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瘋狂科學家 讓台灣在太空留名

pk-king- wrote:
先做看看空載

能不能打倒100公里的高空再說吧

其實台灣這也沒甚麼

外國也有diy玩家
...(恕刪)


其實我對做火箭沒啥興趣
我認為台灣可以自己發展 LFTR (液態氟釷鹽反應器)+非石化燃料內燃機,例如氫內燃機

LFTR 加一次燃料棒可以用近百年,而且產生的乏燃料極少。甚至可以用輕水反應器乏燃料當點火劑
然後用 LFTR 發的電製造氫,給氫內燃機用
馬上飛機,船艦,汽車,陸海空擺脫石化燃料
台灣必能成為能源與動力大國!

台灣不必甚麼都要,但是,掌握能源與動力的國家,必能成富強大國

以下必定出現看衰與畫地自限言論!
台灣向後退 wrote:
科學家往往有熱情但是不會算帳,我相信台灣的人才絕對有能力發展太空科技,但是市場真的有想的那麼樂觀嗎?看看對岸,技術比我們成熟吧,但是還不是主要都在接北京政府的單。技術是一回事,帳是另一回事,如果帳算起來不對,也只能委屈科學家們了。...(恕刪)


台灣人與韓國人最大的差別在
台灣人把帳算得太精
把風險容許度設為零(但是這樣也不見得不會虧損)
所以當然容不下任何不確定的研發
K兄啊, 能源之事我一概不懂

但你若有所主張, 可不能自己洩自己氣啊, 何須在乎別人酸言酸語?

KCLin0423 wrote:
我認為台灣可以自己發展 LFTR (液態氟釷鹽反應器)+非石化燃料內燃機,例如氫內燃機
LFTR 加一次燃料棒可以用近百年,而且產生的乏燃料極少。甚至可以用輕水反應器乏燃料當點火劑
然後用 LFTR 發的電製造氫,給氫內燃機用
馬上飛機,船艦,汽車,陸海空擺脫石化燃料
台灣必能成為能源與動力大國!...(恕刪)


我說這些話可能被視為酸言酸語,
但還說給你參考.
你說的那些並非新科技,
像氫內燃機我在國中小時的牛頓雜誌就已閱讀到日本政府要大力推動.
那大概已經快20年了,
但你看現在世界各國街頭上又有幾個氫動力車.
要說的東西很多, 但我時間不夠,
我只想說這個世界不會依我們想的方式運作,
所以我們要評估風險.

若對這世界不以為然,
你也可以自己開創啊!
賈伯斯, 蓋茲等, 也都是從零開始的,
一路上找錢並著發展, 像你貼的那個火箭團隊一樣.
若不這樣, 你在這裡抱怨一百年, 結果還是會一樣.

KCLin0423 wrote:
台灣人與韓國人最大的...(恕刪)


台灣人與韓國人最大的差異應該是:

韓國人會犧牲個人利益來成就國家(之前金融海嘯很多民眾捐錢給政府)。
而台灣人是只為了自已的利益可以犧牲國家(反核、大腸花、挺關說?)。

KJI01 wrote:
我說這些話可能被視為...(恕刪)


要開創非我一人之力可以達成
但是,我相信,多打一篇就能多種下一顆思想的種子在人群之中
集眾人之意識,必有可為

台灣的問題在於民族性
完全規避風險的民族性
請看
從基礎教育,小孩就被教育成以某些"已知"的方法在"最短"的時間解"最多"的解"已知"的問題
並以此為衡量標準,使在這個標準的人,獲得更多資源,更多機會,
成為所謂的社會菁英,引導社會風氣
所以,思考更為僵化,一切以無風險獲利為前提

請看韓國
http://technews.tw/2014/02/11/graphene-smart-phone/
"根據韓國聯合通訊社 (Yonhap) 報導,南韓工商能源部 (Ministry of Industry, Trade, and Energy) 曾於去 (2013) 年 5 月 21 日將六大集團列為石墨烯產品的開發先鋒,並計劃在未來 6 年投入 470 億韓圜(4,220 萬美元),協助企業將石墨烯的應用產品與相關技術商業化。上述六大財團是由 45 家企業、研究機構組成,目的在開發由南韓本土企業自行研究出來的石墨烯產品。"

網路社群的討論,其最大的功能,在與思考反省與引導社會風氣
我期待,
身為家長,願意鼓勵小孩去做未知的事,那怕是犯錯,
那怕在起跑點比別人慢,讓小孩去試一試他心裡所想的
身為基礎教育者,能夠去欣賞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創意,而不是把效率與正確率放在第一
身為高等教育者,更要鼓勵學生去反思現有的知識,並且,從無到有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躲在所謂大師的陰影之下。
身為研究者,能有勇氣把自己置於風險之中,能有熱情去探索未知的事物。而不是在已知的事物下修修改改。
身為企業主,能把眼光放遠,要有企業家的冒險精神並且為他所帶領的企業與員工謀求更大的利益。而不只是利用廉價的勞力與資源,優惠的國家稅率來謀求自己的利益。

如您現在還認為,台灣只要別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用廉價的勞工與資源(低薪與貶值)來賺取微薄利潤即可,那我也無話可說


KCLin0423 wrote:
如您現在還認為,台灣只要別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我們用廉價的勞工與資源(低薪與貶值)來賺取微薄利潤即可,那我也無話可說...(恕刪)


我跟你說了, 我有很多話想說, 不過沒時間,
但你自己把我的話自行演譯出這種意思來,
我可不承認.

KJI01 wrote:
我跟你說了, 我有很...(恕刪)


兩位, 都過度揣度對方了

KCLin0423 wrote:
http://www...(恕刪)
現在不做以後可能就不會做了...反正做就對了...
RLStevenson wrote:
兩位, 都過度揣度對方了...(恕刪)


說的也是, 說聲 sorry!

不過這種論調, 我從小各種文章, 社論讀多了,
讀到鼓勵代工思維的文章應該是零,
但台灣風氣還是一樣,
因為這裡不缺 thinker, 缺的是 doer.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