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經濟問題是中小企業太多


午夜游侠 wrote:
拿友達來説,當時amoled...(恕刪)


你說的還是企業、產業,不是從經濟的角度看
rukawa1 wrote:
任何一種經濟政策都不可能沒問題


你說的也是企業、產業,經濟看的不是這些為主的
三星真正的問題也不是你說的那些,三星是營收大、獲利高,但對韓國真正需要的經濟,他其實幫助相對於他取得的資源,非常小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ukawa1 wrote:
台灣不可能再生出一個台積電!


那這句話來略微看一下經濟
台灣就算再有個台積電好了,對台灣很有幫助嗎?
他的確很賺錢,但如果你不是台積電的員工或者股東,台積電賺再多跟你有關?就跟台幣大跌,出口商大賺,台灣GDP增長很高的那一年,不也是大多數人覺得無感
台積電這麼一家很具備競爭力的公司,他消耗掉台灣多少的資源呢?前一陣子的電就是其中之一,合理嗎?
台灣有將近一千萬勞工,這麼一家這麼具備競爭力的企業,直接和間接用了多少人呢?

另外,經濟不是只有看製造業,也沒一個成熟發展的國家,其重點完全放在製造業的,有成熟發展國家是二級產業比重最大的?

真正的純經濟不是光企業、產業
台灣就是沒有真的從純經濟來規劃,那經濟差不也很正常

還有政策是具備高度不確定性的(所以有一種說法是政府不要干預),定了目標和執行就會有預期效果?現實是通常差很遠,不管各國都一樣,不是只有台灣如此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没这些中小企业台湾人早死翘翘了。。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人口最主要的组织。非要非此即彼是什么意思。

Joey.M wrote:
没这些中小企业台湾...(恕刪)


而就業是經濟中,最重要的核心目標之一
不一定是要中、小企業,但似乎在非農為主的絕大多數國家中,中、小企業都是提供就業的主力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conomic wrote:
那這句話來略微看一下經濟
台灣就算再有個台積電好了,對台灣很有幫助嗎?
他的確很賺錢,但如果你不是台積電的員工或者股東,台積電賺再多跟你有關?就跟台幣大跌,出口商大賺,台灣GDP增長很高的那一年,不也是大多數人覺得無感
台積電這麼一家很具備競爭力的公司,他消耗掉台灣多少的資源呢?前一陣子的電就是其中之一,合理嗎?...(恕刪)


台積電的員工賺錢後不會在台灣消費?你倒底懂不懂經濟?照你這樣說那任何產業對台灣都沒有幫助了,因為沒有一個產業會「直接」讓全台灣所有人賺到錢。

台積電消耗掉的資源能轉化為國家的財稅、員工的薪水,轉換比率可比農業和中小企業高的多,不然他們薪水為何可以開的這麼高?

電力按照正常的規畫,核四正常啟用,台積電的沒有任何問題的,是現任政府把電力供應搞爛,然後來怪民間廠商,這樣合理嗎?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像台積電這種靠「出口」賺錢的廠商不夠多,台灣本身沒什麼天然資源,會富有必需先從國外進口源料,製成成品後再賣給國外,把國外的錢賺進來;所謂的中小企業和服務業比較多是做國內市場,而這二種產業所需要的資源必需從國外進口,如果沒有出口業的支持,只會越做越窮。服務業已經快飽合了,所以服務業的薪水才這麼低,因為沒技術,你不做還有人排隊要做。

economic wrote:
那這句話來略微看一...(恕刪)


也許是我說的不清楚,
我所謂的不可能再生出一個台積電,
意思是說:
現代現在的政府無法再像從前那樣憑空弄出一個之前沒有的產業(半導體)!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和台積電是當初的政府生出來的,
以前的環境,政府說了就算數,
所以想弄什麼都很容易,
現在不一樣了,
政府做什麼都會被監督著沒以前容易

台積電耗電耗水我認同,
依照台積電吃掉的資源和僱用的人數來看,
確實是高耗能低人力,
而雇用人力最多的是中小企業我也認同
(不然台灣失業率會更高,但也因此帶點薪資不高....)

