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Lin0423 wrote:
不過,"如果"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假(網路上做個假設應該是無罪的吧?!)
後面的 聘任,升等 等等的黑幕,就有得瞧了! ;...(恕刪)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142333
有碩士學歷的男子許宜愃以假博士學位先後向南台、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徵教職獲錄取,詐領薪資;後來因教學品質不佳才被踢爆。
https://msntw.com/5070/
黃聰亮並於校內審查及外審送審時護航,讓購買學位的講師順利升等,
http://mypaper.pchome.com.tw/sophia/post/1967790
他拿出來的名片上註明他是澳洲某大學的碩士,因為他都是打著碩士學歷在外參選。我就和他聊聊澳洲的情況,因為我覺得澳洲挺美的,就和他東扯西扯澳洲的事情,但發現他不怎麼熱中跟我討論澳洲的事情,這就有點奇怪,因為大部分的政治人物都很喜歡炫耀他們在國外求學的經過。事後他的助理就告訴我,以後千萬別在該名候選人面前提到澳洲之事,因為他根本沒出國念過書!只是在台北某棟大樓上過課!然後學校就給他畢業證書了!連論文都不用寫!
我覺得...認真查下去...一票民代都是假學歷.....
北林 wrote:
台灣銀行說這是真鈔7...(恕刪)
不需要轉移焦點。偷換概念
大學也是社會,2019/3月份才曝光的美國大學招生賄賂案,涉及耶魯、斯坦福等頂尖大學和幾十位商業領袖和好萊塢明星,也有中國女生花了650萬美金,包裝成特長生送進耶魯。
儘管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的G5名校,可是政治一攤上經濟就乾淨不了,給政商名流開個後門是大概率事件,蔡英文極有可能是“方鴻漸”的校友?。
方鴻漸克萊登大學博士學位得來記
方鴻漸到了歐洲,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
第四年春天,他看銀行里只剩四百多鎊,就計劃夏天回國。方老先生也寫信問他是否已得博士學位,何日東歸,他回信大發議論,痛罵博士頭銜的毫無實際。
方老先生大不謂然,可是兒子大了,不敢再把父親的尊嚴去威脅他;便信上說,自己深知道頭銜無用,決不勉強兒子,但周經理出錢不少,終得對他有個交代。
過幾天,方鴻漸又收到丈人的信,說什麼:“賢婿才高學富,名滿五洲,本不需以博士為誇耀。
然令尊大人乃前清孝廉公,賢婿似宜舉洋進士,庶幾克紹箕裘,後來居上,愚亦與有榮焉。
”方鴻漸受到兩面夾攻,才知道留學文憑的重要。
這一張文憑,彷彿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醜;小小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有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
可是現在要弄個學位。無論自己去讀或僱槍手代做論文,時間經濟都不夠。就近漢堡大學的博士學位,算最容易混得了,但也需要六個月,乾脆騙家里人說是博士罷,只怕哄父親和丈人不過;父親是科舉中人,要看“報條”,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據。
他想不出辦法,準備回家老著臉說沒得到學位,一天,他到柏林圖書館中國書編目室去看一位德國朋友,瞧見地板上一大堆民國初年上海出的期刊。
信手翻著一張中英文對照的廣告,是美國紐約什麼“克萊登法商專門學校函授班,將來畢業,給予相當於學士、碩士或博士之證書,章程函索即寄,通訊處紐約第幾街幾號幾之幾”。
方鴻漸心裡一動,想事隔二十多年,這學校不知是否存在反正去封信問問,不費多少錢。那登廣告的人,原是個騙子,因為中國人不來上當,改行不干了人也早死了
他住的那間公寓房間現在租給一個愛爾蘭人,具有愛爾蘭人的不負責、愛爾蘭人的急智,還有愛爾蘭人的窮。相傳愛爾蘭人的不動產是奶和屁股;
這位是個蕭伯納式既高且瘦的男人,那兩項財產的分量又得打折扣。
他當時在信箱裡拿到鴻漸來信,以為郵差寄錯了但地址明明是自己的,好奇拆開一看,莫名其妙,想了半天,快活得跳起來,忙向鄰室小報記者藉個打字機,打了一封回信,說先生既在歐洲大學讀書,程度想必高深,毋庸再經函授手續,只要寄一萬字論文一篇附繳美金五百元,審查及格,立即寄上哲學博士文憑,回信可寄本人,不必寫學術名字。
方鴻漸看信紙是普通用的,上面並沒刻學校名字信的內容分明更是騙局,擱下不理
愛爾蘭人等急了,又來封信說如果價錢嫌貴,可以從長商議,本人素愛中國,辦教育的人尤其不願牟利。
方鴻漸盤算一下,想愛爾蘭人無疑在搗鬼,自己買張假文憑回去哄人,豈非也成了騙子?
可是——記著,方鴻漸進過哲學系的——撒謊欺騙有時並非不道德
柏拉圖《理想國》裡就說兵士對敵人,醫生對病人,官吏對民眾都應哄騙。聖如孔子還假裝生病,孟子甚至對齊宣王也撒謊裝病。
父親和丈人希望自己是個博士,做兒子女婿的人好意思教他們失望麼?
買張文憑去哄他們,好比前清時代花錢捐個官,或英國殖民地商人向帝國府庫報效幾萬鎊換個爵士頭銜,光耀門楣,也是孝子賢婿應有的承歡養志。
反正自己將來找事時,履歷上決不開這個學位。索性把價錢殺得極低,假如愛爾蘭人不肯,這事就算吹了,自己也免做騙子,便复信說:至多出一百美金,先寄三十文憑到手,再寄餘款;此間尚有中國同學三十餘人,皆願照此辦法向貴校接洽。
愛爾蘭人起初不想答應,後來看方鴻漸語氣堅決,又就近打聽出來美國博士頭銜確在中國時髦,漸漸相信歐洲真有三十多條中國糊塗蟲,要向他買文憑。
他並且探出來做這種買賣的同行很多,例如東方大學、東美合眾國大學,聯合大學、真理大學等等,便宜的可以10美元出賣碩士文憑,神玄大學廉價一起奉送三種博士文憑;這都是堂堂立案註冊的學校,自己萬萬比不上。
於是他抱薄利暢銷的宗旨,跟鴻漸生意成交。他收到三十美金,印了四五十張空白文憑填好一張,寄給鴻漸,附信催他繳款和通知其他學生來接洽。
鴻漸回信道,經詳細調查美國並無這個學校,文憑等於廢紙,姑念初犯,不予追究,希望悔過自新,匯上十美金聊充改行的本錢。
愛爾蘭人氣得咒罵個不停喝醉酒,紅著眼要找中國人打架,這事也許是中國自有外交或訂商約以來唯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