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炸的!馬太鞍堰塞湖「2個月監測紀實」全曝光大票人懂了

14條人命
鐵定是人禍
一個蓄水量跟南化水庫差不多的堰塞湖,讓它蓄滿之後溢流而自然潰堤,暴衝而下的水量你覺得會很安全?
這堰塞湖要是發生在基隆河或是淡水河的上游,同樣是機具難以到達的山區,自然潰堤可能對台北盆地造成危害,農業部哪有可能會放著不管。
dgame
專業考量的話 應該是經濟效益問題;但非專業考量的話,就是"選票"問題
nicewawa
花蓮的人民,真的被當成雜質了嗎?
漲翻天 wrote:
林智群直言,馬太鞍堰塞湖是7月薇帕颱風時形成,9000萬噸的水,跟南化水庫一樣,現在只是「溢流」,就這麼嚴重,若「潰堤」會更慘,「像這種大型堰塞湖,只能監測;還有發生危險時,警示、疏散或撤離人員,沒辦法用炸的,如果炸開,下游會很慘。」

林綠師的專業不是法律
怎麼連工程問題也可以來洗地?

這真的沒有工程手段可以解決?
錯...連農業部都提過要開國際標
不是沒有工程手段解決
而是 "有沒有經費" 與 "經濟效益"這兩個問題
甚至可以說 有沒有心要解決

講白了 農業部長 到底有沒有勘查過馬太鞍?
報告也說了 離最近道路太遠 所以沒去...
最後只有過個場放個監控了事?
看看八月的回報 認為只要放個監控
就"沒事"了?
而不是緊急編列預算 來開標進行工程
為啥? 因為那個時候在忙大罷免~
農業部會中表示,今天下午2時30分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計監測高程開始呈下降趨勢,2時20分至3時30分水位高程下降33公尺,蓄水量減少3700萬公噸,依下游洪水狀況,評估約流出6000萬公噸蓄水,堰塞湖剩餘水量約3100萬噸。
=======
某律師的溢流說可能是文組的想像。
不是喔!不是這樣喔!

一個短時間水位下降33公尺,流出接近6成的水量
那叫做潰堤
受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縣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發生溢流,滾滾泥水湧入光復鄉釀慘重災情,外界認為應以爆破堰塞湖方式一勞永逸。水利專家、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指出,由於堰塞湖量體過大,僅能「引流」將傷害降至最低;他強調,有專業團隊持續監測馬太鞍溪堰塞湖,所以能提前預警疏散民眾,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李鴻源表示,在應對堰塞湖是否會溢堤,站在水利專業角度會以模型做預測,例如水高多少公尺就會溢出、本來的壩高會被沖垮多少公尺等,同時也能算出有多少水量,一旦超過堰塞湖能容納的水量,下游河床就有可能潰堤,淹水深度及範圍都可透過模擬掌握。

至於堰塞湖是否能透過提前預防方式,例如炸藥、開挖徹底疏浚?李鴻源強調「不太可能」,因堰塞湖量體過大,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約9100萬噸,隨意開挖後果不堪設想,目前僅能透過岩型鑽探先觀察地質結構,並找出何處最脆弱,並對該區域適度引流,透過自然降雨等沖刷來處理。

李鴻源舉例,當初因為921大地震形成的草嶺潭堰塞湖,已是該處第4次形成,後來因颱風泥沙淤積,最後出水口的天然堤壩被沖毀而消失,最近又因為7月丹娜絲颱風再度形成,但隨後又因為潰堤而消失。

李鴻源強調,處理堰塞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提前監測與預防,將傷害降到最低,因為內政部長劉世芳請託,與台大、交大土木及大地專家組成團隊,對馬太鞍溪堰塞湖做即時監控及模擬,並提前向當地預警、疏散,才能將災情傷亡降到最低,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sonadora wrote:
樺加沙颱風》花蓮馬太...(恕刪)


那沒有撤離完全,
是不是地方政府要出來說明.
居民不願撤離嗎?
誰說要炸壩底?誰有本事炸掉2億噸的土石?

當然是最上面最鬆的土石先炸,炸出一條溝讓水位降低

就算路開通了派怪手上去是從最上面挖讓水慢慢流掉還是從最底下挖到整個崩塌???

昨天很明顯就有部分潰霸了



漲翻天 wrote:
那沒有撤離完全,
是不是地方政府要出來說明.
居民不願撤離嗎?

昨天就說撤離6800人,其他警戒區至二樓或外地避難
裝沒看到?
lovejerry999 wrote:
撤離的手段如何保障人民財產安全?


連命都沒了, 你還想到錢.
bcmpxij
都出人命了,你還在這帶風向抹黑造謠[是在哈囉]

證明 館長的流量,引起執政黨高度關注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