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起來,是1200億對吧?是1年對吧?直接把1200億分給200萬人,一人一年可領6萬塊,一個月加薪5000元。嗯,問題是不是解決了?而且這還不含,如果這些政策要執行,要多養多少公務員,扣掉這些,說不定還可以每個月再加1000元。---滿街便利商店告訴你甚麼事?一瓶純喫茶到全聯買便宜5塊,你為什麼要在7-11買?你會因為青創商店發票中獎率高2-3倍,就到青創商店買東西?就算真的有效,如果兩家超商,同連鎖品牌、同價格,一家是成年人開的、一個是青年開的,你用政策讓人都往青年開的去,那就是要讓老人死?===青創的關鍵,是創,而不是青,讓傳統產業加值,增加效益,是創生的方向。而不是讓青年進入跟中老年人的市場,用補貼政策去增加青年的競爭力。我是覺得這位顧問,放著就好,別問他太多。
tdbigman wrote:滿街便利商店告訴你甚麼事?一瓶純喫茶到全聯買便宜5塊,你為什麼要在7-11買?你會因為青創商店發票中獎率高2-3倍,就到青創商店買東西?就算真的有效,如果兩家超商,同連鎖品牌、同價格,一家是成年人開的、一個是青年開的,你用政策讓人都往青年開的去,那就是要讓老人死? 对,我看了杜的第一条颜色发票政策,就觉得这个人是个wonk, 怎么可能有效果呢。英国留学怎么了,象牙塔里面混20多年怎么了?最重要的是供求关系,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价格。不把台湾剪头发为什么百元店多的原因找到,换个人就能让美发行业受到照顾。那个造成问题的原因不还是在吗?庶民经济最终就是一场空,因为连为什么要搞的原因的都找不到,更没有讲要怎么做,最终就变成空喊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