。就好像是華航公司,只負責飛台北到香港,而不負責蓋飛機。



但是到了核四,整個都變了。台電想要自己造電廠,想造一個全世界最好、最新的核四。最新的意思就是自動化、全數位,當時十幾年前沒有人有。為了作這件事,造成整個核四的訊號點,有四萬點。核三廠不到一萬點。四萬點有多複雜?四萬點的東西,GE公司(核四承包商)從來沒包過,是全世界第一廠。



更糟的是,核四還分包,於是把東西弄到台灣來以後,根本兜不起來。但是數位儀控系統就像神經系統,錯不得。其次,最好的是什麼?核一、二、三廠要是發生問題,要緊急跳機,核四希望可以不用跳機,可以用手動慢慢來。核四問題就從這裡開始。


當時台電找了一個石威工程顧問公司,但這個顧問公司技術層次很弱,台電把它解約,現在還在仲裁中。這使得核四沒有顧問公司,所以台電自己裝機。之後產生的設計問題之多,包括電線電纜裝不進去、管路衝突等等,所以台電變更設計。為什麼?不變更,抱歉,再一百年都蓋不出來。

設計問題一堆,採購更可怕。核一、二、三廠,台電不負責採購。由工程顧問公司蓋到哪裡,它再去詢價,購買,交貨。但核四廠採購是台電自己採購,公開招標;於是該來的不來,比如電廠蓋到龍骨的地方,卻得不了標,但飛機門卻來了。這樣的核四怎麼可能有完工日期?

而且核四是最低價得標。延宕下來,提早到的設備,比如儀表板到了,但核四在海邊,設備處在惡劣環境,原廠商根本不保固。加上一次颱風把整個廠泡在水裡,所有的設備全都泡水。所以延宕到現在不是停工再復工、不是為了福島改善,通通都不是,是結構問題!

此外,施工也很嚴重。我到現在還不懂,早期台電派在核四的工地主任,竟然沒蓋過核電廠、全無經驗,更可怕的是工作人員都是約聘,因為核四完以後沒有核五。這又延伸品保問題。過去核一、二、三廠,都有品保十八條,但核四抱歉,交給包商,你相信嗎?台電核四第一線品管是包商!

過去核一、二、三廠,以銲接為例,銲接的銲條在台電手上,核四,卻在包商那裡。所以銲接問題,從未斷過。台電有沒有做QC(品管),有,但他會告訴你天上飛的,我已經聽了七年。天上飛的很漂亮。

當施工發生管路跟管路碰在一起無法解決的問題,顧問公司又不見了,他只好照相下來,一共有幾百個、上千個問題,送到總公司再送國外,然後送到現場再解決,於是工程就一直拖。核一、二、三廠,我們有顧問公司駐場,可以當場解決,核四沒有。這問題拖了幾百件,根本施工不下去,廠商要發薪水,廠商重機械都要錢,所以有一段時間都撤出。

我第一次去核四廠,台電給我的報告是完成48%,我到了現場說:這裡哪有完成48%?我記得那時候的工地主任他一開口就說:「林顧問,你要談工期,我沒辦法跟你談,經濟部長也無法談,都是假的。我不知道何時設備會標到。」所以核四工地遙遙無期,(何時會完工)純屬虛構。這使得廠商工人無法維持,就倒閉。所以又再分更多小包,品管又繼續由小包來處理。

再來,設備到了裝在一起,要試運轉。這個新型飛機的試飛,台電偏要自己做,因為沒有人可以做。但試運轉卻由剛進台電不到一兩年,好比開台北飛香港的執照都沒有、也沒做過飛機的人來試新飛機。

試運轉要寫程序書,一百個系統裡面要這樣測試,一步步測才可以。但試運轉測試,台電看的是試運轉,它想的是,只要裝得起來放燃料就可以飛了。我看到的是「測試」,最後把關的設計問題,我們是要用試運轉測試給國人有交代,要把設計施工問題,用測試數據去跟百姓說,核四是安全的。真的,安全是誰講話都沒有,要找出問題,才能夠說它是安全的。

所以那時候我說一定完蛋,台電說沒問題。話對話,對了一年多,沒轍。後來原能會副處長有一天跟我吃飯。三個月後我收到試運轉程序書,我看,完蛋了,這簡直就是我講的沒經驗的人寫的,根本不能用。但它已經在用,十幾個系統已經在做,已經在轉。

我寫了沒人理,我只好寫核四重大缺失報告,寫它系統都還沒裝好就移交,會出問題,要把問題弄好才能移交。所以四年前移交30幾個,現在還是這麼多。四年前就這樣幹,我真的沒辦法。

我寫報告給原能會,那時候是99年1月,全台灣說核四要當一百年賀禮,我說一百年純屬虛構。但原能會不喜歡,說我一說了就會變報紙頭條,問我要幫忙核四、還是要軒然大波?我說我要幫忙核四,它就叫我不要寫、說讓我在監督委員會講。去了,我講,講了一個小時,最後會議結論出來一個字:略。

