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台灣又只能眼巴巴看著韓國吃中國遊客大餅

hl4su3a8cl3 wrote:
台灣靠的是製造業,旅遊業並不發達算是零頭,這竟然也能稱為大餅


不對。
產業要分梯次,就跟生態應該多樣性一樣,
一個國家發展的穩定性,來自於產業的多樣性。

不會每個人都是台積電的工程師,
還有很多人需要賣肉圓、賣茶葉蛋。
甚至養豬、掏水肥。

你不能因為產業產值小,就忽略他們的重要性。

--

台灣觀光的問題,不是中國遊客少,而是全球遊客都少,
問題出在觀光業的體質。
旅館服務貴、餐飲太類似,
大眾運輸交通不便、
語言能力太爛。

這些都是台灣的觀光問題。

觀光是必要的,因為觀光是文化行銷的重要一環,
越在地、越國際,你必須把人拉過來,用我們的文化觀光去涵化外國人,
並且藉以形成經濟效應,達到以文化觀光的手段、促成經濟霸權的形成。

===

我會覺得,如果當前台灣跟中國的困境在政治主張,
那台灣自己應該要有思考方向,
演唱會經濟是一個可以發展的路線,
台灣可以適度開放中國人來台的條件,
比方開放第三地轉機,短期10天簽證,
讓中國年輕人來台灣聽演唱會,搭配第三地轉機機票給折扣,
吸引全世界(當然主要是亞洲的日、韓團體)的藝人來台灣開演唱會,
不管是台北的大巨蛋、高雄的世運、未來的台中大巨蛋,
甚至如果要玩大一點,本次光復鄉就不要復原了,直接作遷村,
把補償發下去,把土地徵用,
然後把房子全部剷平,重新建起防水體系,
在光復鄉搞一個大型體育館,作為紀念公園,
也作為後續辦理大型演唱會的場館。

這樣,以演唱會吸引中國、日韓跟東南亞年輕人(45歲以下)來台觀光,
這些人相對的政治對立性低,
你可以以音樂綜藝來影響年輕人,多認識台灣。
形成品牌效應,並且促進區域性觀光活動發展。

但,在搞這些計畫,不是像上面這樣直接講,
而是要有一系列的配套,包括觀光的基本建設,交通、旅館業、導遊人力等等,
通通要有大計畫配合執行。

坦白講,不容易,
光是一個招牌管理就作不了,不是不想作,而是民眾要不要支持作?
這是一盤大局,需要很大量的公共討論,
可是台灣民眾只有20秒討論的能力,超過20秒就只剩下互相罵來罵去。
nomi88 wrote:
眼巴巴看著韓國吃中國遊客大餅

難怪韓國 人均GDP 被台灣追過去
PainterJ
高明。[笑]
JerryBlue592
台灣人均GDP這麼高,怎麼有近一半人不到繳稅門檻? 貧富差距史上最高[嚇到吃手手]
nomi88 wrote:
https://today...(恕刪)


沒興趣
台灣國旅 狗都不玩 我認識的大陸工程師領導都說台灣好像鄉下 我都替他們接來了遺憾終身

還有自稱台派的你不要在那邊暗爽 只要悶著頭搞經濟台灣就會永遠獨立 你要小鼻子小眼睛 搞一些543刷仇恨值 下次大選大家都要做中國人 這次選舉就能驗證 不要說沒人提醒過你
台灣只要台積電好
其他人活不活無關緊要了
建議全台灣生活困苦的
可以去各科學園區門口討飯
在裡面上班的都很有錢
只要台積電好就可以了
全台灣等著讓台積電施捨
要大陸遊客不要台積電
Stereophotography wrote:
2024年調查 新冠以來流失250萬陸客 流失產值是1100億
另一項調查 每位陸客來台消費人均是6000元上下 250萬人大約是150億台幣
台積電一間公司的產值是2.89兆元 差異是30-200倍之間
陸客來不來對經濟根本沒差 只是另一個統戰政治勒索的藉口 馬囧執政獨尊陸客觀光 是我國經濟有史以來最差的時候 這也能拿來說嘴
想來就來 不想來就慢走這樣


你知道1100億可以養活多少不是高科技的台灣人

如果產值低就不用理會
所以台灣農產品
所以台灣傳統產業
都算些什麼
論產值都被台積電打趴
所以只要有台積電
其他產業都不用在乎了
怪不得台灣有一半人的收入未達繳稅門檻

依照你的想法除了台積電
其他產業想倒就倒
想走就走
對台灣經濟根本沒差
問題是
美國磨刀霍霍
當美國夢想落實了
台灣大概剩不到30%的人要繳稅了

韓國工業雖然被大陸打得很慘
但還有造船業, 造車業, 晶片業, 國防工業, 還有文化事業 K-pop, 產業比較分散
台灣什麼工業也凋零了
只剩下台積電, 產業對 GDP 的貢獻高度集中
只要美國拿走一半晶片業 (個人覺得美國的目的是全部拿走)
台灣經濟是否會立即崩潰也說不定

北一女小綠綠 wrote:
難怪韓國人均GDP被台灣超越...
larry-han
沒辦法,政府只獨壓半導體產業,連糧食自主率都全面放棄了!
在青鳥眼中臺灣除了台積電,其他產業都是雜質,都是垃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