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台灣「行動支付不普及?」網揭2關鍵嘆:毛一堆

觀察下來,發現台灣二元化太嚴重
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綠即紅

我手機有裝電子支付,也有悠遊卡,也有
信用卡,更會備有現金(不超過2000以免亂花)
想用什麼支付,就用什麼支付
在疫情嚴重期間(5-8月),大多用電子支付
非現金我都會噴完酒精消毒才放入口袋
這不但引人側目,也很花時間…

再說,現在50歲以下,有誰身上只有一種支付的?
chusam
我也都有,但是台灣就是亂,各廠商集團壟斷割據一方互不容忍,無可否認的爛
kira7887
chusam 同意,台灣是亂割據,不是多元化。又不是大部分店家都各種支付方式通食,連全聯這種連鎖店都只支持特定銀行信用卡。
悠游卡是nfc卡, 设计的目的是小额快速支付, 和香港八达通, 日本西瓜卡,其实是一个意思, 因为手机可以带nfc功能, 完全可以装进手机
电子支付是趋势, 不可能改变的,收付双方都有动力, 群雄混战最终还是会整合的, OTT平台最有优势, 没有发卡成本, 各种模仿apple pay的只是银行卡的变身, 本质还是一张非接触银行卡, 还是比不过ott平台. 等于各家银行在发卡帮助ott支付平台建立支付体系.
大陆公交地铁也可以用ott支付,因为设计了先扫后付的机制,可以和nfc卡一样刷得快.
sasamisami
悠遊卡是RFID不是NFC,NFC是手機在用的
還不是稅的問題?現在很多小店,小本經營者是免用統一發票,說穿了就是免稅。結果一旦電子支付,收支多少一目瞭然,那是要叫人家怎麼避稅?
就像停車,停紅黃線沒被開單,那就叫免費停車;和停車格計時收費比,請問哪個比較划算?
我自己都用samsung pay跟三星的悠遊卡 平常身上現金只會有100~200 我覺得行動支付可能也很看手機吧 三星因為可以用悠遊卡 所以我搭車 買清心等等的我就有不用拿悠遊卡 手機在手上就好 其他什麼台灣pay之類的 太麻煩了 不能用感應的就算了 目前我只習慣感應支付😗 不過我覺得台灣在行動支付上面也不差啦 現在手機很多地方都可以到處逼了
Bamda
iphone可以绑大陆日本香港的交通卡, 甚至美国的交通卡, 台湾的悠游卡不行吗?
chuway wrote:
行動支付採用實名方式...(恕刪)

小販用私人賬戶,不是商業賬戶。相當於個人轉賬,不需要繳稅。
bradia wrote:
還不是稅的問題?現在...(恕刪)

小店用私人賬戶,不是商業賬戶。
說電子支付沒有比現金交易方便的,原因在於路徑依循以及路徑切換成本,還有就是台灣的相關基建還是遠遠不足,市面上能用的店家連5成都不到。

在基建完善前提下,如果進入全電子支付路徑一段時間,就知道便利程度差很遠。

之前有5年都在台灣讀書,習慣了覺得現金也算可接受,後來疫情期間在大陸待了1年沒回台灣,習慣了全電子支付生活後就很煩現金交易。

光要找個適合數錢的零錢包就很煩了,之前有個蠻好用的放在大陸了沒帶回來,換了好幾個都讓我數錢數得很煩躁。
本大爺 wrote:
才去過幾次大陸就可以出來道聽塗說了?
親戚在大陸設廠十幾年了, 員工幾乎沒人敢領現金,平日交易也盡量拒絕現金
都什麼時代了,薪水還在領現金???
怎麼看都是你在道聽塗說!
其實怎麼付款都是其次
重點還是要有錢

大陸行動支付普及便利的背後
因為付款太方便
且沒錢還可以用花唄
不少年輕人都透支消費
Bamda
透支的渠道多如牛毛, 手机点几下就来钱了.
小炫仔 wrote:
昏倒 VISA金融卡是帳戶有錢才能消費是不用手機的行動支付... 跟信用卡交易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行動支付,基本上也是帳戶要有錢啊!
行動支付普及和信用卡申請不易,兩者的關係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