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多人都認為空污是中國來的

chiashin wrote:
...不知道你在維護什麼...(恕刪)

我們是在討論...
你認為空汙的累積是本土的, 想不出來境外的怎麼累積;
我認為累不累積沒有在分本土還是境外. 你認為我舉的本土和境外的例子不可以類比.
空汙會因為我們誰對誰錯而變乾淨或變更髒嗎?
我不管有沒有維護什麼, 空汙也不會變好不是嗎?
chiashin wrote:
前面已經提醒過你,不...(恕刪)


我这几天初步的观察,好像中南部只要风速小于10m/s颜色就会绿黄红紫一直上去,风速愈小变色愈快;相反的,只要风速大于10m/s颜色就会紫红黄绿慢慢下来,真心希望天天都强劲东北风,不然中南部同胞太可怜了。
chiashin wrote:
你引言中的言論,跟你...(恕刪)


其实讽刺还是有些用处的,除了少数被我拉黑就算发言我也看不到的之外,至少这一个礼拜以来已经很少看到睁眼说瞎话的人了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我們是在討論...
你認為空汙的累積是本土的, 想不出來境外的怎麼累積;
我認為累不累積沒有在分本土還是境外. 你認為我舉的本土和境外的例子不可以類比.
空汙會因為我們誰對誰錯而變乾淨或變更髒嗎?
我不管有沒有維護什麼, 空汙也不會變好不是嗎?

我覺得很諷刺!你真的在"討論"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截圖瞬間已通過北部...(恕刪)


呵呵我还瞬间移动嘞,昨天来的是沙尘暴,主要颗粒物为PM10,只要风速不够就掉到地面了,不是瞬间消失。

我的观点是:
1.中央山脉是南北纵走,当吹东北风或东风,中南部处于背风面的时候,污染物根本进不去,昨天看到一个说法说PM2.5无法越过两千公尺的高山,我是还没查证啦,先假设是如此好了,既然进不去还怎么累积?只有本土空污能够被累积。

2.中央山脉是南北纵走,吹北风时如果夹带了境外污染,可以吹到中南部没错,但也同时吹走了中南部原本存在的空污,吹走的多还是带来的多,政府从来就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取信于大众的大气模型或计算公式出来,就三成四成境外随便他们说,前天环保署长不是又说中南部空污的元凶是机车了吗?不知道你是否认同呢?哈哈。
chiashin wrote:
你引言中的言論,跟你說的無關,不知你為何要針對這兩位網友發問?

我來還原歷史,事實上在過去兩三個月
某幾位網友在其他樓拒絕承認本土污染
當台灣西半部擴散條件不佳,氣象專家都說是典型的本土污染時
某幾位網友仍堅持主要是外來污染
所以石帝大常會貼"氣象武器"的圖,諷刺這些網友!

你把因果關係搞錯了,你應該說服的是幾位拒絕承認本土污染的網友!

"拒絕承認本土污染" 和 "完全怪罪本土污染"
不是長久以來同樣都在討論空汙的樓(例如本樓)出現? (更別說還有 "拒絕承認從前也有污染"?)
硬扯因果關係誰先誰後而說 "我承認這只是為了諷刺, 這樣說並不是全部的真相" 的話, 那也太不符比例原則了吧? 難道你承認整棟樓絕大部分全部都只是在諷刺(酸), 只有少部分樓在認真討論? 光標題的選擇就讓人很難信服這種解釋. 難道不能說更早以前有人先 "完全怪罪本土污染", 有人為了諷刺這些網友, 所以才有 "拒絕承認本土污染" 的反諷刺行為? 如果有人硬要找這種截圖貼來反諷刺很難嗎? 這兩種諷刺/反諷刺行為有意義嗎? 問題會解決嗎? 光看這幾棟樓的發展, 和現實不符合的言論總是會有人出頭要反駁, 光吵嘴就吵不完, 根本沒辦法討論問題, 就知道這種作法對問題沒有幫助, 除非想要討論問題本來就不是他們發言的目的.

另外, 如果真的諷刺才是目的, 那今天清晨那兩張圖也剛好和目的相反.
截現在的圖(2018-1-14 凌晨)就很完美.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拒絕承認本土污染"...(恕刪)


要认真讨论就对了?
不知道您对詹長權詹院长的说法有何高见?



http://www.storm.mg/article/366686
行政院長賴清德30日接受電視節目專訪時表示,現今台灣空氣污染的來源除了3分之1來自中國大陸、工業排放占3分之1,其中火力發電僅佔百分之2點9,另外3分之1就是來自包括汽車與機車排放的行動污染源。

賴清德:2040全面使用電動車

近年秋冬成為台灣空汙高度警戒季節。行政院長賴清德接受三立《新台灣加油》專訪表示,空氣汙染的來源,有三分之一是行動汙染源,也就是機車與汽車,但英法德境內在2040年將不再販賣內燃機的汽車,也就是不再用這個汽柴油車,轉變為電動車。他認為,台灣交通的政策要分階段期程,希望先達到電動機車,然後2040年左右達到電動汽車,盼國人一起響應。

