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菡 Vicky
2018年10月19日上午9:15 ·
最近又開始作選舉專題;剛剛一邊看資料,想新聞梗,一邊把四年前做的節目再看了一次,看著看著,我想起這條新聞的誕生
其實一開始,柯P是婉拒我採訪的,他說他很忙很忙很忙,沒辦法配合,重症病房得隨時oncall,不確定因素極大,而在碰了幾次軟釘子後,我決定退而求其次,不先預訂時間,而是想辦法找空檔;怎麼找呢?就是每天無恥的打電話騷擾他XD
「柯P,有空嗎?」
「我去找你一下好不好?」
「一下下就好啦」;
只要一聽到柯p說有空,我跟攝影就火速衝到台大去跟拍,一次一次又一次;零碎的畫面就這樣累積了,也因為沒有預設,無法事先安排,一切都非常自然經典;我們也訪了夫人陳佩琪與柯爸柯媽,把柯文哲為何想要從政的背景,做了完整交代
其實,採訪當下,柯P根本沒那麼紅(所以節目第一趴我用大量舊新聞資料帶堆疊,希望能「加深民眾對他的印象」,現在看來是不是有點難想像?)
當時即便已有風聲傳出,說這位醫師”有可能”出來參選台北市長,也多半只當是個玩笑或砲灰;我還記得當初我報稿,說想做柯文哲專題,因為我覺得他"很特別";製作人也答應了;誰知採訪開始後某一天,製作人卻打給我,說長官希望換題目,因為「誰認得他啊」?「做一小時不會有收視率的」....然而,經過幾次貼身跟拍後我更加篤定,柯文哲是‘真的’很特別,他是我採訪生涯中,碰過最有故事有內容也最有群眾魅力的人物,於是我極力爭取說服,還好,沒讓這則新聞胎死腹中
那其實是我第一次製作一小時節目,也是柯文哲和夫人陳佩琪,第一個長版電視專題報導;播出後收視非常好。接下來,各台也競相出機採訪,他的專題雨後春筍般冒出,聲勢聲量水漲船高,一晃眼四年了,我不再是菜鳥專題記者,他也不再是菜鳥市長,即將爭取連任。想再採訪他,難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語,而若我有機會再採訪他,會有更多精彩故事嗎?我好奇
該電視專題報導~
觀看次數:671,478次 2014年1月9日
「天才怪醫柯文哲,台大百年第一人!」柯文哲35歲當上台大醫院主治醫師加護病房主任,他是台大醫院百年來第一人!「葉克膜權威,奇蹟搶救邵曉鈴!」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重傷,台大醫師柯文哲南下支援搶救,神醫稱號就此聲名大噪!「走出白色巨塔,柯大砲針砭時事!」柯文哲從小就是別人眼中的怪咖,一個醫生,為何變成一個天天上節目的通告名嘴?深綠色彩,藍綠都批?「台大愛滋器捐背黑鍋,犀利人妻怒揭黑幕!」「聽爸爸的話,一生為別人而活太辛苦!」當醫生是爸爸決定,娶老婆是媽媽決定,生幾個小孩是太太決定,柯文哲說他的一生,都在迎合別人的期望,太辛苦!選市長,可以讓他人生第一次自作主張嗎?獨家專訪,認識你不知道的柯文哲,今晚21:58台灣啟示錄,敬請鎖定!
