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_qu wrote:
反正沥青比水泥贵,这下韩粉都了解了对不对?别被韩的口号随便晃过去了


瀝青比較便宜啦!! 你少耍嘴皮子!!

改革開放之際, 大陸沒設備沒石油進口, 當然鋪瀝青的成本比較高
你沒思考的腦袋就少丟人現眼!!

水泥路面比較耐用, 連你自己PO的連結都有說了
你自己是有看沒有懂喔?!
im_maximus wrote:
瀝青比較便宜啦!! (恕刪)

你看看清楚,帖子里面谁说沥青便宜了?都是专业人士现在回复的东西,都是现在的情况。
你是不是看走眼了?还是故意指鹿为马?

难怪看中韩
frank_qu wrote:
你看看清楚,帖子里面谁说沥青便宜了?

說瀝青貴的就是你阿!!

frank_qu wrote:
都是专业人士现在回复的东西,都是现在的情况。
你是不是看走眼了?

是你在模糊你的Knowhow不足, 並指鹿為馬, 轉移焦點
im_maximus wrote:
說瀝青貴的就是你阿!(恕刪)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69405
你可真行啊,给你一个学习的机会沥青路面比水泥贵,竟然变成了我指鹿为马了。这个帖子最后有个人说水泥最贵,但是下面也有留言反对的,估计是写反了。

个个专业的都说贵,唯独你不服。

沥青一吨5000元,425水泥一吨350元,一方混合料都按2.4吨,一方水泥混凝土水泥350千克*单价350每顿吨就是122.5元,一方沥青混合料沥青122.5千克*单价5000每吨就是612.5元;假如一条一公里长,宽12.5米的道路,厚(一般混凝土路面20cm,沥青路面8cm),该段道路的水泥用量造价是306250元,沥青用量造价是612500元

水泥路面配合比和沥青路面配合比的比较,水泥路面设计的指标主要是以控制水灰比和用水量,验收评定以抗折强度、构造深度为、平整度;沥青配合比设计就相对复杂许多 以控制油石比和孔隙率,验收时以毛体积测压实度、弯沉值、渗水、摆氏摩擦、平整度,;沥青混合料的砂石级配和含泥量要求都要比水泥混凝土的严格的多,因为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不良和含泥量高了后,会直接反应到现场摊铺后压实不好。

作者:李书豪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69405/answer/7424600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只能说,韩粉的水平不够,主要是客观度不够,知识水平有限,导致随便几句口号就跟风了。
frank_qu wrote:
沥青一吨5000元,425水泥一吨350元,一方混合料都按2.4吨,一方水泥混凝土水泥350千克*单价350每顿吨就是122.5元,一方沥青混合料沥青122.5千克*单价5000每吨就是612.5元;假如一条一公里长,宽12.5米的道路,厚(一般混凝土路面20cm,沥青路面8cm),该段道路的水泥用量造价是306250元,沥青用量造价是612500元(恕刪)


真的不太想離題,不過不是這樣算的。



以上是水泥路面鋪法之一,跟鋪柏油比較,鋪水泥費工。

先不論數字真假,你提供的算法鋼材,人工,工法都沒算入。


另外,或許您貴寶地不一樣,但是我廠商的估價都給你了,日常工作所接觸的數據就是這樣,就算韓國瑜長出一頭長髮他報價也不會變。

(後註:用這張圖是因為之前提到水泥高速公路,大家加油,另外謝謝樓主分享)
fkang2 wrote:
真的不太想離題,不過(恕刪)

专业的答复都知道沥青贵了,否则大陆早就用了,还用过减薄沥青层配水泥层的折衷办法,被某位韩粉说成是当初沥青贵,omg。
不要猜测了,听专业的好不好?

帖子已经说得这么详细了,而且是不同的人回复的。
frank_qu wrote:
该段道路的水泥用量造价是306250元,沥青用量造价是612500元


大陸的瀝青太貴, 干台灣屁事
我最近剛好接連著估價過水泥210及瀝青鋪面(厚度公分算)的價格
確實, 台灣鋪瀝青比水泥便宜阿!!

你要說大陸狀況, 就在大陸說, 就不要來台灣網站說嘴!!
fkang2 wrote:
以上是水泥路面鋪法之一,跟鋪柏油比較,鋪水泥費工。
先不論數字真假,你提供的算法鋼材和人工都沒算入。


台灣沒有這樣鋪道路的啦!!
台灣目前會用水泥鋪道路, 只有鄉下的產業道路, 沒那麼費工!!

請回大陸網站留屁言, 這裡不歡迎你
im_maximus wrote:
請回大陸網站留屁言, 這裡不歡迎你


莫生氣


誰知道他是誰。


講愈多,愈顯的不足。
平安、健康最重要
fkang2 wrote:
真的不太想離題,不過(恕刪)


你們還在戰那個簡體字鍵盤工程師哦
咱不是作工程的…不了解…啥差異

在有收費站的年代…就覺得那水泥地…喀喀喀的不平整…為啥要用這??
就查了一下…是耐用…不用一直鋪…但施工不易、排水不好(所以要刻文…才不會滑…又喀喀喀)
瀝青好作…台灣雨季多…排水也很重要…

高雄鋪路…有影片是李四川副市長解釋之前5000天坑的原因…是鋪不夠厚,所以下面的土流失
重新檢討後就先鋪水泥+厚AC…
重鋪的配合廠商仍是之前的廠商,只有檢收的標準加嚴、重點地方就重設規格(有大卡車的地方…就用機場規格)

我比較有興趣的是愛河的改變…我喜歡釣魚…如果一個城市能讓市民親水,不臭、可以玩水
這代表兩件事…下水道作得好、環保成功
不要說作不到…台北下水道占城市的70%+,十年以上的努力…淡水河開始有魚了…也有人敢去釣了
真的不臭了…雖說還不到可以下水玩、也不能吃…至少不是臭水溝
上週愛河有文創三輪車集合商圈…可惜新聞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