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長推崇大陸與台灣的填鴨式教學


沉默的企鹅 wrote:
我查看了一下PISA...(恕刪)


認同~
重點是興趣~
強迫念是念不進去的
尤其是理工的東西需要理解
填鴨式往往很多人都是死記
完全沒有效~

這位教育部長言重了, 同樣是自由開放學風, 從玩樂中培養興趣的德國怎沒這問題?!

繼續填鴨只能追趕...無法追上~~~這才是她/他心裡想要說的話

沉默的企鹅 wrote:
我查看了一下PISA...(恕刪)


對文化與傳統影響

我前天看新聞

嫁到冰島的台灣媳婦

看不慣放縱教育

還叫家人從台灣寄教材

每天逼著寫

不過放任教育有個好處

動機強過一切

這種人容易成功的



两年之前美国有个虎妈蔡美儿的新闻,讨论很热烈。中国最知名的钢琴演奏家,郎朗,也是从小被他爸爸硬逼着练出来的。
基礎可以用填鴨(吃肉)

創意靠開放學習(吃菜)

2者要均衡!!(健康)
華人對於教育比較要求尤其是功課
西方人比較強調人格特質領導統御
兩種方式教出來的小孩卻實不一樣
真正的天才的其實是不會被受限的. 就算他的在學校學業表現不如人, 出生不如人, 出社會後依然還是可以發光發熱. 只有平庸的人需要家世, 貴人, 學歷來讓他拉開與其它平庸的人之間的差距.

我是覺得學校應該是先用啟發式的方式把那些有特殊專才的挑出來, 剩下來的庸才用填鴨式的提升到某種水平.

人是有分三等的, 先知先覺(天才), 後知後覺(庸才), 不知不覺(蠢才). 先知先覺這種天才是要用來解決未知問題的, 適合啟發式的教學. 後知後覺的庸才是用來解決已知問題的, 適合填鴨式教學. 還那種不知不覺的的笨蛋, 不管是啟發式還是填鴨式, 都無效的.

殘酷的一件事是, 這世上是庸才跟蠢才多, 而天才通常都寂寞.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我也覺填鴨式

會限制想像力

國外發明不少東西

煙火中國發明

國外把它變火箭


美英大好

DannyHwang wrote:
真正的天才的其實是不會被受限的...(恕刪)


把他丟到北極20年,看看還是不是天才...

前面有人提到英文是一大主因,我完全贊同,我就是那個被英文搞死的人,同樣東西,中文我看三遍就記下來,英文要十遍。尤其是研究領域以英文為標準,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英美人才出眾(諾貝爾學獎獲獎國第一、二名),非英語系國家諾貝爾獎獲獎國第一名日本(印象中,有錯請糾正),留日的都有注意到一點,他們的教科書全是日文耶!英文爛的反面就是,他們的研究領域以日文為主,或許也能部分解釋英文是培養傑出人才的一大利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