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uangtw1980 wrote:
就是17個機組,如果一個核電廠要2個機組,那大概共是9座核電廠。

就不必如前面網友拿法國50座發電廠來混肴。


我是舉例比較,可不是說一定要那麼多

但是你自己都說九座核電廠了
台灣各種條件下哪裡負荷得下九座核電廠??

應該是論述四座核電廠塞20機組是否可行吧(黃士修片面之詞)

雖然看起來這想定要實現非常困難
stunmaker wrote:
我之前已經算過了,韓...(恕刪)


先不考慮韓粉,

看到一則自由時報2006年的新聞,對岸對岸的核電廠6年就可完工。

這裡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07268

根據協議,西屋電器將在浙江三門和廣東陽江各建造兩座AP1000壓水式反應爐,預定二○一三年完工。西屋電器表示,興建核電廠的成本,將由美中兩國平均分攤,雖然確切數字不得而知,但知情人士透露,總價將介於五十億至八十億美元之間,西屋電器方面將負擔三十億至四十億美元。西屋電器今年稍早前已被以日本東芝公司為首的財團所併購。
Lightwave18 wrote:
我是舉例比較,可不是...(恕刪)


也是,就變成核能 VS 空汙的對決。

還有技術上能不能有可能把機組擴建在目前的核電廠。
另外也有其他核電的方案。


————————————————
https://e-info.org.tw/node/218817

俄「海上核電廠」 7月將啟動供電
2019年06月30日上稿編輯: 謝曙霞
摘錄自2019年06月30日自由時報俄羅斯報導

由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建造的全球首座海上浮動式核電廠「羅蒙諾索夫院士號」(Akademik Lomonosov),2018年4月底從聖彼得堡造船廠出航後,將在7月被拖曳至莫斯科六千多公里外、位於俄國東北部楚科奇自治區的港口城市「佩韋克」(Pevek),成為當地的發電主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約有200萬人居住在俄國境內北極海沿海城鎮,這些地區的產業以開採礦物、寶石為主,且佔俄國國內生產毛額的20%。浮動式核電廠除了可供當地用電,也可為天然氣和鑽油平台等海上工業設施供應能源,以進一步實現俄國當局的北極圈開發計畫。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長144公尺、寬30公尺、高10公尺,排水量達2.15萬噸。船上設置兩座KLT-40S核反應爐,運作時共可產生70MW電力。待「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抵達佩韋克市後,將取代負責供電給整個楚科奇地區、擁有四座EGP-6型核反應爐、但功率僅、且將於2021年全面關閉的比利比諾核電廠。

但綠色和平抨擊「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有如「浮動車諾比」或「冰上的車諾比」。「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工程師伊則指將以北極的冰水持續冷卻反應爐,暗示不會重演車諾比核災悲劇,並強調即使是規模九地震引發的海嘯,也不會把核電廠沖離停泊處;就算被沖上陸地,電廠也有備用系統,可以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保持反應爐冷卻24小時。
ch22502000 wrote:
我唯一的功用,就是把...(恕刪)

炸核電廠也太麻煩又難處理還會被人罵死,,炸掉變電所跟超高壓電塔破壞電網省事多了
Erichuangtw1980 wrote:
先不考慮韓粉,

看到一則自由時報2006年的新聞,對岸對岸的核電廠6年就可完工。

這裡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07268

根據協議,西屋電器將在浙江三門和廣東陽江各建造兩座AP1000壓水式反應爐,預定二○一三年完工。西屋電器表示,興建核電廠的成本,將由美中兩國平均分攤,雖然確切數字不得而知,但知情人士透露,總價將介於五十億至八十億美元之間,西屋電器方面將負擔三十億至四十億美元。西屋電器今年稍早前已被以日本東芝公司為首的財團所併購


最终三门是在去年下半年商转的,而且其中的2号机商转后又被暂停。

目前世界上在转的ap1000核电站,都在大陆,连美国都没有。台湾要建,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Erichuangtw1980 wrote:
另外也有其他核電的方...(恕刪)


远水解不了近渴
Erichuangtw1980 wrote:
浙江三門和廣東陽江

浙江三門AP1000蓋九年,假設2022年起建可趕得上.
陽江乎未興建AP1000.
Erichuangtw1980 wrote:
船上設置兩座KLT-40S核反應爐,運作時共可產生70MW電力

這種船要16艘才相當於一個AP1000機組.
stunmaker wrote:
這種船要16艘才相當...(恕刪)


核能無共識,風力不給力。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