但你也想想看,
台灣除了少數像台積電或大立光的,
還有什麼商品可以銷外的?
鳳梨酥?
為什麼台灣GDP這麼差?
因為台灣只會生產低利潤的產品(cost down)!
所以才會有政府想成立大集團並把單子委外給中小企業的想法!
台灣中小企業多不是問題.
台灣人的民族性才是問題.

台灣人的民族性最愛互相砍價搶生意,
又最愛當老大,無法團結對外,
讓外國企業很容易用"養套殺"的方式搞死台灣同類型的企業.



simonbluee wrote:
台積電的員工賺錢後...(恕刪)


是會消費阿,那請問台積電的員工有多少人,這些員工整年的消費可以給多少人帶來多少工作呢?
你說單位人力的轉換高是真的阿,但一家用這麼高資源的企業用了沒幾萬人,剩下的8~900萬人工作要誰提供?
給你10家台積電,這10家連同相關行業和消費,能提供千萬就業機會?別說10家,50家好了,一共能解決多少就業
台積電的稅率有比中、小企業高?所以有繳更多的稅給政府做重分配?

然後台灣還賺錢不夠多?銀行爛頭寸多到誇張
台灣是經濟活動太低,沒有好的活動來分配
台灣的外銷過去幾年不是沒有賺過很多錢,以前也是這種思維,一直要壓低匯率來獲取出口競爭力(我也不是認為要升值那一派),某年的GDP還增長快10%,結果對台灣絕大多數的人都有獲利?不然幹嘛當時一直罵說無感

純的經濟不是再說企業賺多少,包含美國企業減稅希望帶動工資、消費增長的政策,在世界各國有過多次,歷史經驗顯示,沒有每次都沒效,但絕大多數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台灣的製造業在台灣用的人不多,賺的錢能在台灣花的人不多
台積電是大多數員工在台灣,台積電的員工是很有時間出來消費嗎?累的都快掛了,休息還不如多睡一會兒,是賺得比別人多,消費的單價有比較高,但不是數量多,對其他的就業幫助不夠大

rukawa1 wrote:
現代現在的政府無法再像從前那樣憑空弄出一個之前沒有的產業


還是可以,問題是怎做(當然難度高非常多)
這樣說比較直接,要有個新的消費運用產品(就如同:70年代塑膠、80年代PC、......等等)
而台灣在這裡面可以找出一個位置(也許油電車或電動車有可能-只是有可能)

當然政府現在的力量比例無法跟30年前相比了,但是政策和資金引導的力量,政府還做得到,尤其是現在的台灣並不缺乏資金,不會像是30年前一樣,幾百億美金的資金得靠外資,現在如果有個新的產業,需要5年千億美金資金,台灣自己就有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rukawa1 wrote:
因為台灣只會生產低利潤的產品(cost down)!
所以才會有政府想成立大集團並把單子委外給中小企業的想法!


這個你可以去多看一下韓國在大財團下,中、小企業的狀態
韓國的前總理甚至來台灣瞭解台灣的中、小企業
我們的中、小企業當然辛苦,但韓國的中、小企業有個說法是正在被消滅中

還有經濟不是光看企業的,尤其是製造業,我已經說很多次了
產出的叫做商品與服務,靠的不光成本,還有其他,只會降價只有越來越辛苦,然後轉成越來越痛苦
也沒有任何一個成熟經濟國家,經濟的主力是製造業,連韓國都不是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syntech wrote:
台灣中小企業多不是...(恕刪)


這個的確有這樣的現象
但這也是我們的產品通常往降低成本走而非創造新的價值有關
但也必須說,台灣企業比較擅長降低成本
也有走創新價值的,成功比例相對偏低很多外,持續的創新價值且市場能夠接受的,似乎低到可憐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