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swu wrote:
貌似去年五月到六月減...(恕刪)
這都是一個趨勢,正常來說都會是線型的,而不是懸崖式的。
比如當年開放陸客來台,綠營的名嘴表示根本不會有多少人來,自由、民視每天還公布來台陸客人數,一開始陸客來的真的不多,綠營的媒體跟民眾就很開心的每天嘲諷,後來看到人數越來越攀升,甚至是爆量,就自己鼻子摸摸當作沒事、開始不公布了,甚至反過頭來要求陸客應該要去南部觀光。
這幾年臺灣的觀光人口是每年都大幅成長,臺灣的觀光市場藉由過去幾年打的好底子(包含歐美、日本等觀光人數都每年創新高),不會一天就敗光。
今年雖然陸客人數減少主要是從5月開始,但反轉的趨勢相當明顯,5月、6月就可以看得出來了,但還是有綠營的出來嘲諷說減少得不夠,我是認為不用急,等7、8月這種傳統的旺季結束,下半年應該就會滿明顯,未來一年就會更顯著,等個一年,看看還會不會有人出來嘲諷說陸客減少得不夠,或是陸客減少對臺灣觀光產業根本沒影響,有時候打臉不急在一時呀。
beviswu wrote:
之前聽說大家都在賣遊...(恕刪)
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遊覽車不是買了使用一天就算了,保養、油錢、保險很多持續的支出,若不能因遊覽車載客獲利,那其實反而是很沈重的壓力。所以是否賣出遊覽車,我想商家考慮的是「未來」到底遊覽車可以接到多少生意的問題,如果未來生意眼看就要不好,那我不如趁著現在還有價值時把遊覽車賣一賣,這是他們的經濟考量跟決定。
大家可以看一下2008年剛開始開放陸客來台時,綠營媒體、支持者對陸客來台的評估跟報導,隨便挑幾個如下:
奧運落幕了… 來台陸客依舊直直落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除了股市「跌跌不休」外,現在連申請來台的中國觀光客人數也是每況愈下。根據移民署統計數字,從七月十四日至九月四日止,扣除週六、日不上班的天數,所接到的第一類中國觀光客申請案件,從奧運舉辦前的每日平均三百七十一人,減少至奧運舉辦期間的三百二十八人;奧運閉幕後至今,更減少至每日二百零五人。……奧運結束後至今,不僅中國觀光客每日平均來台人數比起奧運舉辦期間還少,連每日平均申請人數也比奧運舉辦時期還要少,看來這張「中國觀光客會在奧運之後踴躍來台」的支票,又處在即將跳票的邊緣。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241156
直航開放中國觀光客,這是馬政府目前唯一完成的政見,卻是政見中最大的唬爛。台灣7月份全世界來的外藉人士合起來才22萬人左右(其實這裏面還包括商務,探親,求學等目的來台的,也不全是觀光客),怎麼可能因為直航,中國觀光客就可以增加出來9萬個?(一天3000人x30天)。中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額(GDP per capita)只有6000美元左右,是台灣的1/5而已。這個澎風過度的政見,註定要跳票。
http://billypan.pixnet.net/blog/post/37230215-%E8%B8%A2%E7%88%86%E9%A6%AC%E6%94%BF%E5%BA%9C%E6%9C%80%E5%A4%A7%E7%9A%84%E5%94%AC%E7%88%9B%3A%E7%9B%B4%E8%88%AA%E6%AF%8F%E5%B9%B4%E8%B3%BA%E4%B8%AD%E5%9C%8B600%E5%84%84
最後的結果如何?有沒有一天超過3千的陸客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不然也不會用這個討論主題,但你有看過自由或綠營當初謾罵的人出來道歉嗎?
當然沒有,馬上改口說臺灣的觀光因為陸客來台被破壞了,陸客來導致歐美的旅客不想來(雖然客觀資料顯示其實過去8年歐美、日本來台的旅客人數每年都創新高),希望陸客不要來傷害臺灣,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沒有陸客。
有時候我也滿佩服他們過髮夾彎的技術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