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解密了:紐西蘭毛利人的家鄉,是來自於台灣!

herblee wrote:
北歐人高聳的鼻子是為了讓加溫空氣的時間可以增加,冷空氣不直接衝入肺部
東亞單眼皮,小眼睛是為了躲避亞洲大陸沙塵


問題是我在165樓貼的接近北極圈的"北歐人"卻是扁鼻子、單眼皮
尤其是這位大叔,閣下會認為他是你所描素的北歐人嗎?
他是那位10歲拖樹枝小妹妹的爸爸

http://www.lifeonthinice.org/index.php#mi=2&pt=1&pi=10000&s=13&p=13&a=0&at=0

最享受它族人這張照片
http://www.desktopwallpaper2.com/desktop-wallpaper-home/Nenets-hd-picture-widescreen-wallpaper-1280x960-1-50ceefd51ff35-4527.jpg



住在北極圈附近的原住民,不是我們一般說的北歐人。通常說的北歐人是指金髮碧眼的白種人,瑞典,丹麥,挪威,日耳曼,斯拉夫,波蘭等等。他們是古人類北遷的時候的某一支因基因突變而演化而成。

北美洲的愛基斯摩人,北西伯利亞,和北極圈內的歐洲原住民(芬蘭北端地拉普人),比較偏蒙古人種(看照片中男子的五官就很明顯),他們的祖先顯然和金髮碧眼的白人(高加索人種)祖先走向不同的演化道路。高加索人種除了包含了現在的西方白種人,中亞和北印度的黑皮膚印度人也是高加索人種,也有黑頭髮黑眼珠的。南印度的人種不是高加索人種。

物種的演化可以看成是樹枝狀的發展,現存的物種在樹枝的末端,經過一連串的演化過程才到達現在的位置。和相鄰的物種在過去某個時間分道揚鑣,各走各的路。現在的非洲黑人移居到北歐,幾十代過後可能走向另一條演化的路,不會變成現代的金髮碧眼白人。黑猩猩和人類有共同的祖先,但黑猩猩走上和人類不同的演化道路,以後也不可能演化成人類,就是這個道理。

網路上找到這篇文章,說明人種的分布和演化
http://webspace.ship.edu/cgboer/race.html

最新的研究顯示,現在世界各地的人種約在五六十萬年前離開非洲向世界各地遷徙:
http://phys.org/news/2009-09-humans-africa.html

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曾經發生過好幾種古人類,各自走向不同的演化道路,但是都絕滅了,現代人類就只有一種物種(homo sapiens )。


Nuke worker wrote:
問題是我在165樓...(恕刪)
Nuke worker wrote:
問題是我在165樓貼的接近北極圈的"北歐人"卻是扁鼻子、單眼皮...(恕刪)


問題是它們不是北歐人,是屬於蒙古族系

涅涅茨人Nenets People(涅涅茨 :ненэйненэче,俄羅斯 :ненцы),以英語的近似發音,也被稱為薩摩耶人(Samoyed)
1.他們是在西元12世紀, 才由西伯利亞(大約為蒙古和黑龍江這一帶)向東北移遷移到現在俄羅斯的境內
涅涅茨人的族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丁零”人。中國漢代時丁零人游牧於薩彥嶺地區。因戰亂一批丁零人沿葉尼塞河向北遷移,到達北冰洋沿岸,其中一部分越過了烏拉爾山。
最後吸收一部分當地居民的語言和文化,逐渐形成新的民族—薩摩耶人(Samoyed)

2.他們大多居住在"俄羅斯境內"的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和涅涅茨自治區。這個地區的周邊在17世紀初,全部被俄國征服,成為包圍在俄國境內的少數民族。 雖然是北極圈內,但這個地區離北歐很遠。

