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ata wrote:
攻擊身邊的老舊核電廠...(恕刪)
所以台灣更該用核電啦,
除了共軍不會打我們的核電廠之外,
對岸福清核電廠距離台灣才一百多公里,
比許多本島的核電廠更近呢,
要成為非核家園,台灣還須往太平洋移動200公里才行。
john65537 wrote:
把核彈跟核電廠的核廢料拿來相比
容易造成誤解
讓人以為核廢料的後遺症比較大
john65537 wrote:
..瞬間全部釋放出來,形成毀滅性的殺傷力。
電廠核廢料再怎麼被炸,其輻射能量也是慢慢釋放出來的,
人們有很多時間可以去避開和處理, 兩者的破壞性 不能相提並論。
oculata wrote:
單一核武與單一核電廠若比輻射後遺症,那老舊核電廠中高達千噸以上核廢料的輻射污染威力至少百倍於戰略核武(十萬噸~數千萬噸當量....足以亡國滅城)。
oculata wrote:
輻射物質散佈主要還是得看引爆(外洩)方式、大氣與地形影響,核武器內含的輻射物質總量(數十~數百公斤)遠低於核電廠(近百到上千噸),被核彈轟炸後的後續輻射影響時間會遠短於核電廠反應爐被摧毀。

john65537 wrote:
類比不當!
千噸核廢料的輻射污染威力是以非常緩慢的速度釋放的,
就像礦區裡面的鈾礦,雖然總量很龐大,
但單位輻射能量小,釋放速度低,
威力要經過十萬年以上才可釋放出大部分來,
且核廢本身都有各種防護封裝,
人們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事後處理,
怎麼可類比到核彈的輻射呢?

oculata wrote:
除了少數特殊礦區外((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