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sh wrote:
人家是講護照不是講示...(恕刪)
樓上網友查維基可知的東西, 澳洲情報單位不會不知道.
假如號碼真的不對, 那應該是有所保留吧.
R1688 wrote:
共諜案, 重傷的不是韓國瑜, 而是國民黨的社會信任.
韓還怕什麼打擊? 一年來, 從棄高雄參選總統, 到"誰說的"、"有白紙黑字嗎", 已徹底喪失社會信譽.
從黃捷質詢翻白眼, 到天下雜誌縣市長滿意度調查, 全國墊底. 不但坐實了草包之名, 展現的無能, 更令人驚駭.
聞水、爬樹、塞子、他XX的, 等等言行舉止, 更早成社會笑柄. 仍願支持他的, 只剩利益相結與意識型態的選民.
除了政黨文宣攻防, 依然每天不絕於耳. 可是較偏中性的選民, 連批評都有些懶了, 因為他的素質, 顯然不堪當選.
當共諜案爆發, 消息從澳洲傳來, 真正會嚴重受傷的, 恐怕是國民黨的政治聲譽.
儘管過去傳言不斷, 比較關心選舉的人們, 也可以看出中共介入的鑿痕. 然而一個活生生的共諜口述, 在一個文明國家指證歷歷, 他所產生的人心影響, 絕非可以輕易淡化.
前一陣子, 國民黨在不分區名單, 執意提名吳斯懷、葉毓蘭, 引起社會一片譁然. 國民黨人才濟濟, 當時政黨支持度依然高於對手, 卻做這種政治自殘, 許多人難以理解.
現在共諜案一出, 心裡原有懷疑的選民, 很難不將兩者連結, 自行腦補推論. 更重大的是, 這不僅是選舉問題, 而且牽涉國安. 再平心靜氣的人, 也無法視而不見.
歷來, 國際間諜案, 向來有些晦暗不明, 幾分真, 幾分假. 但國民黨不顧社會反應, 堅持提名親共的指標型人物, 不顧仍然足以一拼的立委選情, 似乎內情並不簡單.
某些媒體直將矛頭指向吳敦義主導. 然而中央委員會投票決議, 吳葉還是過半過關. 國民黨已經在政黨支持度付出代價, 未來又將如何?
一顆屎能壞了一鍋粥, 何況是兩顆..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