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爸爸 日本大哥哥 都要離開大陸了

比美金香 還是 人民幣香囉

日本一個月薪水多少?美國一個月薪水多少?

大陸...一個月多少?

要人搬家~要錢啊~~~
早不撤晚不撤,現在中國已慢慢站穩腳步了,
你現在撤...等於是替中國改革現有的積弊與整頓占有中國利益的外國企業,

當然 中國被撤資短時間會蠻辛苦的,不過 等到她再站裡來時,
就會非常的穩定與強大...比現在更強.

一個經濟體本來就是會面對到這個局面的,早來晚來罷了!
美國如果真的這麼硬幹,

那大概就是重演當年冷戰模式,

全球分成兩個截然二分的經濟體系,

看看是哪個經濟體系先垮。

不過,當年美蘇經濟實力差距很大,現在的美中差距是否夠大呢?

還有,美國當年還加上軍事對抗這招,讓蘇聯因為軍事投資過大而加速經濟崩潰。

一旦美國真的這麼幹,

各國如果不能找出遊走其間的方法,被迫要選邊站,那風險就大了。

當年的共產世界,包括美國旁邊的古巴,經濟模式中有部分是與蘇聯進行類似以物易物的交易,

最後當蘇聯垮台時,這種以對蘇效忠為前提所保障的交易,一夕之間煙消雲散,

讓這些國家有一段時間陷入愁雲慘霧。

所以,各國如果不能在兩強之間找出第三條路,

最後不管是哪邊倒,都會導致劇烈的動盪。

而為了確保自己沒有押錯邊,

恐怕也會放大兩強對抗的力道。
遷廠談何容易?往往是遷回美國,就是自絕於大陸市場,汽車業格外明顯,偏偏大陸已幾乎成為世界第一大消費市場了,有人想退出,不知多少人虎視眈眈想進去呢。
美國的中低階製造業過去了就過去了,已經回不到70年代了
台灣的經濟奇蹟也只有做夢的時候才能看到
Enter Passcode wrote:


不一定


我本身在業界最清楚
能走的之前就走了,而且都是勞力密集產業,不只是外商即使是陸商也一樣
即使移到東南亞也是後段工程,前段材料還是要靠大陸供應
整個供應鏈還是大陸最完整
所以,不用政府呼籲,企業自己會走在前面
現在大陸逐漸恢復,反而東南亞癱在那裡,日本更是病例一直增加
Enter Passcode wrote:
別讓爸爸哥哥不高興政(恕刪)


以政治力對抗自由市場的貿易力量是很難的…

美日的動作只是在疫情期間的一種安撫,宣示意味比較高… 最終企業還是會決定自己的未來…

現在已經不是冷戰時期的意識型態鬥爭了… 起碼在市場經濟上,只要有一端還是自由貿易的市場經濟,就不可能阻擋…
太好了 經濟大蕭條要來了
我們一起選擇 餓肚或生病
在大陸經營的成本與風險也是真的不再便宜了,不是嗎? 為了產業升級現在14億人都在學Java與Python了。
人口多寡與天然資源注定遷廠成功率只可能是少部分...
就算成功了,試問產品競爭力即可。
媒體可以配合政客可以呼嚨傻子,騙不了企業主。
商人無國界,永遠是聚集在最可能賺錢,各項成本最低的地方。
瞧瞧現在的歐美台,才是真正的搞民粹,搞法西斯。
而大陸呢,除了政治體制被西方詬病為共產,計劃經濟的體制搞得西方世界招架不住,恐懼仇視與對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