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定要去中國旅遊一次

Fisher.,Lin wrote:
台灣的ETC,某些角度是相當偉大的。我谷歌了一下:
1.世界第一個高速公路全面採用電子收費的國家(地區)。
2.世界第一個成功把定點式的人工計次收費系統,全面轉換成無柵欄電子計程的國家(地區)。
台灣這麼小,全面比較容易!

ETC用紅外線的時代
一直在吵紅外線好或RFID好?
當時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發言
網友說在美國某州的經驗
在網路上填個人資料和銀行帳戶
之後會收到一張RFID,自行貼到車上
然後通行費用自動從銀行帳戶扣款...

台灣在收費這方面,目前還在搞郵寄帳單,不環保!
jimmywu97 wrote:
"國民黨也說228根...(恕刪)


本來就沒幾十萬傷亡.不要說幾十萬連七八千都沒有
god52101314 wrote:
台灣處處假新聞台灣無...(恕刪)




你也是假的吧
yaucheng11 wrote:
我印象中手機支付的前提是你銀行帳戶裡面必須有錢,而且有多少錢才能刷多少錢...(恕刪)

按照世界货币五个阶段发展史 已经进入到电子货币阶段

现在支付宝花呗就是信用卡调整额度模式跟信用卡一样要用大额走借呗,最主要还是在刷第三方外币没V/M1.5%手续费汇率还都是按消费当天中间价算,小商贩不需要昂贵pos机,在网购时候可以当第三方担保安全可靠,当进入5G时代移动支付只是万物互联中支付媒介,信用卡作为单一消费功能太单薄


花呗最大额度5万 借呗最大30万 毕竟不是银行作为屁民日常消费足够用而且还能享受双份优惠<ahref="https://new.qq.com/omn/20190706/20190706A0A5TH00" target="_blank">目前全球都有哪些国家支持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楼上在讨论etc 这个早晚也会被移动支付给干掉

现在用支付宝最大动力它为我植树还能实时看到
b71614719 wrote:
去了一次更加深我對中...(恕刪)


頭像本身就 是個假東西
键盘飞行大虾 wrote:
按照世界货币五个阶段...(恕刪)


没有,你说得不对,微信支付宝都不是电子货币,只是ott的结算平台,这样的平台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他能够用一切办法粘住消费者。随后的清算还是由银联visa/master这样的清算组织帮收单银行解决的。

因为他是无形的,所以连一张八达通/悠游卡这样的载体都不需要,在全世界开展业务也没有限制,只需要有互联网。支持nfc的手机,应该可以模拟一张卡,但是还是多了一个要求,并不是所有的手机都支持nfc。nfc手机其实还是一张nfid卡,脱离有形卡的羁绊,就是ott平台要做的事情。

支付宝里面的花呗,就是典型的虚拟信用卡,这样连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被ott平台抢走了。

rfid的收费系统,连收费通道都不需要了。大陆那种省界的大型收费站,几十个通道的,如果用目前的etc,可以提高通过速度(一般收费口限速是5km,实际40-50km可以的),这样就可以减少通道数量,但是用rfid的话,连收费通道都省了。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高速公路在设计的时候,就可以取消收费车道,高速公路的进出口的toll gate也可以取消了,因为根本不需要,可以减少用地,减少收费口的设备投资,人力投资,大陆这么大,省一条通道感觉不到,把所有的通道都加起来,省下来的固定投资可能就是几千个亿。

用牌照识别的方法或者手机收费的方法,只是人工收费通道的改进版,远远没有rfid的更高效,因为他才是真正的non-stop收费方式,是一个完全无感的收费方式,你根本不需要为了被收费减缓你的车速。
frank_qu wrote:
用牌照识别的方法或者手机收费的方法,只是人工收费通道的改进版,远远没有rfid的更高效,因为他才是真正的non-stop收费方式,是一个完全无感的收费方式,你根本不需要为了被收费减缓你的车速。..(恕刪)


恩,這個說法是對的。台灣會有這麼多的感應架,是因為我們這交流道(樞紐)太多了,你可以想像,每個交流道之間,必有感應架,那樣才能結算他是從哪邊上,哪邊下。

而以合肥到南京的高速來說,我估計就只要8個架子吧,合肥到蕪湖,可能也只要6個,南京到上海,也不需要太多的。這個確實是無感收費,就是你直接開上去,都沒有柵欄,也沒有收費口,然後一直開,直接下去,到達目的地。

我以前還會用這個系統的APP看看我扣款情況,現在基本上,我就看看信用卡的月結,是不是有太離譜。


這模式應該已經被證明是最先進,最優秀,也相對節省資源的模式(包含人力,土地)。每年都有很多單位來台灣考察。

其實,好的東西,學一下,這很好的。台灣有很多美好的東西,是值得分享的。像是最有名的,就是人行穿越道(斑馬線),那個會動的小綠人。


另外,地鐵,捷運的月台門,這是新加坡華人發明的。在紐約,英國是沒有這東西的。我第一次搭武漢地鐵時,有點恍惚,感覺好像台北的捷運,兩邊都抄襲的很徹底。但我覺得是好的,這樣的設計比較安全,也不會有人跳月台。
b71614719 wrote:
去了一次更加深我對中...(恕刪)
回來就開始講假話了嗎?
Fisher.,Lin wrote:
恩,這個說法是對的。...(恕刪)

这个人行红绿灯不算什么,大陆有的地方也有的,只能算一个放松的小品。
但是有个比较遗憾的地方就是人行红绿灯现在我们没有手动按钮了。

地铁当然要看大陆一线城市,半高的屏蔽门有,全封闭的屏蔽门也有,这不算什么。最早是没有屏蔽门的,后来香港新加坡都装了,上海也紧跟着出现了。全封闭的屏蔽门对地铁车站空调节能有很大作用,所以上海基本是全封闭的。
Fisher.,Lin wrote:
海外信用卡,我知道可...(恕刪)




Fisher.,Lin worte:
而台灣的國民教育某些金錢是來自於1895甲午戰爭與辛丑和約。我比較想表達的是,台灣確實比中國的國民素質好了一些些,台灣人可能40年前就很少人隨地吐痰了,但這教育的錢是中國內地的朋友(兄弟)出的啊。

賠給人家的錢就是人家的了,不管臉皮再厚,那還是人家的錢!
而問題是"人家"是誰?
還有,為什麼所有人不一樣,但是本質一樣的錢,可以讓台灣人很少隨地吐痰呢?


Fisher.,Lin worte:
終究1910 -1950 那邊都一直在打戰,除了滿清的賠款還有老蔣帶來了多元的文化(包含孔家直系,道教直系,佛教重要分支,天主教正統,各地戲曲正統,各地大廚正統傳承,還有大江南北各地的小吃,麵食文化等)與黃金。台灣的基礎教育(無論是日本還是老蔣)基本上,我們都是花對面的錢。

打了40年仗,確定還有剩錢嗎?後期打仗的錢是哪裡來的呢?4萬塊換1塊又是怎麼回事呢?
等到韓戰起時的美援又用到哪裡去了呢?聽說那時美國的總統知道呢!!

所以別扯甚麼花"對面"的錢好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