3.由父系的Y染色體, Nenets 那個組成, 以藍色 M9 lineage為主 ,和亞洲chinese這邊接近


herblee wrote:
問題是它們不是北歐人,是屬於蒙古族系


這樣就能解釋看到的現象了
再來就是等漫長的時間將這批人演化或混血出高聳的鼻子

Nuke worker wrote:
這樣就能解釋看到的現象了
再來就是等漫長的時間將這批人演化或混血出高聳的鼻子


應該不太可能。涅涅茨人的生活範圍幾乎與世隔離,甚少接觸外來人種。這也是他們能以傳統的型態生存至今的原因。另一方面他們的人口太少,若有基因突變,也不易發展成足夠的數量。他們已走上不同的演化道路,不會再演化成現在北歐人的樣子。隨著氣候變遷,若他們還留在原地,很有可能會整個絕滅。

維基百科裡有一篇講到西伯利亞原住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igenous_peoples_of_Siberia
可以參考。移民過來的俄羅斯人已佔當地人口的主要部分,原住民成了少數民族,生活艱困,再過幾個世代這些原住民很可能會被外來的俄羅斯人同化。

skistosais wrote:
不是台灣有的習俗就...(恕刪)


搞笑嗎?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北京人也是大年初二回娘家
同功演化,意思是說讓冷空氣通過狹窄而長的高挺鼻子來加熱空氣,跟愛斯基摩人扁平鼻子來加熱空氣的道理是一樣的。

真有這回事 wrote:
我相信以後只會剩下一種很相近的混血地球人種,假如時間是1萬年後,應該會長得跟現在印度人很像,但膚色會稍淺,輪廓又沒那麼明顯。


混種如果很激烈頻繁的發生

最後地球人應該就是長的像老虎伍茲或歐巴馬
瘋狂就是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卻期待著有所變化。 這就是瘋狂。
這在俄羅斯已經看的出來

基因的組成可以由圖譜看出

但是基因的表現? 實際呈現出來的呢?

俄羅斯為何被稱為"戰鬥民族"?

1945年時, 當俄軍擊退德軍後, 不急著進軍柏林, 反而趁機一路襲捲了東歐。 又在日本投降前幾天,火速展開"八月風暴行動", 一路進兵東北及北韓。
這些軍事行動,這讓人想到,時間往前推1500年前
曾經有個匈奴王阿提拉(Attila)「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領大軍入侵東羅馬帝國及西羅馬帝國
他曾率領匈奴及附屬國的騎兵,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劫掠了巴黎, 雖然在沙隆戰役(現在法國香檳沙隆區(Châlons-en-Champagne)),遭遇羅馬將軍埃提烏斯和西哥特國王狄奧多里克一世組成的聯軍,被迫停止向西進軍。後來他卻攻向義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攻陷當時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
由448年至452年,匈奴人帝國在阿提拉的帶領下,疆土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
以及時間往前700年,1235年-1242年,蒙古侵略歐洲,又稱蒙古第二次西征。蒙古入侵基輔羅斯,征服阿蘭王國,入侵匈牙利王國、波蘭王國和波希米亞王國,保加利亞第二帝國

俄國紅軍所到之處, 所犯下的戰爭罪行, 主要是謀殺及強姦婦女。
包括,4400名波蘭軍官在卡廷Katyn集體殺害(1940),Broniki(1941),費奧多西亞Feodosija大屠殺(1942),Grischino(1943年),芬蘭seitajärvi 1944,Metgethen大屠殺(1945年);特羅伊恩布裡岑Treuenbrietzen屠殺(1945年),內梅爾斯多夫屠殺事件(Nemmersdorf Massacre,1944年10月21日),以及中國長春,瀋陽。

這和匈奴人/蒙古人劫掠歐洲,高於車輪軸以上白人男子一律殺死,搶奪白人女子的行為,一模一樣。

歐洲有句俗語"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
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人(蒙古人)。
俄羅斯人,能由一個內陸的"莫斯科公國"發展到現在的大帝國,其彪悍尚武的"戰鬥民族"民風, 就是深受蒙古的影響。直到19世紀西方國家還畏懼得將俄羅斯稱為"白色蒙古"。

