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來審查一下,哪些文言文是必學的經典?

voyeur wrote:
這是梁實秋的豐功偉...(恕刪)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Sonnet_1_(Shakespeare)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十四行詩能白話?

KCLin0423 wrote:
其實,古文觀止就整...(恕刪)



個人推薦幾篇網友沒提到:

朱柏廬 朱子家訓
李斯 諫逐客書
司馬光 訓儉示康
馬援 誡兄子嚴敦書
劉基 賣柑者言
劉基 靈丘丈人
陶淵明 五柳先生傳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其他就以後想到再補充

學中文,卻不要學文言文
實在是"買珠還櫝"

文言文與白話文都是中文都是必要的成分,都應該學

好比一個人是右襒子,習慣多用右手
那左手少用就砍掉嘛??





kantinger wrote:
十四行詩能白話?



翻譯的東西要完全到位是不可能
但還是有人去做了

原汁原味當然最好
如果凡事講求原汁原味
李白肯定會認為我們用只有四聲的普通話來吟他的詩是種糟蹋
或許就像用國語來唱"丟丟銅"一樣怪

OSR7613 wrote:
個人推薦幾篇網友沒提...(恕刪)

五柳先生很好念
文章用詞也很優美
以前我國中有教
現在沒了嗎?
那麼好,又有趣的文
不讀真是可惜了
其實;甚麼文章不是問題,教學及考試的方法比較需要探究。

君不見莘莘學子唸了就算考過就忘,聽周董的歌反而燃起興趣回頭摸索。

再來記得以前比如教材說某作者性格(嶔崎磊落),那考試時就一定要把這假鬼假怪的四個字寫出來。但為難的是--一定也有人覺得這個作者很假掰呀!寫假掰為什麼沒分?

voyeur wrote:
翻譯的東西要完全到位是不可能
但還是有人去做了
原汁原味當然最好
..(恕刪)

應該目的是不一樣的吧?
像前面模仿的好笑的「真心認為英文翻成中文教學生比較好」
這不是原汁原味的問題,而是你是在學英文或是在學中文的問題呀。
看翻譯本是給兒童看故事內容而已,不是在教英文。學不到英文的,連英文字都認不出來,和學英文無關。
同理說「文言文翻成白話文敎學生比較好」也是一樣,是在學白話文而已,並非文言文。
目的已經不同,若是要看故事內容翻成白話文是給一般兒童看的,也不算學文言文了,對於文言文簡潔精闢的文字應用和理解都沒有學到。
可能有些教育者真的是把高中國中生當成兒童小學生在敎吧?不然就搬出很艱難的文言文作品,要翻譯才能懂的。目的都是在教學作者高遠偉大的思想壯志,不是文言文精簡淺顯易懂的本身。所以學生學不到真東西,進不了文言文的世界,程度越來越差也是理所當然的。
iantsai74 wrote:
你這幾句話的表達,...(恕刪)

"就知識部分,分科分門,系統傳授,簡單易行,融於生活工作
就文字部分,這是文學,以藝術方式傳授
語言部分,依照文字與口語溝通的科學要求,讓知識份子能夠充分表達"

這是啥? 是要學三種文體嗎? 打死教文學或語文的教授了
把語文,文字,文學分開? 笑話一則 只要上過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或文學導論的都可以知道
我們有科技寫作, 應用寫作....的課,但都和這無關

Youshouldreborn wrote:
請教那間學校,那個...(恕刪)
It doesn't have to be.
對這些英語系國家而言,古典文學,或是莎士比亞,就是寫作溝通的通用工具,正如文言文,言簡意賅,意溢於言表
Youshouldreborn wrote:
我比較相信,另一位網友說的,要多閱讀及多寫,不一定是文言文。

很抱歉,個人的親身經驗,包含面對這麼多的所謂的二岸資優學生,是完全同意那位網友。

建議您與讀死書或是為立場的,還是慣例,先了解何謂溝通。

這裡有最基本介紹,
https://www.skillsyouneed.com/ips/what-is-communication.html


Youshouldreborn wrote:
從頭到尾都是您們在分吧?

怎麼現在都是做喊抓賊?

我一直是以,目的與階段分類,是您們一直在噴墨汁。

請問,您知道什麼叫技能?

技能是每天上班或生活要用的工具,稱之技能。

您教育的最終目的,除了林林總總的一大堆,能夠沒有基本技能?

溝通,無論是何種方式、何種語言,甚至利用科技產品,都有既定的目標與成效,而語言是溝通技能之一,知道嗎?

前面有基本教材,沒時間找中文替您上課,自己去充實一下。

所以,不是本末倒置,先決定教材,滿足自己主觀的無論什麼信念,而是反過來做,決定最佳效益,在決定提供什麼教材,如何提供,和學習是最佳效果。

敲敲門,聽懂了嗎? 不是先決定答案,再去想用途,是先想用途,在決定答案。

所以,從來沒有分,文言文/白話文,是嘲笑與辯駁,您們的理由是好笑的。

現在開始扣帽子?

我說,白話文,是以現在的主要溝通技能為主? 能否認嗎? 或是,告訴我您的環境,還在用文言文溝通?

我強調,不要只是注重文言文,尤其是到現在的教學方式,而忽略,更重要的基礎技能缺失,也就是白話文的訓練都不夠,也就是基本的技能都不到位!


看你的文,我一直覺得很累,剛才仔細想了一下,翻頁回去看你若干樓的發言,才發現原因是什麼。

不知道你的中文教育是不是在英語環境中的中文學校里學到的,看你的發言,有大量這樣的特點:

1. 句中經常使用英語風格的長長的定語從句或者狀語從句作為修飾,這不是漢語書寫或講話的習慣,能看懂,但是很累。

2. 逗號經常出現在不該使用逗號隔斷的地方,比如動詞和後面的名詞之間,用逗號隔開,這樣一句話念到一半被打斷,非常難受。

3. 經常省略中文口語中不可省略的詞尾助詞,的、了之類的,要知道按照中文語法,那些詞並非可有可無的,省略了,會讓定語變成賓語,或者涵義中的時間狀態發生變化,雖然意思還是大略能懂,但是需要腦補一下,感覺表達非常含混不清晰。

4. 經常省略不可省略的主語,你、我、他是不同的主體,不帶主語,誰知道你在說誰?尤其是辯論的場合,省略主語,如何知道你是在主張自己的看法,還是反對對方的看法?

5. 錯別字,頻率蠻高的。

6. 有時候出現前後緊密連接的兩句話邏輯含義相反的情況,結果不清楚你到底是要表達哪種想法。

如果連中文的用法都只是初通,就這樣激進地主張自己對中文教育的看法,是否太喧賓奪主了一點?
iantsai74 wrote:
看你的文,我一直覺...(恕刪)



Agree.

關鍵字:
Knock Knock!!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