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LUS wrote:素質好就可以不繳稅嗎?桃園市南區很多白牌車.. UBER就是這樣被詬病..所以更要納入管理..一旦車子必須烤成小黃一樣..UBER司機肯定跑掉cckm wrote:不少人對小黃的印象並不好,小黃一直無法建立可靠的品牌制度,Uber若成為小黃,失去的是「品牌價值」 小黃..多是靠行制度...臺北市計程車營運現況,根據2014年8月底的統計,臺灣計程車數量最多的地方是臺北市,一共有2萬9,915輛,比1995年開放計程車運輸合作社申請後的3萬9千多輛減少,而根據2012年的調查報告,臺北市的計程車駕駛平均一個月工作27-28天,每天工作時數為11.15個小時,空車時間約佔8.76個小時,平均每天載客9.56趟,里程為135公里,平均每天駕駛人營收1,850元,為了提升計程車服務品質,降低空車率,臺北市公共運輸處規劃在交通據點設置計程車招呼站,至2014年8月底已經設置176處。資料維護: 臺北市公共運輸處juscogens wrote:推推~原文有圖表解...(恕刪)
uber品質會比較好嗎?真的好好笑喔!如果uber合法後,計程車司機不會把車拷回原色加入uber嗎?uber如何會比小黃服務優質,那...是有嚴格教育訓練還是有特別規範呢?這個社會只要是人就會有品質優劣,非職業駕照駕駛人就一定會有良好開車習慣嗎?路上一堆開名車的,超速開上200的都有,開雙B的素質就一定高嗎?要有高品質高規格,就必需要有制度良善的管理,但...uber除了資訊科技外,對人的管理呢?採用新的資訊科技,不一定會有高品質的服務,服務是人所帶來的,不是科技。uber司機想開就載,不想開就不用,一盤散沙的管理,品質會有一致性,那才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