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府有意要開放核災影響縣市食品進口
就自然有共識
只要日本的食品就不購買
現在若食品原物料來自日本
看得懂的也不購買(政府沒擔當,只能消極的儘量做到趨吉避凶)
這些食品與原物料
都有取代性
為何要拿自己與後代子孫的生命開玩笑呢?
做作實驗玩玩基因調控是很有趣
但光在醫院放射性藥物就另外管制
且放療也確實會引起組織癌變(也有致死案例)
許多人說背景值就有那些物質
如核食所受銫的汙染
但天然背景的銫是穩定幾無放射性的
而核食銫汙染是人工核種有放射性且半衰期達30年
http://nehrc.nhri.org.tw/toxic/toxfaq_detail.php?id=40
吃它當然不會馬上死(核爆到現在直接因核輻射/汙染致死的有幾例?)
但國衛院有它可能與長期的影響資料
說真的
以自己具有的相關背景
個人並不擔心國內的4座核能廠是否會爆炸問題(台灣人在這方面很怕死)
但卻擔心核污染食物對未來人口品質下降(包含畸形兒增加)與疾病發生率(相關癌症)上升的隱憂
當然
信者恆信
當個人說屁話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