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韓草包的晶晶體英文較好啦!

(外文研究所畢業?假學歷吧
)35 年前教育部全是國民黨體系,
連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都承認,當時的審查過程是很嚴謹的,絕無造假可能。
你也知道論文風波已經冷掉了,社會民眾真的不太感興趣啊!
有空做研究還不如多幫韓想想如何找回人氣還比較實在
turtlins wrote:
我來講一點我做這些考證的邏輯ABC好了:
「若P則Q」這個命題如果要成立,那麼「若非Q則非P」也必須同樣成立。
範例:「有這些疑點則表示論文(學位)造假」,那就表示「論文(學位)沒有造假則不會有這些疑點」。
所以,一旦找到「沒有造假但有這些疑點的論文」這樣的反證,便表示「有這些疑點則表示論文(學位)造假」的命題不成立,也就是不能以這些疑點的存在來指證論文(學位)造假。
無論疑點有一項、兩項、三項或十項都一樣。
這是邏輯思考最基本的原則。
Mijo wrote:
麻煩請進一步考證一下;
LSE有沒有這種超級學士在從學校離職後不掛名繼續指導博士成功畢業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