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問題,我會想先問:1.一套魚叉正常報價多少?2.台灣需要100套魚叉嗎?怎樣取得?分多久取得?然後保養維護的方式?如果台灣有需要、價格又不貴,然後還可以附帶換個代表處的名字,那有甚麼不好?就跟BNT疫苗,歐洲賣15.5歐元(八月報價),台灣買1000NTD,貴人家一倍,但如果這是台灣可以快速取得的代價,那多一倍還是得花啊!不是說花錢就一定不對,要看錢花得對不對。只是,魚叉是反艦的,性能有比雄風好嗎?去年中時有報導,鼓吹停產雄三,改買魚叉400套。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1005000383-260118?chdtv亞洲週刊去年11月報導,魚叉的優點在於導航系統,優於雄二跟雄三,前者是軍規、後者是商規https://www.yzzk.com/article/details/%E5%B0%81%E9%9D%A2%E5%B0%88%E9%A1%8C/2020-44/1603942049057/%E7%BE%8E%E5%94%AE%E5%8F%B0%E9%AD%9A%E5%8F%89%E9%A3%9B%E5%BD%88%E8%83%8C%E5%BE%8C聯合報同樣去年10月的報導,導航系統優於雄二跟雄三,射程跟火力遜於雄三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4969023---貼上面三文的意思是:這則軍購併不是今天才做的,而是早在去年10月,就已經定案了。換言之,將這則軍購案,與台灣代表處換名案作為對價關係?似乎沒有道理吧!...當然,不排除當初就有談這件事。但再仔細找一下新聞,當初買400套魚叉的討論,時間更早好幾年,執政者也還不是現在這批人...這...
tdbigman wrote:看這個問題,我會想先問:1.一套魚叉正常報價多少?2.台灣需要100套魚叉嗎?怎樣取得?分多久取得?然後保養維護的方式?如果台灣有需要、價格又不貴,然後還可以附帶換個代表處的名字,那有甚麼不好?(恕刪) 買岸置魚叉與陸基型雄風飛彈, 台灣人省很大~~ 台灣與中國的距離放這種岸置魚叉飛彈, 一台發射車抵過一艘軍艦. 而且可以高速移動, 就地掩蔽岸置飛彈對一般國家的效益不大, 日常海防太貴, 擊敗敵國距離不夠... 但是台灣與中國敵對, 正好就是岸置地對海飛彈最佳部署位置. 而且地球是圓的, 把發射車放到500~1000公尺以上的山上, 會比近海的軍艦看得更遠也打得更準.養一艘軍艦, 從設計, 造艦, 裝備, 人員, 武裝, 訓練, 薪水, 飲食, 油料, 折舊, 維修, 保養, 碼頭, 十年金額累加, 是台灣購買一台魚叉飛彈價格的百倍以上, 中國想登陸台灣, 就必須造艦, 他買岸置型飛彈無益於登陸台灣.台灣岸置魚叉雄風飛彈越多, 中國就要花更多錢擴大造艦, 如果中國造艦數量過多, 會拖垮中國的財政, 如果造得不夠, 那中國將無力入侵登陸台灣岸置魚叉與陸基雄風, 是台灣可以用來跟中國玩軍備競賽的利器. 以100分之1的成本, 拖垮中國的軍事優勢.
dinnerxp wrote:疫苗要用高瑞教練機潛(恕刪) 台灣國產飛彈種類很多, 產能不足, 一個月只能生產幾枚, 要生產到台灣夠用, 五年十年也難以達成, 空射, 艦射, 陸射, 肩射, 轟炸, 近程, 中程, 遠程, 便宜簡單, 昂貴精準, 都要排生產, 全都靠國產, 來不及, 打仗時很快用盡. 而且老舊飛彈升級, 故障品維修, 新飛彈研發的工作量也很大.既然產能不足, 選擇幾項飛彈外購, 而且購買對台灣國防最有效益又產量不足的品項, 這是很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