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房市悽慘,待售率超過7成,各地災情慘重

只是個過程 wrote:
明明路跑是唯一選項

大循環的初跌段還有獲利出場的機會

等到跌勢確立的主跌段恐怕就後悔莫及了



不是屯房稅的問題,也不是平均地權條例、房地合一稅的問題。

根本原因就是在建餘屋暴量的問題,

台灣一年最多只能售出10萬戶預售屋,

可是前幾年起,建商看房市太好賺,全部都爭先恐後大搶建,

深怕萬一動作太慢,錢都被別人賺走了,

結果每年都爆出大量,去年2022年爆出史上最大量的18萬戶,

就算現在起都不申請新建照了,這些在建餘屋還足足可以賣3年以上,

政府打房只是補上最後一槍而已,
hermas
富人及外資的資金開始往美國跑了
smallbeetw
阿共打來才是蓋棺論定最後一槍...
只是個過程 wrote:
過程哥涼涼幫房套們稍...(恕刪)

k6573 wrote:
想要的房型與樓層,已經賣完。


過沒幾天,會跟你聯絡,說客戶退訂,或客戶要貸款的成數貸不過,

然後把自己先吃下的留給你,因為還沒簽約,不算換約。
k6573
那我就會衝過去買。
Trillionaire2020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真的慘,買房最好先停看聽一下…
Trillionaire2020
溫套抓交替循環已經開始了 [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真心不騙]
KingDavid520 wrote:

結果每年都爆出大量,去年2022年爆出史上最大量的18萬戶,

就算現在起都不申請新建照了,這些在建餘屋還足足可以賣3年以上,

政府打房只是補上最後一槍而已



K大所言甚是,金玉良言

買房就是量力而為,別跟風衝過頭

有錢與富有的差別,在於能不能守住財

當賺錢太容易,對未來估值太過美好

那尾端效應 (低概率事件)發生時,就是幸福的幻滅

反之,那些擇時投資的高手,往往才是錯過那1%的最高漲幅,早先就急忙下了車

如果要的只要穩定的獲利,時間拉的夠長,持續的投入比擇時高手還要來的多

現實的環境,對年輕人是愈來愈不利的,想上車心有不甘,等著下修的那一天又遲遲不來

殘酷的是,能跟公婆住不衝突的家庭愈來愈少,個體戶不結婚的,愈來愈多

那些預售只要不是太誇張,最後年輕人可能還是會吞了

台灣就是只能忍受低利率的經濟體,愈是升息爆的是公司,然後失業才是法拍,最後是銀行

預售賣不掉,爆的是小建商,好的地點有人盤 (但要有套10年的心理準備)

大建商爆那政府肯定出手,因為銀行會先爆,所有打房令全部取消,還補助呢... (那還真的是尾端效應)

自住買房頭期能過,有固定收入的多問幾家銀行,能貸40年千萬別客氣

不會理財、保守的就提前還款

想投資的丟指數,股債搭配穩穩賺

別跟我說你不會增貸、轉增貸,那還是乖乖租房就好

房貸有6成左右是本金,4成才是利息,如果你付的租金超過利息,那還不買下來?

小弟買的兩戶月繳房貸 (本金+利息),一戶每月貼10000-13000,另一戶貼5000-10000不等

屯房稅再來,大家都會跟著漲租金...,房價要跌更難

愈等愈老,貸款條件只會更差...

K大,抱歉最近話多了點。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小弟只是說出自己從未上車,到上車的心路歷程...

小弟之後忙,也就不上線了

祝K大便宜買到新的好屋!
台北市沒有包括在內就算了不理會

其實我很希望台北市崩

之前花蓮有一個百多坪的豪宅毛肧屋,實價登錄3800W左右,後來有一戶法拍2800萬,在地建商後來手上的也只好賣2800萬。但是餘屋超過2/3,還會下探⋯⋯因為是毛胚中古屋了(10年)!

u802005 wrote:
K大所言甚是,金玉良...(恕刪)

U大立論中肯、言之有理

我向來主張,如果有自住需求,又負擔的起房價,就可以準備購屋了,若是能買到心目中設定的理想房子,更是人生一大樂事,何樂而不為?

說一說我10年前在台南東寧路成大校園旁買的人生第5房的心得。

12層電梯大樓一層四戶2部電梯15年屋,我買在高樓層,還附有一個最大的平面車位。

工字型結構,所以三面採光,只有陽台面和對面戶遙遙相望,距離約10米,另二面是永久棟距,一面望向綠蔭葱葱的成大校園,另一面可無遮遙望2公里外的南紡夢時代。

我第一次下去台南看房時路過這社區時就非常喜歡, 可惜等了三個月都沒物件釋出,就先轉買市中心一戶老透天。

過了二年,看到591上終於有一戶釋出,我立馬衝下去看屋,這一看更是滿意的不得了,這才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房子!

二話不說當場就下斡旋了,當時台南中古電梯公寓的行情價大約是一坪10萬上下,還有一堆7、8萬的,正在預售的成大城也不過是13萬元,我因為太喜歡了,下斡旋價17萬,我知道我以後轉售時一定會虧損,但是又如何?

屋主接受後馬上約定簽約日,因為急於入住,沒辦貸款,從看屋到交屋不到一個月,然後就開始享受南來北往的快樂日子,一年大約會下去短住個4、5次,春夏拍黃花風鈴、阿勃勒,秋冬時拍黑面琵鷺、每天逛古蹟、享受台南美食。

可惜我老婆覺得台南還不是老人宜居的地方,公共交通不完善,沒捷運,公車路網也不夠密集,年輕人開車、騎車還無所謂,對老人就非常不方便了。

然後我年紀也慢慢大了,不再適合南北奔波長途開車了,前年底終於在持有8年後把房子賣掉,在591自售沒幾天就賣掉了,很多人要買,我低價賣給了一位退休牧師,竟然還能小賺一些,呵呵。

U大買在自己喜歡的精華地點,可以寬心去打拼事業了。
KingDavid520 wrote:
大循環的初跌段還有獲...(恕刪)


此波房市供給大增,需求已經被大部份滿足,那些還不趕快降價出清,再過個一,二年可能會後悔莫及.
不但政策打壓,所得也追不上房價以致無力負擔買房貸款繳付本息,還用過去10幾年房價只漲不跌的思維想要投機房市,可能就要吃到苦頭了.
深不可測之下一位 wrote:

"想要的房型與樓層,已經賣完"誰告訴你的? 接待人員? 😂😂😂如果是,那你可以放心還有很多空房~不用急~ 等建商撐不住再說...(恕刪)


就讓他衝吧.

很可能買在該社區最普通, 但單價最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