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將簽FTA,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風間 真 wrote:
廣州台協榮譽會長程豐原表示,中韓FTA簽署後,對台灣石化、電子業打擊最大,這兩個韓國強項,同時也是目前台灣出口大陸產品中的最大宗;一旦中韓自貿協議達成,但台灣與大陸的服貿與貨貿協議仍是空中樓閣,韓將對台出口大陸造成更大傷害。


只有石化、電子業打擊最大嗎?? 講得實在真保守..

任何與貿易對象進、出口關稅有關的...幾乎都會受影響..

進口貨物可以愛用國貨不買...出口貨物別人沒關稅..偏偏要你台灣打稅..

除非產品是獨一無二、質量領先..否則已經喪失競爭力..

偏偏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中小企業第一個會受到嚴重衝擊..

將影響到就業薪資及消費信心..到時候經濟不要崩盤就好..還妄想要追韓..

dgfgg wrote:
服务业,台湾其实、没有优势,因为赚钱的,都不是台湾可以做的。比如金融,会计,投行等这些赚钱的都是欧美和中国自己本身的公司,台湾几乎没有余地。

当然你要说一般的服务业比如餐馆,旅行社这些,目前台湾服务还是比中国做的好。问题是这些不需要协定,能过来开的早过来..(恕刪)



中國現在金融服務業 即使對台灣的開放程度都仍很小 , 更不用說那些外國的銀行了 ~
這次服貿兩岸雙方是有協議增加開放範圍 , 可惜現在已經不了了之了 ....

在服貿協議中 , 這次大陸對台灣旅行社全面開放 , 而馬政府則開放三家旅行社來台(
派駐來台員工上限七人) , 並不得經營接待陸客有關業務 ~~







至於餐飲業 兩岸就真的如你所說早已開放多年 ... 大陸業者在台灣毫無競爭力 , 目前
尚在營業的不到十家 ~相反的 , 台灣業者隨便一家例如85度C 在大陸就幾百家分店哩 !!!

這不是阿Q ,是鴕鳥心態

韓國跟我們產業鏈差別不大,這才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有些人卻拿些風馬牛不相及的別國強的產業來對比

剛果跟韓國還有台灣的產業很像嗎,不倫不類的比喻


關稅是種很微妙的東西,若兩個國家的同樣的產品生產出來的品質差不多,關稅差個10%以上

將本求利的商人會跟誰買,結果不言而喻吧

之前很多人說自己家裡的東西好,賣再貴都會有人買帳,不加入那些免關稅組織有差嗎?
但除了某些龍頭企業之外,其他公司是不是有這樣的競爭力?
台灣大部分都是電子、製造業,當你出口的價格硬是比別國多上幾%,
那些海外客戶真的會買單嗎?
有沒有想過別人都再壓低成本賺錢,我們大部分公司還要多增加那些出口關稅,
報價一比下去,頂多接到那些應急的小單,大單接不到的。
在講到提升自家產品競爭力,錢都賺不到了,哪來的成本?
也許今天會出來反彈的都不是做這些行業的,別人死活都不干他們的事。

piwu0531 wrote:
可惜的是服務業 ... 其實政府的眼光並沒有錯 , 台灣早已飽和的服務業相對大陸實際上是

十分有競爭優勢的 !

優勢?哪來的優勢?
你自以為的優勢人家可不放在眼裡
就像電子業
台灣自己寶貝的要死
送到大陸去之後幾年就被陸資打趴了
服務業就能例外嗎
要比市場趨向
台灣的市場跟大陸的重複性就不高嗎
電子業還有些區別
服務業有啥區別
簽了服貿除了大陸能賺錢之外
台灣能賺啥錢

piwu0531 wrote:
至於餐飲業 兩岸就真的如你所說早已開放多年 ... 大陸業者在台灣毫無競爭力 , 目前
尚在營業的不到十家 ~相反的 , 台灣業者隨便一家例如85度C 在大陸就幾百家分店哩 !!!


所以台灣應為了85度C開放?
85度C賺到的錢有回來台灣嗎
能收的到稅嗎

piwu0531 wrote:
我家印傭與她國家其他...(恕刪)


hi 圖表哥 目前還是持續看好中韓看空日本嗎?
異鄉苦工 wrote:
優勢?哪來的優勢?你...(恕刪)

就算陸資台資各有優勢,當是五五之比好了,但雙方市場規模差別大,
陸資在台灣發展得再好,也不過賺點小錢;台資在大陸發展得好,卻能掙上大錢。
所以這種貿易協議,肯定是市場較小的一方得作更多讓步。
但陸台的貨貿服貿,是大陸一方作更多讓步。這樣也不滿意,還要怎樣?

若協議對台有利,台資還賺不了錢,那就只能怪自己太不濟,神仙難救,簽不簽都是個死。

piwu0531 wrote:
中國現在金融服務業 ...(恕刪)



看来,你有点不了解金融方面的东西。在大陆,绝大部分的人去银行,想到都是4大大陆国有银行,然后是一般商业银行。台湾银行有什么优势?台湾在金融方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更没有欧美的品牌。


投行更不要说了,台湾有什么投行?你想想,台湾是以金融出名的吗?

台湾是以电子业和文化娱乐产业在华人圈闻名,从来没听说是金融闻名的。能服务台商倒是真的。

我就是说台湾能来大陆开公司,早来了,大部分不需要协定了,就好像你说的85 面包店,早开了。
dgfgg wrote:
看来,你有点不了解金融方面的东西。在大陆,绝大部分的人去银行,想到都是4大大陆国有银行,然后是一般商业银行。台湾银行有什么优势?台湾在金融方面本来就没有什么根基,更没有欧美的品牌。


投行更不要说了,台湾有什么投行?你想想,台湾是以金融出名的吗?

台湾是以电子业和文化娱乐产业在华人圈闻名,从来没听说是金融闻名的。能服务台商倒是真的。

我就是说台湾能来大陆开公司,早来了,大部分不需要协定了,就好像你说的85 面包店,早开了。


其實是你一點都不了解現況

台灣的銀行登陸大陸是一回事
但是受限現有法規跟協議
根本不能在中國擴大發展

你當台灣的銀行老闆都笨蛋
大陸這麼大的市場
沒有一個有腦袋能擴展的嗎?

服貿協定就是可以放寬擴展條件
不然談甚麼服貿貨貿的幹嘛

你還在只談能不能去大陸這件事
那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