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tvbs.com.tw/amp/politics/1313741這議員承認高雄檢驗能量不足,怎麼不想辦法增加檢驗能量?這檢驗能力如果是真的,真的要少出門
Nuke worker wrote:CT一次劑量約是50(恕刪) 肺部CT只是取代快篩的可行方法之一,大陸那樣「醫療落後」的國家都能做到,靠CT一日增加1萬5千名確診,台灣為何做不到?如果是為了省錢,德國替醫護人員做的pool testing,也是個好方法。十人一組,所有採樣混在一個試劑盒裡,有陽性再針對這十人一個一個驗,快速又省試劑。血清抗體也是韓國德國中國現在努力的方向。別人都超前我們太多步了,我們還在找理由說快篩不行CT不行,不解決問題,只會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不積極尋找其它可替代的方式,這能叫抗疫模範生?
jerry2529 wrote:這篇社論的內容,只講拿快篩試劑用來普篩卻完全沒提到重點:快篩試劑最大的限制在於靈敏度和專一性問題這也是為何開發快篩試劑的單位或廠商,通常只說多快可以得到檢測結果至於靈敏度和專一性則是能不講就不講 有快篩也沒用,不普篩就不會擴大感染人數的意思??所以台灣疫情控制得好就是沒做普篩的結果...真想問你們這些綠腦人,頭埋沙裡到底想躲多久呢??
Angel9999 wrote:因為沒能力普篩就說普...(恕刪) 綠色邏輯....在野批執政,執政怪在野...-----------------------------一堆反對普篩的人都忘記兩個個基本觀念...1. 放任真陽性的案例在外面趴趴走嚴重,還是多了幾個假陽性在醫院嚴重?既然是假陽性,沒症狀,非病危,這樣案例會佔用多少醫療資源?2. 假陰性在外面趴趴走很嚴重,但是沒抓到真陽性放任他在社區穿梭卻不重要?只要抓到一個潛在的帶原者,就可以大幅降低擴散的機率~嘴巴上講假陰會造成防疫問題,卻不討論沒被篩檢出來的真陽性潛伏在社區中的問題?
sabinehua wrote:肺部CT只是取代快篩的可行方法之一,大陸那樣「醫療落後」的國家都能做到,靠CT一日增加1萬5千名確診,台灣為何做不到? 我只是想請教您是打算用這可行方法之一的CT多久對醫護人員篩檢一次?
一堆人在說偽陰性的機率有多高,那不會多篩幾次就嗎~?給你偽陰性的機率 40% 來算好了,如果快篩兩次, 而且連續兩次都是偽陰性的機率為 40%x40%=16%,那這樣偽陰性的機率低到可接受了吧~?認真覺得, 怎不去討論篩出來結果真為陽性的話, 該怎麼應對阿~?現在是阿 Q 勝利法當道的年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