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hung wrote:
樓主小時侯時,台灣工廠林立,你有聽過什麼pm2.5?現在很多工廠外移,中國汙染很嚴重,奇怪,台灣工廠也少了,汙染更之前嚴重,難不成污染是由美國飄過來的?
以前沒有pm2.5的觀念,當然沒聽過!
二十多年前,每次騎機車後,一定會用衛生紙擦臉和鼻孔,衛生紙會變黑(二行程機車PM2.5排放達量 比四行程高60倍)
三十多年前台南的二仁溪畔,每天有業者露天燃燒廢五金(電纜線),把包覆的橡膠燒掉,回收金屬線。
同樣是三十多年前,嘉義市的巴掌溪畔,每晚露天燃燒嘉義市的垃圾....
另外我特別找了一下家中二三十年前的相片,背景霧茫茫的相片一大堆。
怎麼很多網友以為小時候的空氣比較好?
god52101314 wrote:
工作空檔 不論是大叔...(恕刪)
至於提到資訊必須正確:
1. 台中的豐原站與忠明站都遷移過,搬遷隔年數據就大幅下降(從污染區搬到乾淨校園裡……)
2. 污染薈萃的后里和東海,環保署沒設測站,在中央的數據裡,不包含這二個環保局和台電有設測站的數據
3. 官方測站經常在空污飆高時就進入設備維護的當機狀態,會有好幾小時缺少數據,甚至大里站會有高達3-4天沒數據,時常就是霾害日。
4. PM2.5自動監測的數據還會經過回歸公式打折壓低數值
5. 交大環工蔡春進教授說,環保署PM2.5自動監測設備老舊,數值偏低
6. 數據在同時間下載有前後不一的情況
7. 極值剔除:在環保署公佈的『空品數據有效性確認作業』中提到各種數據篩檢,有效數據人工判斷的辦法。全部看完就會知道,呵呵……
8.自動測站(沙鹿、大里站)與手動測站(忠明站)相距甚遠,卻為了要求數據相關一致性,讓沙鹿、大里站原始數據打折再打折。(台中盆地內外兩測站的數據應該有一致性嗎?工業區與校園測站的數據可以一致嗎?)



我還買了微感器自己測試, 與測試地附近空氣盒子的數值基本一致, 卻總跟官方公布的天差地遠

環團: 政府要先學會誠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