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如果1:1 對於後續如果中國想要把台灣打造成和香港一樣 對外的金融中心 不好操作
畢竟中國是出口國家 人民幣匯率高低 都會影響出口 利潤 銷量
不可能讓台幣 去跟人民幣做掛勾 影響中國內陸出口
保留台幣 對中國來說 多了一種貨幣可操控
中國也不可能放棄可以多一種貨幣 等於在國際市場話語權 操作性太大 這也是他想統一的其中一個原因
別的國家都只有一種貨幣 中國有人民幣 港幣 澳門幣 台幣 操作靈活度很大
回歸後大概率就是台灣 香港 作為對外金融 科技中心
像是騰訊 Deepseek 華為 之類 都可以在台灣設個子公司
以子公司名義對外銷售之類 就像是拚多多在美國叫做Temu
就像是抖音 蝦皮是陸資 為了發展全球市場 設個公司在新加坡一樣 如果蝦皮設立在中國早就被台灣禁了
只要來個保物價 保房價 保薪資 感覺就可以考慮
食
保證5年 食品原物料不上漲 超過5%
10年內最高漲幅不超過10%
20年內漲幅不超過 20%
由中國內陸大量供應 應該很容易達到
大陸糧倉都是中央國企持有的 屯糧超多夠14億人吃半年 放糧穩定台灣食品價格也很容易 台灣2300萬人也吃不了多少
住:保證房價不跌 房價回歸後五年內不跌
如果跌了民眾可以按照統一前房價 每年3%成長 直接要求政府回購
例如統一前房價100萬 第一年可以按照103萬 讓政府購回 第二年106萬 第三年109萬
基本上這也不難只要騰訊 華為 比亞迪 多多在台灣建廠 建分公司 子公司 隨便都會漲翻
而且只要回購個一部分 房子變稀缺 自然漲上去 對於中國來說也不會虧多少錢
只要房價每年漲3% 也沒人會想要直接賣給政府
保證拆遷徵收價:可以強制徵收 無須同意沒問題 但是需要高於實際市場房價一倍徵收
能源:要求十年內水電費不漲 以大陸的基建技術感覺也不是太難
薪資:要求台灣最低工資前五年 必須每年漲5% 並且20年內不能下調
這基本上也不難 畢竟少了軍費開銷 由中國中央負責
而且中國內地可以優先從台灣進口採購商品 提高台灣出口額
只要像是香港一樣
中國人和中國企業可以去香港旅遊 投資 可以創造香港就業 但是中國人不能去香港工作 除非你是高精尖人才 通過審核 才能拿工作證
所以香港回歸這麼久了 香港工資依然高
行:大陸新能源車 販售到台灣 必須和中國同一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