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ebrian wrote:
當其他國家的工廠與...(恕刪)


川普總統今年槓上主要貿易夥伴,以關稅壁壘為手段大打貿易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報導,經濟學者認為,川普此舉只會推升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因為他搞錯了對外貿易的五項觀念:

第一,貿易或貿易逆差並非零和遊戲。

消費活動大約創造美國經濟規模70%,美國人儲蓄率不到5%,反觀歐洲超過10%,中國更高達46%。

賓州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助理教授米雪兒‧卡薩瑞歐(Michelle Casario)說:「總統把貿易逆差視為不公平貿易,但貿易逆差是因為我們相對於貿易夥伴的儲蓄率較低,而不是因為其他國家對我們不好。」

第二,需求失衡不好也不壞。

若經濟情況好,消費者更願意花錢而非儲蓄,因此會買更多進口產品,這使得美國貿易逆差在7月創下今年新高。根據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最近研究,貿易逆差不好也不壞,這只是反映全美儲蓄淨額下降。

第三,高關稅將使外國企業更難在美國投資。

過去的自由貿易協定讓外國企業更有誘因在美國投資,進而創造美國工作機會,但高關稅將使外國企業更難投資美國。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8月初接受美聯社訪問時曾說:「日本汽車製造商是美國經濟的主要貢獻者,如果汽車製造商(因為高關稅)而疲弱,就無法再投資美國。」

第四,高關稅會落在進口商頭上,再轉嫁給消費者。

高關稅會推升進口原物料或產品的價格,使得在該市場或產業的國內廠商產品價格同樣上升,最後還是轉嫁給消費者。

第五,美國關稅與貿易夥伴相當。

德意志銀行國際經濟學家斯洛克(Tornsten Slok)估算,美國平均關稅稅率是2.73%,略低於加拿大的2.74%,與歐盟的3.29%。

斯洛克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美國關稅低於大部份貿易夥伴,但不是差很大,而且與主要貿易夥伴相比,距離其實非常小。」

vspebrian wrote:
當其他國家的工廠與產能復出了, 新產能遍佈五大洲各地. 在國際市場上與中國競爭. 敵人變這麼多, 他怎麼應付呢? 本來中國可以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來對付. 城池一個一個打, 但是現在遇到遍地烽火的時候, 若他拿不出三倍戰力, 那就到處都被人破口, 甚至中國裡面的商人為了利益也會倒戈到外國去投資....
當中國現有的產能面臨設備老舊, 工資過高, 資金缺口的時候, 其他國家新的工廠卻是訂單滿載又技術進步, 沒錯, 減少從中國進口也會造成其他國家進口上揚, 但是新的進口商品是更新,更好,更美,更舒適又更廉價的商品, 誰不喜歡呢?


我看法跟你相反.
目前只有美國與各國有貿易上的矛盾,其他全球各國並沒有變化,就是目前全球化的架構仍沒有改變..前提仍沒變..
為何貿易戰之前 中國商品打遍世界無敵手.. 貿易戰之後就變成你講的 到處是競爭者..
我說這些你認為的競爭者 也都是中國分公司.. 或是中國不要的產業 從中國遷出的產業.或是原在中國的 日韓商 歐美商 港台商 ..

你可知道這句 "新的進口商品是更新,更好,更美,更舒適又更廉價的商品, 誰不喜歡呢" 的背後,對其他國家有多麼遙遠..
沒有完整的產業鏈配合 沒有知識、經驗 是沒辦法馬上促成 更新,更好,更美,更舒適又更廉價的商品
世界工廠裡的中國人到處去挖技術,請告訴我哪國人去中國挖技術了..

貿易戰啟動後
第三世界各國就立馬學會 蓋核電廠/大壩、建高鐵、拉出很長的鐵路/高速公路網.. 連台灣都做不到..

教育普及是經濟發展的要素之一..
請想想產業外移是圖甚麼 ?? 商人怎不移到冰島 丹麥 ??

