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cc72 wrote:
立委爛,至少立院上是公開的,


這幾天才吵的熱熱鬧鬧的正是立委們的密室協商…

公開?又在做夢了嗎?

huangcc72 wrote:
服貿只有中企與台企的替代效應, 所以服貿支持者才會說只是老闆換成中國人,
問題是為什麼要讓老闆換成中國人? 他們也說不出來..


你這麼喜歡台灣老闆給你爛薪水爛福利給你到死其實也是你的選擇嘛…

看來你應該很滿意現在的薪水待遇…

就算沒有服貿啦
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都自己到大陸找中國老闆了而不要留在台灣給台灣老闆糟蹋
因為待遇就是比較好,你能否認嗎?
peterboulong wrote:
這幾天才吵的熱熱鬧鬧...(恕刪)


到立院後,不管協商過程為何,按照程序法案就得公開,到時人民自然有公評.
台灣老闆爛,你如何證明中國老闆不會更爛?!
要出國工作是個人選擇,這跟服貿是兩回事,扯在一起還真奇怪!

huangcc72 wrote:
到立院後,不管協商過程為何,按照程序法案就得公開,到時人民自然有公評.
台灣老闆爛,你如何證明中國老闆不會更爛?!


會計法修法事件就是一個很可悲的暗夜偷襲過法案事件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你還能這麼相信立院呢?

中國老闆如果比台灣老闆差,怎麼一堆台灣人還要去對岸工作?

這不是很奇怪嗎?

再來看看台灣目前有的陸資們:俏江南、小米、聯想等

哪個像台灣中南部一些無良的業者們還開的出19k這種薪水…

現在如果陸資過來投資開公司
很多台灣人就不用離開台灣去對岸工作,這不是很好的事嗎?
peterboulong wrote:
現在如果陸資過來投資開公司
很多台灣人就不用離開台灣去對岸工作,這不是很好的事嗎


台灣人大多數去中國工作都是台灣企業外派的,
就算不是,也有很多是在中國的外商工作,或中國挖角的,不管是哪一種敘薪跟台灣又不同..

你以為陸資來台對台灣勞工就會用比較高的敘薪嗎?或許該開始會啦,但很快應該就在地化,
如此就是我說的台企被陸企取代, 等到陸企茁壯,對台灣社會及各層面就會有影響力..
到時想有甚麼做為也來不急..

我說了服貿只有中企台企的替代效應,對台灣沒甚麼好處,反而有把台灣的服務業掏空的可能,
而已為台企去中國就可以發展的也太天真,中國很多潛規則根本就不是檯面上的,加上中國不是法治國家,
因此服貿的幫助根本不大..

huangcc72 wrote:
數去中國工作都是台灣企業外派的,
就算不是,也有很多是在中國的外商工作,或中國挖角的,不管是哪一種敘薪跟台灣又不同..你以為陸資來台對台灣勞工就會用比較高的敘薪嗎?或許該開始會啦,但很快應該就在地化,

如此就是我說的台企被陸企取代, 等到陸企茁壯,對台灣社會及各層面就會有影響力..
到時想有甚麼做為也來不急..

我說了服貿只有中企台企的替代效應,對台灣沒甚麼好處,反而有把台灣的服務業掏空的可能,
而已為台企去中國就可以發展的也太天真,中國很多潛規則根本就不是檯面上的,加上中國不是法治國家,


是是是…我已經看過很多台企都被外企給取代了
我也沒看過多少台灣人在哇哇叫的…自由市場競爭不就是如此嗎
到底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你要再來舉例嗎?
就目前在台灣發展的幾個陸企,你說他們有什麼不好的影響了嗎?

又在講掏空了…
怎麼掏空?如果陸企在服務業上有辦法完勝台企的話,我想過去大陸發展的台企們
不就早早就回台灣了…所以到底有多少陸企可以替代掉台企?如果台企夠強的話根本不用怕,如果有好的陸企來台取代掉了不好的台企,這也不過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而已
難不成你會說麥當勞掏空台灣服務業嗎?

我怕你太天真也要和你講一聲…台灣也有很多潛規則也不是台面上,台灣也不算是個法治國家…是人治,有人關說一下,法條就變參考用的,知道嗎
peterboulong wrote:
是是是…我已經看過很...(恕刪)


外企跟陸企又不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對台灣有侵略的企圖,就只有你忽視,
市場自由競爭? 如果有這麼簡單也不會歐美很多國家的政府單位禁止用華為的產品
也不會很多中國的併購案被否決..

照你說的要是陸企來就能大幅提高台灣勞工的薪資, 台灣都要起飛了,
怎麼經濟部會估計十年所影響的GDP只有0.025% ?!

