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interJ wrote:先求有,再求好。在中國全面封鎖下,能造出來,已經非常了不起。 台灣的造艦技術需要突破中國的封鎖才能做喔???你還真會幻想!如果沒有幻想,那證明邦交國還是很重要的!民進黨全面執政8年,台灣就少了近10個邦交國!
PainterJ wrote:中國封鎖 是多方面的組合拳原料 柴油機 並且拉 韓國一起聯手封鎖以及要求 有韓國籍的人 不得在台船工作能在這樣的封鎖下能造出潛艇的總統 值得刊入歷史 原來我們跟北韓狀況是一樣的,北韓在美國和全世界封鎖下,我們則是在中國和全世界的封鎖之下,困難重重的發展國防技術!金正恩萬歲!偉大的蔡英文總統萬歲!偉大的民進黨萬歲!萬萬歲!
加油花500億打造90年代潛艦經國安官員證實,國造潛艦原型艦性能比海軍現役2艘劍龍級潛艦進步8至10年,相當於1990年代的水準潛艦國造所需零組件分為紅區、黃區、綠區3類,「紅區」是指國內無研製能力,須向外尋求援助的技術,包括戰鬥系統、數位式聲納、柴油主機、魚雷、飛彈系統等,「黃區」為困難取得、但有自製潛力的零件;「綠區」則為台灣可自行生產的設備。
ok001 wrote:「綠區」則為可自行生產的設備。 「綠蛆」就是指船殼等部份對岸在吵要不要開發增產戰略核動力潛艇我們政府在這在這自嗨巷仔內/國造潛艦拚成軍 預算、技術成難題記者呂炯昌/特稿2023年6月4日[NOWnews今日新聞]花費493.6億元的國造防禦型潛艦(IDS)原型艦建造工程將進入最後階段。台船與軍方都信心滿滿表示,可望9月命名下水、明年3月進行海試,預計建造8艘傳統動力潛艦。不過,潛艦原型艦下水雖是「國艦國造」重大成就,但是離潛艦艦隊成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預算與性能提升是兩大難題。由於我國過去並未有建造潛艦經驗,因此潛艦國造可說是從無到有,所需零組件分為紅區、黃區、綠區3類,「紅區」是指國內無研製能力,須向外尋求援助的技術,包括戰鬥系統、數位式聲納、柴油主機、魚雷、飛彈系統等這是粗體字,「黃區」為困難取得、但有自製潛力的零件;「綠區」則為可自行生產的設備。由於中國阻撓我國從國際市場取得潛艦生產零組件,為防止機密外洩,經過立院3次秘密專案報告後,海軍選定2020年11月24日動工建造原型艦,預計今年9底前封殼下水,並邀請蔡英文總統命名,下水後要再行泊港測試(HAT),完成後才能進行海上測試(SAT),預計2025年交付海軍。外傳潛艦國造完成原型艦後,國安會將搶先推動編列3000億元特別預算支應8艘後續艦興建,若連同後續30年服役期間的操作與維護經費,加上通貨膨漲等因素,花費恐怕達到上兆,屆時必須挪用其他預算,或是再度編列特別預算因應。知情人士證實,國造潛艦原型艦性能比海軍現役2艘劍龍級潛艦進步8至10年,相當於1990年代的水準,缺乏史特林發動機式絕氣推進系統(AIP)或鋰電池、消音瓦、拖曳式聲納、魚雷來襲時反制誘標等現代潛艦必備的裝備,且中科院目前尚未有製造潛射型反艦飛彈的能力。未來建造量產型國造潛艦,恐怕必須向其他「理念相近國家」獲取更多相關關鍵技術。2001年4月美國小布希總統宣布售台8艘柴電潛艦,礙於美國國內早已沒有傳統動力潛艦生產線,僅生產核動力潛艦,因此2016年決定自行建造潛艦。國造潛艦一路走來雖然充滿荊棘,但是政府若不打造潛艦艦隊,恐引起國際社會質疑台灣自我防衛決心,尤其是美國與日本等主要盟邦也將有所質疑,因此潛艦國造這條路只能硬著頭皮繼續走下去。---------------------------------------------------------然後靠網紅大內宣緯國號.......這貨性能有這麼好嗎???美國爸爸允許讓我們出口嗎?百億大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