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2531分
文章編號:92372846
個人積分:1692分
文章編號:92373120
個人積分:5186分
文章編號:92373542
1. 美國將擁有全球40%到50%的晶片市場 = 當然可以,但產出1萬顆與1百萬顆還是有差的
2. 各大公司正從台灣撤離,進入美國設廠 = 1個Team過去沒問題,全公司的主力戰隊過去..
我認為不可能, 成本花費與員工意願都是挑戰。
台灣這50年來投資許多國家,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廠,就是老闆們分散風險的心態,
他們絕不可能把所有水果放在一個籃子裡,美國設廠/設公司是做給美國政府看的,
老闆心態不可能全搬過去
不要小看台灣半導體產業,它是幾乎把整個台灣投進去,上游/中游/下游/雜項的
整個共應鏈,美國有辦法短時間一條龍?當地勞工有辦法無縫接軌?
台灣勞工這麼奴性的態度,在美國可以?
看看其他半導體大國,沒有像亞洲這種奴性的勞工,按歐美的制度,
半導體需要新鮮的肝,老美仔可以? 我不信

Made in USA 不是不可能,但是考慮成本的料/工/費 與 工廠的人/機/料/法/環 相關制度
毛利率會是多少? 售價需要多少才能維持企業的毛利率? 企業毛利率反映了股票與投資人
Made in USA 當然可以,我相信也做的出來, 但市場售價是否消費者接受?
有夢很好,我樂觀看待Made in USA。
目前3C產業的進步已經邁入瓶頸了,每天使用的手機/電腦也無法再突破,每年新機發表無感
大多是晶片變小,電池續航變好, 相機相數增加,螢幕解析度...之外,每年複製貼上,
顯示卡也一樣, light tracing,真正4K 120偵 , 8K 60偵 ... 遊戲畫質還能要求到怎樣?
目前沒有一款遊戲支援8K,同樣的價值,3C 產品是否必須買Made in USA....
我認為還好,裝B 的會買,愛CP值的不會
半導體產業made in USA for Ai ? Ai 是否是下一個泡沫都不好說,有做功課的朋友們
都應該清楚, Ai 的cycle 都是 A賣給B ,B賣給C, C在跟A買,你賺我, 我賺你,
只要投資人投錢進來,轉來轉去都還在裡面轉,我也樂觀看待Ai Made in USA

美國愛吹給他們吹,我怕的豬隊友不是企業老闆而是我們的政府。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