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44分
文章編號:90766262
個人積分:771分
文章編號:90766819
GuatingChua wrote:
台大法律系在1970年代錄取分數位取文組頂尖1%-2%。當年滿分為 600分,那麼錄取分數可能在 500-540分左右,即平均每科至少需要 80-90分 的水準。
你的假設錯誤啦!
去查一下就知道
那個年代
單科高標通常在60分
低標在45分
高低標的定義去查一下
以前社會組的數學能考60分就算很不錯了
還90分咧
我1994年考大學聯考
理工跨234,我數學90分
全國應該是前一、兩百
那年高標應該是60幾
意思是
光一科數學
我就比競爭區的前1/4成績的人
一科多30分
整串討論的謬論
在於拿現今的學測成績模型
去討論40年前的聯招考試成績模型
根本是錯誤假設
錄取分數500多?那是高中聯考的成績
我那年,第三類組醫科
有400分就能上醫科
第二類組理工320就能上前五
你的模型直接多灌水了200分
當然是錯誤的討論
個人積分:771分
文章編號:90766939
tdbigman wrote:你的模型直接多灌水了200分當然是錯誤的討論
看報紙,當年台大法律系錄取分數420分,我低估考題的難度或高估台灣學生的能力。結果比我猜測少100分。哪來灌水200分?
重新計算
蔡英文的英文考了 40分,數學比英文分數還低,假設數學30分。這應該沒有人反對吧。
其他每科平均90分,才考得上。
- 國文:90分
- 歷史:90分
- 地理:90分
- 公民:90分
這樣,數學和英文加總為:
40(英文) + 30(數學) = 70分
其他科目加總為:
90 + 90 + 90 + 90 = 360分
總分為:
360 + 70 = 430分
數學是我的愛好,當過家教,知道數學對大多數的人很難。蔡英文自嘲數學不好,數學不好能拿30分?
30分已經遠超出大多數人。
民國五十年大專聯考三萬考生參加, 數學科二萬考生得了零分。
你能想像嗎?
陳建仁大學聯考數學10分
楊志良高中聯考數學27分
那時的數學考題很難,考完哭成一堆。
双标很容易被揭穿打脸。至于不要脸天下无敌的鼠辈,怎麽造谣鬼扯,也不会感到愧疚不安,因为那是他的职业。
--_----------
網路上有這樣的資料可以找
各系當初還有加重計分制度
把加重計分拿掉
看原始成績
你就會發現
蔡英文數學考40分
已經是還不錯了
當年錄取率才20%不到
再扣掉參加聯招的高中生比例有沒有當時年齡人口一半?都還有問題,
要區分能力高低
哪裡需要那麼多級距?
要知道
聯招的成績不是智力測驗
而是區分級距,每年出題委員在圍場是在控制題目難易度來處理錄取的分數分布狀況
你要比較的對象是當年的其他人
而不是不同年代的不同人
這些聯招資訊還稱不上機密
真要查
很容易
跑美國躲起來的新聞教授
應該一天內就能查證清楚
真有問題!他早就放炮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