此外, 一個9.2%的政府還有權做重大決定嗎只為了滿足像你這9.2%嗎?

huangcc72 wrote:
外企跟陸企又不同,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對台灣有侵略的企圖,就只有你忽視,
市場自由競爭? 如果有這麼簡單也不會歐美很多國家的政府單位禁止用華為的產品
也不會很多中國的併購案被否決..

照你說的要是陸企來就能大幅提高台灣勞工的薪資, 台灣都要起飛了,
怎麼經濟部會估計十年所影響的GDP只有0.025% ?!

此外, 一個9.2%的政府還有權做重大決定嗎只為了滿足像你這9.2%嗎?


沒錯,除非中國放棄對台灣的不良企圖,

服貿才會回歸到純經濟問題來討論,


就算是支持服貿的朋友,又有哪一個敢拍胸脯保證

中國一定不會對台灣使手段?請問北京政府已經放棄了反分裂法?

已經把台灣從中國地圖上拿掉了?



跟中國談任何事情其實都脫不了政治問題,

這是台灣跟中國的現況使然,不應該刻意忽略。

就算不談誰的意識形態是對是錯,

就光純粹用經濟來談服貿就是忽略現實的做法。


HappyDavid wrote:
沒錯,除非中國放棄對...(恕刪)


政治面當然一定都是有顧慮的地方

但我也想請教你們一下

當中日韓FTA如果在2014就通過的時候,對台灣會有多大的傷害,你們又知道多少呢?
peterboulong wrote:
所以歐美政府禁止陸資去他們國家投資了嗎?
中資企業在美國可也開了不少家呢?
最近歐盟中的希臘連港口都賣給大陸了你知道嗎?

我沒有會大幅提高台灣勞工的薪資,那是你說的
服貿不過只是一個拼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整個ECFA才是決定台灣整個GDP的關鍵



甚麼時候歐美跟中國簽了服貿協議?
甚麼時候中國宣稱歐美是其一部份,還一直保持動武的企圖?
希臘是因為快破產,台灣要破產了嗎?
就算希臘把港口的經營權賣給中國,兩國之間也沒簽服貿..
拿A比B, 還比得很開心?!

台灣人選擇中國老闆會有比較高的待遇這明明就是你說的,
服貿的經濟效益說不出,又要搬ECFA,
你可知道早收清單在ECFA生效後在中國的佔有率持續創新低..

不過我認同ECFA的確決定台灣整個GDP的關鍵,
看看ECFA後台灣GDP停滯不前就知,把毒藥當良藥,無解..!
連日本這成熟的經濟體成長率都要上看4%,我們還在保2!!

huangcc72 wrote:
甚麼時候歐美跟中國簽...(恕刪)


不多說

我知道我們兩個的概念不同

你眼中看到的敵人是中國

我眼中看到的敵人是南韓

如果你真的覺得沒有ECFA的狀況下台灣可以安然度過中日韓FTA的衝擊
你可以繼續這麼認為

你開心就好

反正美國歐洲市場,台灣早已被南韓搞的兵敗如山倒

再多個中國市場送給南韓,應該也無所謂吧

http://www.npf.org.tw/post/1/10751

美國是台灣主要的出口市場,而韓國則為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就美韓FTA生效一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的貿易數字來看,美國自台灣總進口較上年同期減少19.03億美元,衰退幅度達4.65%,不僅表現不如韓國(3.87%),也不如平均水準(1.55%),顯示美韓FTA生效對台灣及韓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就個別產品來看,台灣對美國出口的非零關稅產品中,台灣出口成長不及韓國,或是台灣出口衰退幅度大於韓國者,都可能是受到美韓FTA生效的影響所致,主要產品包括電機設備、塑化產品、成衣及鋼鐵製品等項目,顯示在關稅不公平的競爭下,台灣在美國的出口競爭力受到日益嚴峻的挑戰。

  韓國對外洽簽FTA的進程仍在馬不停蹄的進行中,尤其韓國憂心美韓及歐韓FTA的效益可能因日本加入TPP及美歐洽談TTIP等因素而大打折扣,因此,未來韓國將積極推進中韓FTA、中日韓FTA及RCEP等談判,以持續擴大FTA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台灣有些產品出口美國是經由大陸或東南亞加工出口,若這些國家的出口受到韓國競爭,台灣的中間原材料或零組件出口大陸及東南亞也會受到間接影響,廠商宜多加留意。未來廠商也應持續關注韓國後續FTA的洽談情況,評估其對重要出口的可能影響,預擬因應策略以減少可能的衝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