我那時候很怕總統說要商轉。好險他沒講。當時試運轉測試程序書不能用,我趕快提出來,交給台電。原能會請了副總來,改了程序書內容,一本程序書兩百多頁,我擧的例子,他都改。但我只是例子而已啊。所以我又出來講,台電則說,你又來了。但核四廠關鍵在程序書,要一條一條檢查,但是,陳貴明(按:台電董事長)還是讓核四繼續蓋。

試運轉就這樣做了三年,現在一切歸零。九十八年我就開始喊,這樣做沒用。但核四監督委員會在原能會下面,一個主委就可以蓋住。你(原能會)讓他測,把關又是這樣,我只好被迫寫核四論,謝得志讓我談,說要呈到政院,但主委說不用,說院長還不是會責陳我們解決(苦笑),所以繼續放在那裡,所以我也做不下去。(後來請辭監督委員)

核四不是停不停工的問題。核四在上週說已經完工96%,但是,裝在一起好好的,不見得能飛,也不見得安全。

要怎麼救?核四有救嗎?

首先,原能會很薄弱,因為核一、二、三廠,我們是買飛機,我只要文件法規審核就好,不用去看合不合格,所以原能會的組織架構是這樣來的,人力編制,是以波音737設計不管的狀況下去配置,所以原能會人很少。

現在要自己造飛機,人那麼少,立場又很痛苦,一個是政府說要續蓋,可是核四要很安全,這樣核四安全就變嘴巴(按:應該是嘴炮,嘴巴講講),我可以談,原能會不能談。主委到這裡(立法院)來他怎麼敢講?反核人士來他還蓋得下去嗎?

所以很奇怪。監督單位跟反核人士在對幹,好像它(原能會)在保護核四。到今天為止,台電公司你應該要老實地講,就是不知道完工日期。但它(台電)說不行,因為核四一定要有完工日期。我說,不報日期我們是摸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至少不會淹死,但台電說沒關係,報了以後下個月再改。因為蓋不下去要追究責任。所以打死它都不能講。而且它背負著要完工的使命。不完工台電可能破產。

此外,立法院是民意最高機構,要監督,但立院的監督,都是遇到重大問題,比方要停工,才找來原能會跟台電。所以他們又講一講天上飛的(按:好聽話),立法院順勢要它們確保安全,就這樣。

我認為核安監督應該移到立法院。我不需要太多人,但要有人駐場,而不是像現在每三個月開會一次。行政院也要出來解決核四問題,不是只說不安全不裝燃料,這又會歸到原能會。台電如果十幾年前可蓋好,早就蓋了。所以政院還是在責成,它們三個(台電、原能會、政院)怎麼也弄不出來。大家都累了。但大家都累了,台電還是每天在動作,它在等裝燃料。我告訴你,裝上去就回不了頭。只差一個動作,我再一次強調,試運轉測試重點在測試,但台電只管試運轉。

核四歷經去年底停工威脅,台電提出改善方案,十幾年來台電第一次終於提出來改善方案。終於承認問題嚴重、承認憑自己能力無法完工,也承認自己無力,現在花錢找顧問,也不虛報完工日期。雖然核四現在沒宣佈全面停工,可是實質上已經停工,在等外國顧問如何重新改善。

核四曙光已現。但核四安全仍只是安全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核四已經既成定局,跟核一、二、三廠的安全不能比。不可能,設計這麼多問題,所以安全程度無法比,只能在定局之下,如何努力讓它更安全,安全是程度的問題,在既定格局之下,有四個安全程度的標準。

但這都和預算、工期、人力相關。台電現在正在摸索改善,但它只為了解決問題,「安全提升不是它的主要考量」,因為它有預算跟工期壓力,它現在只想趕快轉起來就好了。提升安全很花時間。要達到最高標準,必須不計代價。
mobscape wrote:
我一定選核電廠蓋在我家附近

你知道火力發電廠跟核電廠正常運作的時候輻射量是火力發電廠比較高嗎?

更別提還有空氣汙染了

與其要受到100%會有的火力發電污染

核電廠發生重大事故的機率是低於1%的

還不如去賭99%的機率核電廠不會發生重大事故

台灣現在反核的人一談到核四好像開始運轉就100%會發生重大事故一樣




哀 大大.... 我說的是天災 如果說來個大地震 台灣真的是地震帶
核能這種東西 不是燒材燒炭 不給燃料就沒事了
啟動和關閉都要特殊的反應機制

萬一不小心震壞了怎麼辦 或者是發生天災導致機械故障 指揮官一不小心 處理錯了怎麼辦
不只是 核四 其他的核也一樣阿

人命是很重要的 置於甚麼輻射之類的 應該還好啦 必竟都有檢查 但是天 是不能預測的


另外:
Q :你知道火力發電廠跟核電廠正常運作的時候輻射量是火力發電廠比較高嗎?
你量過嗎?? 在哪邊量??? 還有 既然是正常運作..... 那那兩種都很安全阿
大大您說的1%是指 1年有1%有問題 還是50年 有1% 多大的問題呢???
不管如何 這都是很可怕的

這不是在開發新產品的東西 跟人命有關一定要很小心
隔壁國家的就是因為關不掉 很麻煩
不然較老天爺不要地震 不要大海嘯 那我會贊成核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