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今天看到的類比真有趣話說論文原來可以像 臉書 自己把文章加標示朋友,然後朋友說不知道不認識!論文數也可以當 小七點數送給人家人家拿小七點數 換霜淇淋吃出事了 還可以說......不關我的事 點數是小輩因為學術倫理拍馬屁送的!其實這關係造假嗎?? 呵呵!!就是陋習啦!! 趁機改一改吧!!像爛泥一般的學術文化, 沒什麼好護航的!
Disbeliever wrote:科技部審計畫本來就這樣!因為大家看不懂對方寫什麼,也只能這樣!!!!..(恕刪) 想也知道, 隔行如隔山. 審計畫, 就不應該領酬勞.也避免人治.首先在此, 對事不對人.建議(1) 學新加坡香港, 計畫全部送國外審查.(2) 或者 double blind 方式進行審查計畫.為什麼台灣教授容易產生學X? 就是因為教育及研究資源過度集中在中央單位, 於是底下教授想辦法打"群戰". 也就是學X, 想辦法壟斷資源.常常因為國科會(科技部)政策方向錯誤, 也導致教授研發方向盲目跟進,造成資源浪費.過去不少計畫, 幾年後看, 根本誤判科技發展趨勢. 政策錯誤... 底下的教授跟進, 爭取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