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人口連21月生不如死!六都新生兒數量慘況曝光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高房價,高房價讓貧富差距加大,女生不願嫁給買不起房子的男生,除了少數有富爸爸幫大忙的幸運兒,一般男女,就算是結婚了,大部份也會因買房付房貸、付租房,所剩不多,養一個小孩已接近極限,當然也有決定不生不育的丁克族!

多養一個小孩要花的錢,除了平常的養育費外,房間也要多一間!

因為高房價,每坪單價高,現在也不少新屋,室內實際坪數僅有十五坪上下,你想買這種房子的年輕男女,心裏是怎麼盤算的?

台灣雖稱人均GDP有三萬多美元,其實台灣多數年輕人的處境,比來台打工的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的移工還困難!
怨念聚合體 wrote:
總人口連21月生不如...(恕刪)



證明

行政院少子化辦公室大成功
管不了別人家絕子絕孫.....自己家開枝散葉就好
MICHAELCUB81 wrote: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高房價,高房價讓貧富差距加大

沒錯
生活成本是生育率的最大影響因素

世界生育率排名
高生育率的都是低度開發與第三世界國家
低生育率的都是高度開發與先進國家
因為高度開發與先進國家的生活成本高,薪水追不上開銷

以台灣為例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完成高中學業成年步入社會為止,要花掉一個家庭兩三百萬
如果還要讀大學或研究所,那就是四百萬以上
現在生養代價這麼高,誰養得起?

歐美國家更慘,通膨指數太高,電價又貴
除了法國瘋狂擁護核電,生育率擠進129名,其他歐洲國家都在140名開外
德國搞綠電讓電價狂飆,1度電超過10元台幣,生育率排名165
瑞士電價也狂飆,今年1度電達到10.98台幣,生育率排名170
義大利電價1度約12.87台幣,生育率排名195
台灣電價低但物價高 (台灣生育率排名198)
跟韓國基本相同 (韓國生育率排名201)

總歸一句都是生活成本太高,導致生育率降低
在高物價國家養一個孩子花的錢,在第三世界國家可以養20~50個家庭了
所以提高生育率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生活成本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還看到綠營名嘴在嘲諷國民黨執政股市很低,
但民進黨執政讓台灣經濟火熱股市漲、漲、漲!

可是我覺得生活越來越難熬了。
怨念聚合體 wrote:
所以提高生育率的唯一方法就是降低生活成本

還有另一個方法
增加自己的收入


多少人為了這種事今晚搭飛機回國
redbigcard wrote:
前幾天我在電視上還看到綠營名嘴在嘲諷國民黨執政股市很低,
但民進黨執政讓台灣經濟火熱股市漲、漲、漲!

可是我覺得生活越來越難熬了。

沒錯,民進黨執政時股市一直漲,但台灣經濟卻像一潭死水
反倒是國民黨執政時台灣股市低迷,台灣經濟卻相當活躍
因為股市本來就不完全是經濟的絕對指標,GDP跟物價指數才是

彭淮南擔任央行總裁20年
他任內台股最高只到1萬1千點,並且只出現2次
另有三次崩盤跌到3千多點,3次跌到4千多點
把台股弄得這麼糟,但他卻是世界公認的14A總裁

其中他最大的功績就是阻擋國際熱錢,不讓金融大鱷進來炒股
這些金融大鱷專門狙擊各國股市,一次進出就能洗出來幾百上千億美金
所以大部分有在維持經濟穩定的國家都會阻擋熱錢進出
彭淮南就是因為這件事做得好,得到世界認可

彭淮南卸任後民進黨新任命的央行總裁沒在擋國際熱錢
讓金融大鱷進來隨便搞股市,才造成台股一直瘋漲
而央行又不限制他們搞,那他們當然大搞特搞了

須知股市並非越高越好的
股票是一種接盤遊戲,一個公司的股票只值50,卻被炒到500
當炒不上去大家都不買了,最後一個接盤的就要倒楣

而在炒作過程中大鱷因為資本雄厚還能玩掏空戲碼
先買一檔股票,然後找個時間點瞬間拋售導致大跌,再趁低檔買回
他就能用更少的錢買回相同股份
股份相同,但有一部分的錢被掏走了,請問該公司的實際價值是變高還是變低了??

而在某些情況下股市甚至還是經濟反指標
比如川普搞關稅戰,就把國際貿易的資金嚇到全都跑去股票市場了
這一來各國股市都在瘋漲
但國際貿易變得停滯,世界經濟反而是下滑的
無所謂了啦...

最終這局會由對岸接手,

到時台灣有錢有能力的肯定走人了,

剩下老殘窮,

基本上就是共匪接手處理

現在共匪要思考的,

根本不是要如何武統台灣,

而是要如何善後台灣到時候的一堆老殘窮
A咖錦衣衛 wrote:
還有另一個方法
增加自己的收入

這方法很難
因為大多數人都追不贏通膨

比如美國大學教授年薪高達6~7萬美元,折合台幣200多萬
就算在美國這也是很高薪的職業了
但繳不起公寓房租的大學教授大有人在
很不可思議吧,但事實就是如此
怨念聚合體 wrote:
這方法很難因為大多數...(恕刪)

沒那麼低啦!

AI Overview
美國大學教授的薪水因職位、大學類型、學科和地點而有很大差異。 一般來說,助理教授平均年薪約為$7.7萬至$8.3萬美元,副教授約為$9.6萬至$10萬美元以上,正教授則約為$11萬至$13.5萬美元,但一流大學或特定領域(如商科、醫學)的薪資可能高達數十萬美元

美國的大學學費超貴的,公立的都是台灣的幾倍

AI Overview 美國公立大學的學費因學生身份(州內或州外/國際學生)和學位層級而異,平均學雜費約為: 州內學生: 每年約 \(\$11,000\) 至 \(\$13,000\) 美元(約合新台幣 \(35\) 萬至 \(42\) 萬)。  州外/國際學生: 每年約 \(\$25,000\) 至 \(\$38,000\) 美元(約合新台幣 \(80\) 萬至 \(122\) 萬),通常比州內學生高出許多

私立的更不用講了再貴好幾倍

AI Overview
美國私立大學的學費差異很大,每年學費約為 $30,000 至$70,000 美元,甚至更高,平均約為 $55,000 美元。 這只是學費部分,還不包括住宿費(約$12,000 至$18,000 美元)及其他生活費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