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日軍接收台灣,是中國政府割讓,有合法文件。如果這是侵略,但滿清接受中國,是侵略吧?如果建州女真是侵略者,很罪惡,那清宮文化是不是應該被禁止?---蕭壟走番反這本書20年前我寫論文就引用過了,裡面大部分的資料都是臆測、傳說,真實的文獻很少,真實性也有問題。日軍南下接收過程,台北是一些仕紳開城迎接,桃竹沒有太多抵抗,苗栗、彰化開始加劇,真正激烈是到嘉義,北白川宮能久的部隊從布袋上岸,義竹是第一塊難啃的骨頭,第二塊是北門的竹篙山,在渡過急水溪的必經之地,日軍打敗戰,有人說能久也被偷襲,這蠻唬爛的,林投樹裡面躲人、還準確割到親王的頭,甚至讓他受傷?這不太可能。拿竹竿接菜刀,打日本人是有的,被報復殺了一群人也是真的,但滅村應該是沒有。佳里是古天興縣縣治所在,從鄭成功時期整個倒風內港周圍,都是重要的開墾地區,其重要性相當於今天的新北市,圍繞著首都府城周邊,人口集中,鹽分地帶七鄉鎮,都是台灣300年前嘉南平原上重要的聚落區。有大廟如震興宮、金唐殿,有重要活動蕭壟香,北投洋還是西拉雅重要的一個社,如果被滅村,那這個傳承必然會有斷代,但從地方誌研究來看,很顯然沒有斷過。但竹篙山戰役是存在的,這點應該沒錯,整個佳里做為鹽分地帶的中心,周邊有一群抵抗者被殺害,應該也是真的。但應該不是屠殺,畢竟我的血源都在這旁邊,親族在這周邊生活400年,傳承算是有序,如果有斷代,會很明顯。著名的佳里名人有前教育局長吳清基、財政部長郭婉容等。---當年除了抵抗日軍,導致報復性殺人外,其實更主要的原因,應該是日軍推進的不順,特別是北白川能久,應該是從布袋上岸後,就很快感染瘧疾之類的傳染病,因為推進速度太慢,來不及盡快進到府城就醫,"可能"在佳里就已經病重、甚至病死,這是日本皇室第一個非正常死於海外的案例。所以有無報復性殺人?應該有,但多嚴重?沒有明確的文獻紀載。後來佳里中山公園還是北門中學,裡面有一個神社,有供俸北白川能久的佩刀,這有點奇怪,正常來說,這是一個地方神社,不應該有供俸佩刀,除非是因為死於此處。
所謂屠庄的描述,也有破綻,書中稱糖廠旁的河道屍橫遍野,但這是1895年,糖廠1905年才開始籌畫,1908年才建起來,1895年怎麼會有糖廠?有人可能會說,是後來蓋的,但也不對,因為那條河道,子龍廟大排,是嘉南大圳蓋好後才有的排水,而不是佳里鎮發展初期就有的天然河道。1822年之前,佳里鎮在倒風內港周邊,曾文溪走今天將軍溪河道,1822年後曾文溪南移到西港出海,北邊形成將軍溪及漚汪溪支流。都不是佳里糖廠旁邊的河道,當然,也可能是耆老口述記憶的錯誤,但要知道,這本書成書於2000年,事情發生在1895年,可以說當事人幾乎不存,而中間100年並沒有文獻針對這個事件有過正式紀載,或者田野、或者口述研究。所以事件應該是有,但事件的內容曾先生蕭壟走番反中所稱的細節跟內容,真實性很有疑問。
就歷史而言,自己人內戰才是殺的最多最狠的,因為最了解自己的都是自己人,只是掌權後都會改歷史,所以都不會大宣傳因為內戰牽涉人最多,站錯邊的都會被清算,而舉發的都是自己人,這樣的人真的不勝枚舉,只是這種人會被掌權人稱為義舉
1895年十月二十日的蕭壠街附近的戰鬥最為血腥,死傷人數概在幾千人左右。台南縣政府出版:台灣抗日秘辛:蕭壠走番仔反https://publications.culture.tainan.gov.tw/index.php?option=product&lang=cht&task=pageinfo&id=943&belongid=872&index=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