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念聚合體 wrote:要搞定內湖也簡單,再...(恕刪) 外地人?大家講的內湖塞車,都是指內科那帶,其他內湖的路段都只是車多,不算塞爆跟啥陽明山故宮溫泉一點關係都沒有市長統管所有局處、各種規劃各市長都有「功勞」特別是一手規劃文湖線的馬市長,他當時應該沒有想到會有這樣多大型企業進駐,當總統時又不幫郝龍斌...導致越來越嚴重
源頭問題,還是在於幾點1. 內湖科學園區當初規劃是要納進多少建案,多少商家,多少人口,是否有在控管?2. 堤頂高速交流道當初設計,很顯然緩衝區不足。3. 主要幹道雙向車道,只有兩線道容納量。4. 捷運規劃為小運量設計。5. 巷道多,且都是雙向。匯集主幹道,易形成打結。6. 公車左轉專用車道,往往在待轉,就佔用一線道,在兩線道的路幅,可說是雪上加霜。現在看到內湖幾乎已沒有空地,就知道蓋得滿滿,完全超出當初的總容量管制。公車應該改棋盤式走法,加速車流。公車也需要總量管制。誰也解救不了,1. 闢建道路,縮小人行道,這些等公車族,如何立足。2. 主幹道已經沒有停車格,巷道取消汽車停車格,機車是否也同樣取消,這些巷道兩邊大都是公寓式住宅。要他們停哪邊?3. 巷道多,車輛匯集道主幹道,簡直是打結,改成單行道,但是否造成住戶反彈?想來想去,可解就是單號,雙號管制車輛進入內湖園區,其他要進入車輛在非巔峰上班時間開放進入,非顛峰時間出科學園區,如果其他車號非開放條件要進入,進行Etag 收費。 但執行上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就如同連假,管制3人以上汽車,上高速是一樣,要收費也是需要立法。不可能在不得罪人的情況下,就說可以解決內湖交通問題。如果候選人隱藏此點,就有點在騙選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