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備轉燈號的定義問題每日備轉燈號設置的目的主要是評估每天供電系統承擔電力不足的風險能力因為每天電力供需狀況一直都在變化, 也就是說時時刻刻的備轉能力都在變化那麼要如何評估每日供電的備轉風險呢?由於以前用電最高的時刻, 通常是每日備轉能力最低的時刻因此為了方便, 台電便以每日尖峰用電時刻的備轉能力, 作為當日備轉燈號的顯示依據這個做法在太陽能未大量建置前, 基本上準確率是非常高的因為絕大多數的每日最低備轉都出現在尖峰用電時刻附近可是在太陽能大幅建置之後, 這個狀況已經改變每日尖峰用電不再是最低備轉的發生時間點如上星期, 至少有兩天最低備轉是橘燈燈號, 可是在台電的官方紀錄中還是綠燈呈現,從橘燈到綠燈, 這個巨大的差異, 讓每日尖峰備轉燈號完全失去意義,甚至產生誤導儘管每日尖峰備轉燈號已經嚴重失真到完全無法作為供電風險的判斷依據但因為政治宣傳的原因, 台電仍然沿襲此過時做法而不考慮回歸燈號設計原意公布每日最低備轉燈號與數字,作為取代或補充目前尖峰用電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