https://tw.sports.yahoo.com/news/%E7%BE%8E%E5%A5%B3%E4%B8%BB%E6%92%AD%E8%87%AA%E7%88%86-%E6%9F%AF%E6%96%87%E5%93%B2-%E5%8F%A5%E8%A9%B1%E5%A5%B9%E5%93%BD%E5%92%BD%E4%BA%86-060510391.html
三立新聞網
2020年5月6日·2 分鐘 (閱讀時間)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前電視台美女主播陳智菡外型亮眼、兼具新聞專業,常透過臉書發表對社會議題的看法,日前她加入柯文哲市府團隊。今(6)日陳智菡首度以台北市政府主任研究員的身分接受《POP撞新聞》廣播專訪,陳智菡自爆會加入柯市府團隊,是自己偷偷寄履歷參加「海選」,甚至講到柯文哲遭抹黑的段落,還忍不住哽咽。
陳智菡自爆自己身處在「偏藍」的家庭背景,但對於柯文哲「不問顏色」的行事作風很好奇,多年前便開始貼身採訪,成為全台首位製作柯文哲專題的記者,一度甚至被長官揶揄「做柯文哲幹嘛,他誰啊,有收視率嗎?」,沒想到節目播出後,創下超越30%的收視率,讓她又驚又喜,但當時柯文哲還沒決定要參選台北市長,聲勢卻一路跟著媒體關注度,水漲船高。陳智菡在節目廣告時段時還自爆,自己偷偷寄履歷,參加民眾黨的「海選」,陳智菡當時鎖定公關類的職務,想尋求更高的工作成就感。
陳智菡透露,現在有許多粉專抹黑,甚至鎖定柯文哲「用一張梗圖天天打」,她曾不解的和市長討論對策「難道我們就這樣挨打嗎?」,但柯文哲僅以「心存善念、盡力而為」回應,柯文哲並感嘆「人家這樣攻擊我們,我們不一定要這樣回擊人家」,講到這裡,陳智菡在節目中忍不住哽咽,質疑到底幾個人可以承受這種攻擊和謾罵,尤其知道柯文哲其實不是這樣的人。
個人積分:91215分
文章編號:88923156
個人積分:91215分
文章編號:88923194
個人積分:91215分
文章編號:88923216
菲力麻糬 wrote:
我只能說 ,我8年前就知道柯P,也觀查著他。
我覺得 ,台灣需要他。現在我還是會看到一些他以前的事蹟。
我心裡只有覺得,這麼好的人,為啥台灣人要去抹紅抹黑他??
我是中間選民,藍綠我都投過。這次我挺柯P。義無反顧拼一次。
從沒想過我會去捐錢給政治人物。因為在我眼中,他們有錢到靠北。
這次是下架藍綠改變台灣文化最近的一次機會。
我不可能說 我會一直挺他。但只要他說到做到,讓我心服。
我可能會一直挺他。畢竟他真的不像政治人物。像我家阿北。
是喔!我幾乎都投藍
只有一次基隆市長投給無黨籍的已故議員楊石城🙏他是一個好人
我也只有捐款給柯P,雖然只有少少的錢,但是積沙成塔,團結就有力量,相信就會產生奇蹟
能讓人民心服的國家元首 我們等著看


我心匪石不可轉 我心匪席不可卷
新住民近200萬 柯文哲要成立新住民委員會
吳家豪
2023年11月16日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11/16)針對客家、原民、新住民等族群,推出族群文化政策,他表示,新住民是台灣第四大族群,廣義新住民總數近200萬,為何沒新住民委員會?他還說,目前合法移工自受雇日即可參加健保、新住民卻需要滿6個月,並不合理。
柯文哲上午於全國競總召開「共融多元、族群文化政策」記者會,柯競辦總幹事黃珊珊、民眾黨祕書長周台竹、台灣新住民黨黨主席麥玉珍、前台北市原民會主委陳秀惠、民眾黨原民會主委梁明輝、政大教授江明修等人到場,柯也在現場接受媒體聯訪。
柯文哲在客家政策上提出四項要點:一、落實《客家基本法》;二、建構客家產業聚落,以70個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開發「節慶觀光」;三、數位賦能客家文化;四、建立台灣成為全球客家中心,每年舉辦「全球客家學術論壇」等活動。