繼續補充

就算沒有貿易戰

中國本來就打算做產業轉型 已經想到 產業升級後 中國的需要方向

所以這幾年在世界到處買礦山、建基礎設施、建設港口機場、拉運輸線路......來因應未來需求


現在貿易戰剛好是協助加速產業升級..

5年計畫 中國已經玩了13次.. 老早就布局接下來2、3個5年後的需求了

政府的計劃帶領國企/民企布局全球.. 經濟殖民能力 不是老牌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能想像的..



你們說中國會輸掉貿易戰.. 我認為是心中竊喜..


中國那麼多年歷史,事情要看20年 50年,不是看眼前.. 當它做一堆莫名其妙的建設 選舉制的國家沒法懂的..

比如說 20年前建大壩、10年前基礎建設搞到全中國到處 高鐵與高速公路、5年前歐亞鐵路

這些在當年被批評 事後看很有用的建設.. 跟台灣10大建設一樣 重要.

oxxx wrote:
繼續補充就算沒有貿易...(恕刪)


選舉制跟大建設一定會有衝突嗎?

那舊金山灣金門大橋跟胡佛大壩是怎麼來的?

qena wrote:
選舉制跟大建設一定會有衝突嗎?
那舊金山大橋跟胡佛大壩是怎麼來的?



選舉制要討好 選民
選民只在意你錢有沒亂花.. 誰管你5年 10年規劃..
選民還會選另個政黨 把你規劃好的電力政策給否定掉,把花大錢蓋的核電廠給GG掉..


比美舊金山大橋 長度的跨海大橋 中國有很多
這些年搞出來的大壩 更是不勝數..
你這兩例子 怎麼都是2戰前...
你回想美國當年搞 巴拿馬運河,之後美國的國力更上層樓了..
美國近50年有搞甚麼建設嗎 ?
都靠 打仗..

US : 有啦 我們搞太空.. 持續投資超過50年了
空谷101 wrote:
川普總統今年槓上主...(恕刪)


那是統戰的說法. 書不要亂讀亂看...... 不僅空洞又沒有證據, 而且全都是中國人自己的幻想. 其實真實世界並非那樣. 消費者只想買自己最喜歡與最信任的產品而已.

比如說 廣達林口廠開始試產雲端伺服器銷往美國了.... 美國人會逐漸把最新研發的功能, 硬碟, 通信標準, 輸出入介面拿來林口廠測試, 而不會傻呼呼拿去中國測試. 他不買中國廠的產品, 他拿去中國廠幹嘛?

當林口廠生產量達到滿足美國客戶需求之後, 其他國家會認為美國既然全都是買台灣林口廠製造的, 當然是台灣製造的最好啊. 而且品質沒問題, 美國人都能滿意的使用了....

也因此其他國家的SI對廣達林口廠產品的好感度與信任感絕對是一直往上加, 甚至會指定使用. 時間久了. 大概就是中國與他的周邊窮國會用廣達中國廠的產品, 其他歐美日韓都會盡量要求使用林口廠出貨的機器....

發生這樣的改變不用很久, 一兩年就夠了. 而中國損失的生意絕對不僅中美互相報復那一塊, 時間一久就是全面性的. 而且新廠的生意會因為新功能與信任感, 比原本預估好一倍, 兩倍, 甚至十倍. 這對"中國製造"的壓力就非常巨大了.

況且台灣生產可完全避免中美雙方貿易報復關稅問題的話, 說不定中國廠就可以收掉了, 全都改成台灣生產
強國夢想世界第一,豈容尋常平民百姓詆譭。
vspebrian wrote:
那是統戰的說法. 書...
,說不定中國廠就可以收掉了, 全都改成台灣生產
(恕刪)



套句話,有夢最美。。。



鋼鐵業關稅先處理好先吧,老共都部份解除了。。。



qena wrote:
民主珍貴的地方在於...(恕刪)


贪污问题,是成本问题..

如果贪污成本比民主成本还低,贪污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mozxcv wrote:
呂宗耀談美中貿易戰...(恕刪)


台独主持人找个台独经济学家,能谈出什么来??

老谢是中国崩溃论都说多少年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