俄羅斯的開創者。留里克王朝君主,俄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沙皇 -伊凡四世(恐怖伊凡)的母親葉蓮娜,就是金帳(欽察)汗國(1219—1502年)貴族馬麥的後裔, 她是成吉斯汗的直系後代。

蒙古統治俄羅斯200多年,通婚達800年, 至少有二任沙皇, 6位皇后, 可以追溯到蒙古血統。
彼得大帝 的臉部有明顯的蒙古族特徵, 彼德大帝沿用蒙古人的政治制度,稅收制度,海關制度和軍事制度。
列寧的祖母就是卡爾梅克蒙古族
史達林的父親為奧塞提亞人鞋匠。
奧塞提亞人源於伊朗部落(奄蔡),奄蔡又被稱為阿蘭人, 曾隨匈奴王阿提拉西征羅馬帝國,在元朝成為阿速親軍,成為保衛大汗的怯薛親軍,和蒙古族關係密切。

許多俄羅斯將領都混有蒙古族血統
例如
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Кирпонос, Михаил Петрович)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
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瓦西列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
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Родион Яковлевич Малиновский)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
臉上都看得到蒙古人的特徵

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柔然, 韃靼.... 藉由混血的形態, 化身為俄羅斯人,同樣創造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 。

俄羅斯人為何容易酒醉? 酒精代謝的速度比西歐人慢?

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代謝主要靠體內的兩種酶,一種是乙醇脫氫酶,另一種是乙醛脫氫酶。前者能把酒精分子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醇成乙醛。而後者則能把乙醛中的兩個氫原子脫掉,使乙醛被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人體內若是具備這兩種酶,就能較快地分解酒精,中樞神經就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因而即使喝了一定量的酒後,也能很快代謝。
在一般人體中,都存在前一種酶,而且數量基本是相等的。
但缺少後一種酶的人就比較多。這種乙醛脫氫酶的缺少,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態繼續留在體內,使人喝酒後產生噁心欲吐、昏迷不適等醉酒症狀。
帶有乙醛脫氫酶的缺少基因的白人幾乎為0, 但蒙古人為 30%

有些歐洲人的乙醇脫氫酶基因若發生某種變異(ADH1B型變異),對解酒精的能力則高出13倍,不容易醉。

俄羅斯人原本並不容易醉酒,但是許多俄羅斯人混入了蒙古人的基因,因而體內酒精的新陳代謝方式就變得跟蒙古人一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2012年俄羅斯死亡人口中高達30.5%都與酒精有關。
各種和酗酒者有關的 酒精中毒、肝硬化、交通意外、自殺...在俄羅斯都偏高。造成俄羅斯平均壽命縮短。
2012年俄羅斯人平均壽命只有65歲。

herblee wrote:
2012年俄羅斯人平均壽命只有65歲。


這樣的國民平均壽命,如何能稱為真正的強國?

現今世界已經很少純種的民族了(亞馬遜森林裡的原住民和澳洲和新幾內亞土著除外),俄羅斯族在中國是少數民族之一,容貌上就看不出來有蒙古種的特徵。在每一個民族容貌上都有主要特徵,同時也有程度不一的次要特徵,像光譜一樣,這是民族融合和遷徙的結果。即使是漢族也不例外。

帝俄時代的向外擴張,花了數百年才征服了整個西伯利亞,從建國開始就不斷受到異族壓迫,近代和周邊國家的戰爭也打過多次敗仗,所以俄國對於周邊國家總是採取強勢的態度,歷史上侵入俄國的幾次戰爭,入侵國都以失敗收場,但是俄國百姓也付出慘重代價。所以說俄軍殘暴,到不一定是繼承蒙古匈奴的傳統。戰爭時期,雙方軍隊都有可能有殘暴的行為,即使在二十世紀,美軍在越戰,韓戰,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爭都無法避免某些士兵對當地百姓的暴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