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台灣的房價所得比真的很變態,房子炒到天上不給人住,底層人永遠要為溫飽傷腦筋...我也沒錢炒房,但以往買的小套房想換大也不夠錢,只能租屋,再把套房租人,還算能平衡一下...但我覺得台灣房地產就是有錢人的賭場,平民只能一輩子辛苦付錢滿足基本需求
rukawa19045 wrote:持有房產的人面對少子化的現實有多困難?.....?這標題其實正常人不容易理解 錯 !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多數持有房產的人並不關心少子化議題,持有愈多的人愈不關心。而是那些自己即將要 "無子化" 的人,該面對什麼 ?現在的問題在於,有不少沒持有房產的人,他們可能是少子化現象的主要供應人,那這該怎麼面對呢 ?
nick7944 wrote:持有房產的人 面對少子化的現實有多困難? 台灣少子化,從上世紀末喊到現在。面對現實真的很難!台灣人口僅佔全世界0.25%,人口多寡關鍵在於政策,不在於生多少少子化對房價的影響,根本是假議題。
歷史和全世界都會區已經告訴大家答案了...撇開台灣大概再過40年應該會被中國撿走這個現實底下..就算台灣菲律賓化,蛋黃區的價格也很難下來,但蛋殼區和郊區的不動產價格則會大跌..因為少子化,代表人口變少,都市化會更集中,而在都市以外的地方,所有的成本反而容易增加,例如運輸交通...如果你是從商的,你很容易在都市找到1000個人去攤成本,但是非都市區域,你可能只找得到100個人去攤成本,扣除一些特例,正常情況下,如果你想經營,成本會非常可怕...就像日本和美國也是一堆廢村廢鎮一樣,但是核心都會區的不動產價格還是很穩少子化的對於不動產的問題,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足以讓人願意掏錢接盤的最大範圍區域到哪?只要越遠離中心,價格通常就會越糟,甚至根本沒人要;反之,越中心位置,價格就不會掉,一些新的都會核心地區可能會因為通膨和薪資上漲而反漲不跌還有一個是國際化程度也是重要因素,核心都市就算該國人口不多,若是國際化程度越高,往往房價也會等比例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