針對原民族群,柯文哲也提出五項政策要點:一、總統府「原轉會」地位法制化,賦予實質調查權,處理土地爭議、種族歧視、人權侵犯等問題,提升「原住民族委員會」位階,統合國家原住民族政策計畫及經費審議;二、推動立法確立「部落」為原住民族集體權利的主體地位,成立全國性「族群民族議會」、各地「部落自治會議」,落實部落自治。三、建構智慧化「原住民族語音資料庫」、「原住民族文化資產資料庫」;四、立法推動平埔族「原住民族」地位及權利,;五、建構友善原住民就學、就業環境,由學校、NGO、企業打造伴讀、就業平台,友善就業環境。
柯文哲說,台灣有199.5萬新住民,為此他也提出七項新住民政策要點:
一、加速推動「新住民基本法」、成立「新住民委員會」。
二、資訊平權、增設「新住民單一窗口」,研發「新住民多語言+生活資訊」App,解決新住民語言溝通與適應問題;中央與地方增設「新住民單一窗口」一站服務解決多國籍、多元問題;推動「新住民影音平台」,呈現多元聲音。
三、完善教育權、多元職能輔導:包含全國一致「跨國銜轉學生」處理辦法,友善新住民子女回國就學,強化課輔彌平學習落差,鼓勵新二代學習母語,進行多元職能訓練、輔導考照,以發揮新住民語言、文化優勢。
四、保障身份平權、文化平權,致力推動不論原國籍,所有新住民取得身分證之年限均為4年;合理優化「婚姻移民面談機制」、避免歧視性面談;強化國人「文化平權」教育,族群互相珍惜。
五、保障司法人權及醫療平權,強化法律扶助及通譯制度,增進司法文書多語化;強化資訊鏈結、降低家暴風險,在醫療平權上,主張凡取得居留權即可參加健保,落實保障新住民醫療權。因為目前合法移工自受雇日即可參加健保、新住民卻需要滿6個月,並不合理。
六、多元文化、豐富台灣:結合新住民擴大辦理重要民俗節慶,像他在台北市長任內辦過面具節、潑水節、開齋節、水燈節。
七、成立跨部會小組因應8萬名「失聯移工」與黑戶寶寶問題,主張行政院應組「跨部會專案小組」,保障他們的基本人權,像是身分權,提供1年短期專案居留(由移民署主責);醫療權是提供健康手冊及健保卡、疫苗(由疾管署主責);就學權,即爭取就讀小學(由各縣市教育局主責)。
「一個不合法,引發很多不合法」,柯文哲表示,這些沒有身分證的黑戶移工,生病是借別人的健保卡看病,造成病歷造假。他指出,過去當台北市長時,特別成立關愛之家,照顧這些黑戶寶寶,結果各縣市都送來,他認為政府不能擺爛,要面對這些問題。
三等公民 wrote:
記得當時有人貪了好幾...(恕刪)
2006.08.29的新聞—319案疑點重重 國民黨告侯友宜,當初國民黨提出的四項犯罪事實結果呢?
319案疑點重重 國民黨告侯友宜
人間福報|2006.08.29
【本報台北訊】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根據「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提出的四項事實,認為警政署長侯友宜及「三一九」專案小組三名檢察官有湮滅證據、吃案嫌疑,昨天赴台北地檢署告發侯友宜等人。對於被告,侯友宜指示刑事局鑑識科就真調會質疑的部分提出專業說明。
立委林郁方表示,陳義雄所使用的為土製手槍,只能發射零點八八規格的子彈,但「三一九」槍擊現場所發現的兩顆子彈中,分別為零點八八和零點九一規格,他質疑,子彈比槍的口徑大,子彈如何發射,從何而來?
國民黨團委任律師孫煜輝指出,根據真調會二十二日公布的報告,侯友宜等人至少涉四項犯罪事實。
第一,國安局第三處南部聯絡組於二○○四年三月十八日即提供可能發生槍擊案的情資報告,但侯友宜卻不追查。
第二,受槍擊車輛上尋獲彈頭與奇美醫院發現彈頭「口徑不一」。
第三,陳水扁總統當天所著外內褲都沒有彈孔及血跡,侯友宜等人隱匿這項重要證據。
第四,侯友宜等人刻意迴避陳總統涉自導自演方向偵查。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