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heries wrote:
你是說台汽電,星能,...(恕刪)


你只說併入台電合併報表就沒圖利?
這是什麼邏輯?
一堆上市公司都要交財報,
所以只要交了財報(那怕裡面是鬼扯一通),
就沒違法的事情?
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報表裡面寫著外包比自己生產貴嗎?

A母公司底下有B,C,D等公司,
A生產較便宜卻不生產,
而放給生產較貴的B,C,D做?
然後A因此虧損然後要股東補錢,
你知道這叫什麼嗎?
這叫掏空!

電力高階專才? 你會不會想太多?
這些B,C,D公司的成立很明顯就是為了高官退休後繼續撈,
這些電"只能賣台電"無法賣給國外,
這些老闆還需要什麼經營專才?

rukawa1 wrote:
你只說併入台電合併報...(恕刪)


沒錯~如果今天台電發電一直是滿載的狀況下,這些台電的孫公司存在是可以被接受的。

現在台電自己使用率都不到100%了,還搞這些轉投資的電廠,把錢轉去一個完全不受政府

監督的民間公司,然後再由這些台電退休高官繼續撈錢,這麼明顯還能說不誇張嗎??
rukawa1 wrote:
你只說併入台電合併報表就沒圖利?
這是什麼邏輯?
...(恕刪)

"圖利"是法律詞彙,
不是誰說圖利就真的是圖利的.
你也說說看基於何? 所以圖利切確成立?

rukawa1 wrote:
一堆上市公司都要交財報,
所以只要交了財報(那怕裡面是鬼扯一通),
就沒違法的事情?
...(恕刪)

我有講過交財報就不違法或等同的陳述嗎?
沒有嘛! 那你問我沒講過的話是在問心酸的啊?
此外台電是公開發行公司是四大雙簽
可以讓誰鬼扯一通啊?

rukawa1 wrote:
你能解釋一下為什麼報表裡面寫著外包比自己生產貴嗎?
...(恕刪)

你找我解釋? 啥跟啥啊?
你去問是誰制定那些獎勵政策的?

rukawa1 wrote:
A母公司底下有B,C,D等公司,
A生產較便宜卻不生產,
而放給生產較貴的B,C,D做?
然後A因此虧損然後要股東補錢,
你知道這叫什麼嗎?
這叫掏空!
...(恕刪)

目前為止台電沒辦過現增, 所以你講的啥"因此虧損然後要股東補錢"及"掏空"的完全不成立.

rukawa1 wrote:
電力高階專才? 你會不會想太多?
這些B,C,D公司的成立很明顯就是為了高官退休後繼續撈,
...(恕刪)

那是你個人的看法,
台電派這些人從資歷, 法規, 公司治理習慣....等有何不妥?
且那些位置不從台電來, 要從哪來?
難道你的意思是隨便派個政客養的狗去當會董事長比較好?

rukawa1 wrote:
這些電"只能賣台電"無法賣給國外,
這些老闆還需要什麼經營專才?...(恕刪)


啥跟啥啊? 原來單一客戶的IPP是不用經營專才的啊?
你以為維持電廠之正常運轉及維修是很簡單的事啊?

此外這些公司的董事長都是法人代表, 並不是啥老闆.
andy0711 wrote:
沒錯~如果今天台電發電一直是滿載的狀況下,這些台電的孫公司存在是可以被接受的。

現在台電自己使用率都不到100%了,還搞這些轉投資的電廠,把錢轉去一個完全不受政府

監督的民間公司,然後再由這些台電退休高官繼續撈錢,這麼明顯還能說不誇張嗎??...(恕刪)


1.台電有一大堆各式各樣的發電機組,有些機組的發電成本高於IPP.

2.當初的政策就是民營電廠取代台電自建電廠的計劃, 所以才會有IPP及獎勵收購政策.

3.這些公司皆是公開發行以上公司, 台汽電為上市公司, 皆受金管會監督.
且這些公司都是台電權益法轉投資, 台電有主控權. 經濟部又控有台電,立院亦可在質詢台電時要求相關人士備詢.

4.請問這些公司的董監不從台電找人擔任, 要由誰擔任才對才不誇張?

andy0711 wrote:
沒錯~如果今天台電發...(恕刪)


台電都滿載發電??!!那夏天你就等著大跳電吧,先搞清楚備載容量的意思再來吧,別用環團那一套用簡單的加減法來回應


電廠不找台電的人去管理難道找銀行的人去管理嗎???去的人都是已離職或是退休的人這有什麼誇張的,如果去的是某前立委或是前部會首長毫無輸配電專業的人那才是有問題
笨阿樹 wrote:
電廠不找台電的人去管理難道找銀行的人去管理嗎???去的人都是已離職或是退休的人這有什麼誇張的


只有台汽電各廠的大頭全是台電退休人員,為何其它民營電廠都沒有台電退休高官?


fisheries wrote:
1.台電有一大堆各式...(恕刪)


2.當初的政策就是民營電廠取代台電自建電廠的計劃, 所以才會有IPP及獎勵收購政策.

民營電廠取代台電自建電廠的計劃,這點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何台電要再出來投資民營電廠?

拿國家的錢出去投資民營電廠,再用比較高的價格去買自己投資電廠的電??

有民間企業是這樣搞的嗎?

笨阿樹 wrote:
台電都滿載發電??!...(恕刪)


看來現在備載容量是多少? 那台電發電機組使用率又是多少? 看你那麼懂,你應該很清楚吧!

既然是自己子公司,電多出來的部分台電應該有權力停買,幫國家省點錢才是!

怎麼現在是台電虧一屁股,自己子公司賺這麼多。請問這些賺的有全進國庫嗎?????????????


Nuke worker wrote:
只有台汽電各廠的大頭全是台電退休人員,為何其它民營電廠都沒有台電退休高官?
...(恕刪)


其他民營電廠又不是台電所控.
董監等職位當然是由其控有的法人派任..
andy0711 wrote:
2.當初的政策就是民營電廠取代台電自建電廠的計劃, 所以才會有IPP及獎勵收購政策.
民營電廠取代台電自建電廠的計劃,這點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何台電要再出來投資民營電廠?
拿國家的錢出去投資民營電廠,再用比較高的價格去買自己投資電廠的電??
有民間企業是這樣搞的嗎?...(恕刪)


1.台電這類轉投資計劃都是經濟部主導, 台電只是配合的角色,所以台汽電原始的官股股東中除台電外尚有兆豐, 中華開發(原為官股銀行)等. 經濟部為何如此搞? 當然可能是更上面(如行政院及以上)的意思囉..

2.其實若以合併報表的角度, 權益法轉投資公司的損益是會併入合併報表的.

3.民間企業也因不同目的有這樣的狀況, 例如降低大陸及台灣公司的利潤, 將利潤留在中間層的控股公司(通常設在BVI等免稅地區). 所以單看單一公司的非合併財報意義不大, 要看合併報表才能貼近真實營運狀況.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