對此,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今(1)日於臉書批評賴清德「誤診、開錯藥方」!詹長權指出賴揆說法有3點錯誤,第一是在台灣空氣污染最嚴重的中南部地區,中國大陸污染源所佔的空氣污染總數僅不到百分之7,並非如賴揆所說的3分之1。第二是針對賴揆表示行動污染源佔空汙總量3分之1,詹長權說明這是單指一氧化碳而言,反觀PM2.5與硫化物則大多是來自柴油客貨車。第三,賴清德說工業也占3分之1左右,其中火力發電大概占2.9%;詹長權表示這也是錯誤的,致癌PM2.5、重金屬、硫化物,燃煤火力發電佔多數,在電廠附近(如六輕)的公害病,燃煤空污污染是主要原因。
石帝霸 wrote:
呵呵我还瞬间移动嘞,昨天来的是沙尘暴,主要颗粒物为PM10,只要风速不够就掉到地面了,不是瞬间消失。

我的观点是:
1.中央山脉是南北纵走,当吹东北风或东风,中南部处于背风面的时候,污染物根本进不去,昨天看到一个说法说PM2.5无法越过两千公尺的高山,我是还没查证啦,先假设是如此好了,既然进不去还怎么累积?只有本土空污能够被累积。

2.中央山脉是南北纵走,吹北风时如果夹带了境外污染,可以吹到中南部没错,但也同时吹走了中南部原本存在的空污,吹走的多还是带来的多,政府从来就没有提供一个可以取信于大众的大气模型或计算公式出来,就三成四成境外随便他们说,前天环保署长不是又说中南部空污的元凶是机车了吗?不知道你是否认同呢?哈哈。
...(恕刪)

這一波微弱境外汙染事件發生在 2018-1-12 中午 ~ 1-13 早上,
你的圖大概是 1-13 清晨的截圖, 所以剛好是這波事件的後半段, 空汙區已離開北部, 但仍在中南部上空時的狀況, 當然這一波是 "微弱" 的事件, 大致上應該只會變成黃/橘色, 所以紅色的部分就是 +本土汙染.

中央山脈能不能完全擋住 PM2.5 我是不完全了解, 但我在台灣很多次山下正好在極端境外空汙入侵事件發生的同時(PM2.5 >150), 在高山現場目擊超過一定海拔以上空氣品質並不太糟 (遠山青翠. 當然 "目擊" 就是沒有儀器測量的意思. 你可以問看看任何一位今年在台灣高山上跨年的朋友. 還記得今年平地跨年空氣如何嗎?), 所以我多少是有點相信的.
中央山脈如果 PM2.5 從上面過不來, 髒汙還是可以左右繞過從西部走廊從北向南襲來, 海峽寬度改變+山區迂迴+背風+氣流減慢+渦流 **+本土汙染**+.... 會讓情況變得更嚴重 (這段就是我和 chiashin 大討論的)

吹走的多還是帶來的多我通常會看台灣最北端和花蓮台東的空氣盒子做比對,
通常風比髒汙來的快 (和我和 chiashin 大討論的也有關), 所以一開始會吹走原來的, 經過一段空檔, 再吹進外來的,
例如這波境外空汙就是經過各地測站時會使 PM2.5 上升 40~50, 超過此數就是 +本來的, 許多測站都可以看歷史資料 (如g0v網站, 或 lass 入口網站動畫, 紫豹在哪裡等, 現在去空氣盒子網站應該已經過一天了看不到), 應該會看到那個時段全國測站數值依南北位置依時序有一座山峰.
大氣模型計算公式環保署應該有, 至少我覺得環保署空汙預測印象中都還蠻準的(當然偶而也很不準),
日本 (日本環保署, venus 衛星資料預測), 美國也都有, 可以參考.

環保署長是說 "主因" 不是 "元凶". 我同意機車有貢獻相當的空汙, 但是否 "主因" 我不了解.
**幾年前的政府數字** 說機車造成 PM2.5 接近 4%, 與發電業差不多, 不管是否 "主因" 應該也是值得投注減排力量到此部份去.
我不同意環保署長公開說這種言論, 雖然不是公開記者會說的, 而是在演講場合答覆現場問題時說的 (也許心理沒有準備?)


>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今(1)日於臉書批評賴清德「誤診、開錯藥方」
這我寫在同一篇好了. 同一篇來回一模一樣貼一百遍也不會增加或減少推論的正確性.
有沒有 "誤診" 我不可能了解, 我也不關心, 我也建議大家不必關心;
我關心, 和我建議大家關心的是, 他這幾天來開了很多藥方(應該也不是他而是底下官員), 我同意那些藥方大多都應該是對的而且會有效的, 可以解決至少部分問題的. 我會抱怨有些政策還不夠積極.


你會認為諷刺有效也不是真的有效, 只是他們都走掉了. 變成整棟樓光在諷刺的一言堂對問題一定沒有幫助.
除非你本來的目的就是要把人趕走而不是解決問題.


今晚自由時報 2018/1/13
方向都偏東風 空品仍是擴散不佳 凸顯台灣本土污染的嚴重

bartholomew.simpson wrote:
可以請你們解釋一下為什麼這張圖的 "花蓮" "台東" 也是橘/黃色?
箭頭的方向就是(風向).
箭頭的長度就是(風速).

自己看,看不懂的人,解釋的再多也是不懂.
但應該可以懂霾罩下來的時候很公平的.不會挑意識形態.也不會挑藍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