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市府3/7標售百筆抵費地 林右昌:恐助漲房價

參閱:2024.02.29【台灣向前行 Part6】標售123筆土地!盧秀燕被稱"賣地巨人"!五年售地638億!超過全國金額1/3!



綠營逮到機會繼續酸~~~~

其實,不分藍綠白,都要檢討!! 都要檢驗!!

有問題就該受批評
台中就不夠聰明

要學學高雄
先用台積電消息炒高附近價格
再來標售土地
沒看高雄那筆土地都創新高

至於助漲房價
哪個縣市比得過高雄手法
pgn
眾藍白營也要多扒出來批,不要又監督不力??~~~[口哨]
pgn wrote:
參閱:2024.02.29【台灣向前行 Part6】標售123筆土地!盧秀燕被稱"賣地巨人"!五年售地638億!超過全國金額1/3!


綜合各方所說,在法規與財政負擔沒問題情況下,此次台中賣地的疑問:

1. 為何賣地的底價高於市場行情?

2. 為何部份用地不優先保留轉為社宅用地?或賣給中央蓋社會住宅?

3. 為何不要以租代賣?

4. 政府大量賣地就是會助長炒地,提高民眾痛苦指數,造成未來社會經濟隱憂!為何還因循舊的錯誤作為?


好啦!
右昌哥趕快來台中選市長
參閱:台中市府賣地爭議(上):沒人反對市府還債,但一個重劃區土地處分進帳600億元合理嗎? (2024/3/14)

摘錄:

爭議重點:土地的壟斷性、獨佔性,還有不合理的回收成本考量

大地主在歷史長河裡往往成為負面的代名詞,原因是土地具有壟斷性及獨佔性。而都市土地更是如此,究其原因來自於「發展權」。過去我們對土地充滿樂觀,於是不斷擴張發展權,甚至讓台中市出現獨特的「用市地重劃養市地重劃」機制,就像買刮刮樂中獎,但卻買不停的硬坳——透過上一個計劃的收入做為下一個計畫的啟動資金,妥妥的玩上了地方發展的賭局遊戲(Allais Paradox)無限循環。

但在人口逆成長的大環境下,還容我們如此樂觀嗎?在好不容易取得市地後,台中市政府不打算更積極的回應市民對於居住正義的期待嗎?

以台中市14期重劃區為例:「標售46筆抵費地,總面積3.03公頃,總底價約64.5億元——重劃負擔總費用165億9419萬元,預估盈餘181萬元。」14期重劃區重劃成本價每坪15萬元不到,結果標售底價每坪70萬元,以此換算,土地處分收入就不是當初設定的165億元,而是至少700億元,一個重劃區土地處份進帳600億元,合理嗎?上百億的斡旋空間?早已不是「以回收開發成本為考量」。

沒有人反對台中市政府還債,但這樣的結局公益性在哪?

......
把台積電放哪裡

隨便放個消息就漲翻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