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說大陸偷台灣的石斑魚養殖技術,然後反過來打趴台灣。

回到以前念書時代,有同學拿著書本問你說,這點我看不懂你可以教教我嗎?

會不會有人想說,如果教會你,最後你考試分數比我高就會害我排名往後了

come on ...

靈魂守衛 wrote:
自由雖然不是對的 不過我記得以前有看過一些養殖的文章
中國石斑技術也不是自創的 而是跟日本學的

台灣石斑養殖跟其他國家很不同的地方是在於台灣用淡水養殖
石斑養殖最大難處就是水質控制 而牠是海淡水皆可養的魚類
台灣有一項其他國家難以學習模仿的天然資源--豐沛潔淨的地下水

所以台灣石斑以淡水養殖為主 品種也跟中國不同
記得別家媒體就有說出這點
台灣淡水石斑價格較高 受到中國禁奢令影響 市場需求大減
中國石斑則是海水石斑 價格較低 品種也不同

會被名嘴拿來說嘴 主要是因為台灣算是石斑養殖成功的領先國
石斑這魚並不好養 但是台灣首先克服石斑難養的問題
不過....
全世界不是只有台灣在研究石斑怎麼養 日本跟東南亞也都在研究
實際上 東南亞也在玩海水養殖石斑 不是只有中國在玩
...(恕刪)

這一點個人並不同意"豐沛"這兩個字,
君不見西南沿海一帶,地層下陷問題?

也許不是日本或其他國家不知道這個技術,
而是考量了超抽地下水所衍伸的後續問題!

靈魂守衛 wrote:
自由雖然不是對的 不過我記得以前有看過一些養殖的文章
中國石斑技術也不是自創的 而是跟日本學的

剛好昨天才看某個節目討論台灣石班的議題
有位養殖石班的業者說法大慨是
大陸學了台灣的石班魚養殖技術
可是人家發明了把龍膽石班和老虎班交配成功後的新品種"就是主題文中說的龍虎班"
這種龍虎班最大的優勢是成長期縮短了,加上肉質口感不輸其他石班魚
成本上的優勢自然打趴台灣養的石班魚
這位說故事的業者就是反過來去學習改養龍虎班,否則只養傳統的青班,老虎班之類的,完全沒有競爭力
matiz~ wrote:
這一點個人並不同意"...(恕刪)


石斑魚我想是還好 因為牠是海淡水混合

淡水養殖這東西也有它的技術在 天天抽水也是要錢的
如何延長水的使用時間也是一門學問
海水跟淡水其中的一個差異就是海水不容易孳生病菌跟寄生蟲
海淡水混合也相對降低抽水的需求

現在的養殖漁業技術越來越好
水的使用時間越來越長 品種抗病性越來越高
相對的 依賴地下水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只要給恢復時間 就不會有地層下陷問題
都什麼年代了,大陸人不會養魚?難不成還用魚叉嗎?

過期無效 wrote:
可是人家發明了把龍膽石班和老虎班交配成功後的新品種"就是主題文中說的龍虎班"...(恕刪)


這才是打趴石斑魚市場的關鍵

孫浩彧 wrote:
大陸偷台灣的技術比...(恕刪)


咦?要說造假詐騙 咱們台灣第二的話天下沒人敢稱第一喔

青竹碧叶 wrote:
截然相反的說法,誰...(恕刪)



大膽!


說你是就是


還敢回嘴



核電溫排水可養殖石斑【記者洪川詠台北報導】核電廠的溫排水除了任其放流入海之外,還能做什麼呢?答案是「養魚」。繼去年養殖紅色尼羅魚有成後,台電公司昨天在北縣石門鄉的核一廠展示以溫排水養殖的高經濟價值石斑魚,並配合附近乾華國小的校外教學,在草里漁港舉辦黑鯛魚苗放流活動,雖然昨天風高浪大,一百餘名小學生還是興奮得尖叫不已。

台電強調,溫排水養魚沒有魚身變形或魚體殘留核種的情況,有助於祛除一般人對溫排水將造成秘雕魚的負面印象,而且利用溫排水可以降低冬天魚群遭受寒害凍斃的機率,養殖成功的石斑一年內即重達二台斤,比市面上的石斑整整大了一倍;如果溫排水可以穩定供應,將可望增加北海岸地區的漁業資源,提高漁民收益。

據了解,目前台電也在核一廠內試養虱目魚、黑鯛與紅雞魚等各種高經濟價值的魚種,最快一年半後將在核三廠放流一、二十萬尾的魚苗,並將經驗推廣到其他的電廠或部門,做進一步的試驗。台電高層也不排除將溫排水養魚列入台電民營化後多角化經營的一部份,作為財源之一。
http://ago.gcaa.org.tw/env_news/199811/87111802.htm


運用電廠溫排水養殖海產種植苗示範計畫
http://cyberfair.taiwanschoolnet.org/c00/27800004/new_page_5.6.htm


中國時報 881225 核電廠排溫水 樂了魚族
崔慈悌/台北報導 持續低溫,使養殖漁業災情持續擴大。根據農委會廿四日初步估計,全台漁產品損失金額約達五千萬元。為減少冬季寒害造成的養殖損失,台電公司已陸續擴大火力及核能電廠的溫排水養殖範圍,由於排出的海水水溫約可使原海水升高攝氏四至八度,鄰近海域連日來魚類湧入避寒,沿岸養殖漁場也因水溫較高,截至目前未出現魚類暴斃情況。

台灣地區十八日起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氣溫明顯下降,造成部分農作物及養殖漁業損失。沿海養殖漁民雖然冒著嚴寒搶撈漁產物,以低於市場價格迅速出售,但凍傷的漁產物數量過多,農委會估計此次寒害,漁產品損失約達五千萬元。

此次寒害漁產品受損以虱目魚、石斑、花身雞魚、鱸魚、吳郭魚、午仔魚等最慘重。為減少鄰近海域漁業損失,台電近來已陸續擴大火力發電廠溫排水養殖,其中在核能三廠部分以養殖黑鯛為主,深澳火力發電廠也進行白蝦的養殖及放流計畫。

台電電力綜合所所長邱遠揚指出,此次在核三廠預計分三期培育成十公分魚苗約三十六萬尾,每期十二萬尾分別篩選後分批次外移。日前已先放流六萬尾,其餘仍在中間育成或演化階段,未來將陸續放流。台灣近來常見白蝦染病,但深澳廠放流的白蝦及草蝦,生長情況至今仍良好。

過去發電廠常受鄰近居民抗爭,不過邱遠揚表示,近來深澳廠等利用溫排水養殖,增加鄰近漁業資源,且電廠不時以養殖魚類回饋鄰近居民,使原本遭排斥的溫排水逐漸受歡迎。邱遠揚強調,最近這波寒流來襲多處地區漁產品大量凍斃,但台電溫排水養殖池水溫都還可維持最適合魚類生存的攝氏二十三點五度,使養殖魚不僅未出現暴斃情況,也較一般魚類生長更快速。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nuclear4/htm/88122501.asp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