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1919分
文章編號:92019687
個人積分:13140分
文章編號:92019951
god52101314 wrote:
這次風災 大家應該也都發現
重災區 幾乎都是老人家
台灣老人照顧老人 已成常態
少子化讓這樣的現象 越來越明顯
今天的老人
明天的自己
台灣建築物普遍老舊沒錯!
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這也沒錯!
但樓主拿災區的老屋及老人來說事,那就是完完全全的膚淺不懂事了!
留在鄉下,以高齡人口最多沒錯,年輕人去哪裏了?
一.是搬到市區購屋、租屋,成家,工作方便,小孩上學方便!
二.是白天時段,記者來訪,但年輕人去上班了不在家!
三.為求加深災情慘重程度,如果你是記者,你會訪問年輕人?還是年紀老邁無助的老年人?
在台灣的西半部,如果你有一塊宅基地,上面有一棟老宅,老房子是不值錢,但宅基地一坪價值就是從幾萬到一、二十萬,只要肯賣掉,隨隨便便就是進帳近千萬到幾千萬的現金!
看看這些老宅,就知道這些屋主大部份都是由繼承而來,並且從未花費太多錢去整修或重建,以台灣老人儲續的習慣,我幾乎可以跟你講,這些災區居民的家庭平均存款至少有數百萬~一、兩千萬!
他們窮嗎?
大家都知道,心照不宣的事實:
台灣人賺錢的密碼就是裝窮、苦慘!
Brian 168 wrote:
使用數字平均不能代替...(恕刪)
數字確實不能表達社會案件,我也根本沒有打算透過數字表達社會案件。
我參與這個討論,是為了表達我的想法、看到更多回覆,嘗試在裡面找到我自己的答案。
我從來不知道原來這裡是一言堂,除了樓主認同的回應以外其他人都不能表達自己的看法。
你所描述的貧窮問題從來不只是你貼的報導那樣,更不會只是某個政治人物提到的那樣片面。
如果不能從客觀的角度切入看待貧窮問題,難道要根據每個個案找答案嗎?
我提到的數字或許沒辦法呈現誰的喜怒哀樂,但它正好客觀呈現了你所說的「經濟雙峰化」這件事情。
至於我提到的數字是否毫無意義,看你怎麼解釋。
如果你不理解這些數字,或是我的描述不符合這些數字,那你可以說這些數字毫無意義,但我想這些資訊應該很好理解。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