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子聽啞巴說瞎子見鬼 wrote:你舉的例子當然有,...(恕刪) 若診所一次只能拿3天藥,等於一年得上百次就診,7天一次,一年也得看診50多次.家人的慢性咳,喉頭輕微發炎半年多才好.但後來懶得看診,自行買喉糖及喉炎消,不舒服時就含一顆.
聾子聽啞巴說瞎子見鬼 wrote:你舉的例子當然有,但一年了不起也不過幾十次吧。 是啊 這種特殊狀況 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台灣就是有人認為既然繳了健保費 就要回本的觀念,藥 不拿白不拿 ,去醫院像逛街一樣,有的診所就抓住這類人貪小便宜的心態,你來掛個號 奉送維他命之類的,健保就是被這些人吃垮的...PS:不過這是十幾年前聽說的 不知現在還有沒有就是了..
現行的健保制度似乎只做到疾病醫療的部份,對於如何增進國民健康,避免民眾生病這方面沒有做過多少努力,蠻可惜的。台灣的健保制度被其他國家羨慕,讓國人生病沒有後顧之憂,但也養成依賴心裡,平日不重視自己的飲食起居,也沒養成運動習慣,認為生病有健保,看醫生拿藥,一切就會恢復正常。維持身體健康是自己的責任,自己不努力,生病就吃定健保,再好得制度也會被拖垮。大家不妨出些點子,在現行健保制度下要怎麼做才能鼓勵民眾多運動,減少生病,降低對健保資源的消耗。像是參加哪些體育類型的活動就給於健康點數,點數可以折抵一些健保費,或是看診的優先,或是可以交換實物等等。或是設定減重目標,達標者也給於一些健康點數,等等。
其實,保險費應該要調整一下了,學一下汽車保險的做法吧!?每年的保險費用需要依照當事人的過往紀錄去調整現在的模式就是-->不管你身體健康與否,不管你是否愛去拿藥,不管你是否有正當工作,不管你是否住在國外,不管你是否忠君愛國你的保費都一樣,真正差異只在於你是否努力工作賺錢,你賺越多,請多繳費去補貼那些賺得少的或是不工作不繳稅的所以那些工作做到死的就要用來養那些不工作不繳稅的還有閒閒沒事做把上醫院當作休閒娛樂的要說公平,這個第一個要改,健保費請參考民營保險業者去動態調整那些不注意身體健康的,請開始準備保費越來越高昂
stephen yen wrote:要說公平,這個第一個要改,健保費請參考民營保險業者去動態調整 所以健保是社會保險而不是商業保險啊..說穿了就是另一條所得稅罷了,賺得多就繳得多(啊比較會賺的人又沒有比較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